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九三


  高懷亮道:「我乃大周禁軍指揮使高懷亮,可知我的厲害嗎?」

  薑元暉道:「無名之輩!」槍起大斧直劈過來。

  高懷亮用鞭架開,二人便殺在一處。戰了幾十回合,高懷亮見那薑元暉武藝平常,只是些蠻力而已,要斬此將,實為十分容易的事,只是匡胤曾經指示過,這一仗要探聽敵人虛實,所以便不肯使用全力,與那薑元暉鬥了三十多個回合。便偽作抵敵不住,回馬便走,薑元暉縱馬趕來,追趕裡許,只見前邊蘆葦叢中,呐喊一聲,轉出一隊唐兵,一齊開弓,箭如飛蝗般射來。原來高懷亮與薑元暉交戰之時,唐軍水寨之中,船隻出動,向上游駛得數裡靠岸,何延錫親自領一隊兵馬上岸,企圖抄後路包圍周兵。高懷亮見退路被阻,只好回身與薑元暉再戰,正在殺,趙匡胤和董龍、董虎,領援兵到來,混戰一場,唐兵由於出戰兵少,不敵而退。匡胤追至河邊,唐兵都已奔上船去,駛離河岸。匡胤令眾軍放箭,那唐船上卻豎立起箭垛,唐兵躲在後邊,齊聲大笑,周兵射來的箭紛紛落水,唐船安然駛入中流,順流而下,返回水寨去了。

  趙匡胤和高懷亮合兵一處,追擊薑元暉,薑元暉也引兵退入旱寨,從寨柵上用亂箭射下。匡胤見寨柵堅固,依山而築,攻打不易,也便收兵回營。

  回到營中,匡胤與懷亮計議道:「唐兵將領本領平常,不足為慮。唯其船隻眾多,旱寨又十分堅固,硬攻很難奏效,應採取佯敗的辦法,誘其大隊出寨追擊,然後派精悍部隊從背後偷襲,搶佔有旱寨,使其兵馬無處可歸。旱寨一破,水寨失民依,也可不戰而破了。」

  計議已定,即喚過董龍、董虎授計,二人領命而去。

  次日早晨,高懷亮點了二千兵馬,往殺向旱寨而來。那唐兵寨內何延錫和薑元暉商議,昨日已將周兵戰敗,後來由於自家兵少,以致未能將敵擊潰,今日應多出兵廝殺。當下聞聽周兵到寨外叫戰,薑元暉遂披掛上馬,引旱寨二千余步軍,傾巢而出,只留數百老弱守寨。水寨方面,何延錫也引戰船五十余艘,水兵近五千人,故技重施,從水路包抄周兵。

  那薑元暉引兵出寨,看見高懷亮,仰天大笑,喝道:「敗軍之將,還敢來戰嗎?」

  揮手中大斧,直取高懷亮,二人一來一往,戰了二三十個回合,高懷亮佯敗而走。果然何延錫又引唐軍水師,駛到上游登岸,包抄後路,迎頭截住。高懷亮見前後都有敵兵,便舍了大路,向當塗山南麓落荒而逃。

  何延錫、薑元暉合兵一處,追趕過來。約莫走了三四裡,只聽一聲炮響,山角處轉出一支周兵,為首大將正是趙匡胤,領兵一千殺將過來,將唐兵攔腰截斷。高懷亮也指揮兵馬,回殺過來。

  何延錫見周軍兵少,大笑道:「如此伏兵,何足懼哉!」

  薑元暉道:「元帥可引軍回殺周兵,末將去敵高懷亮,一定將其首級獻於麾下!」

  何延錫引兵回戰趙匡胤,薑元暉揮動大斧,經來戰高懷亮。他與高懷亮交戰二次,以為高懷亮不是自己敵手,所以毫不放在心上。那知高懷亮這一次才顯出真本領來。戰不到十余合,薑元暉才覺得高懷亮今日勇武非凡,遠非昨日可比,才省悟這員周將以前都是詐敗。心中不由膽怯,又戰不到十合,被高懷亮攔開大斧,一鞭打下,正中薑元暉頂門,頓時腦漿四濺,落身落馬。

  唐兵見主將身死,登時亂作一團,潰敗下來。高懷亮率二幹鐵騎,沖入敵陣,鞭打槍挑,刀砍斧劈,只殺得唐兵只恨爹娘少生兩隻腳,沒命地向旱寨飛逃。

  何延錫引兵來戰趙匡胤,他哪裡知道趙匡胤的厲害,縱馬舉刀殺了過來。二人廝殺了二十多個回合,便被趙匡胤揮棍掃落馬下,一命嗚呼。唐兵呐喊一聲,慌忙向淮河岸邊逃竄,想上船逃命。誰知快到河邊時,只聽一聲梆子響,一陣箭雨從蘆葦中射出,原來周軍董虎,早在唐兵上岸後,引了三千兵,藏于蘆葦叢中,切斷了唐馬上船之路。如今見唐兵敗回,便傳令:「放箭!」唐兵回船不得,後邊又有趙匡胤追來,在走頭無路之下,紛紛投降。

  南唐步兵,順大路逃向旱寨,快到寨門,只見寨內火光沖天,從寨柵上射下無數箭來,阻礙唐兵不能進寨。原來,趙匡胤已命令董龍,引軍三千,埋伏在當塗山邊,一待唐兵出寨追殺高懷亮走遠,便出後突然襲取了唐兵旱寨,故起火來,燒毀水寨寨柵和餘下的船隻。無法進寨的唐兵,亂作一團,無計可施,只好投降。

  這一仗,趙匡胤大獲全勝,斬了唐將何延錫、薑元暉以下將士兵了千余人,投降唐軍達五千餘人。俘獲戰船五十餘艘。唐軍只剩下數百步兵,沿陸路潰散;水師也只剩下剩下千餘人,見機得早,開了十余條船向濠州方面逃去。

  趙匡胤大獲全勝,清理戰場,點查俘獲戰船及物資,修整寨柵。留下董龍、董虎二人守渦口,自己和高懷亮卻乘坐了繳獲的唐艦、換上周兵旗號,威風凜凜,沿淮河駛向壽州而來。

  那柴榮在壽州,日夜揮兵攻打城池,只是攻打不下。過日正在帳內思索辦法,忽有旗牌官報說:「趙匡胤大敗渦口唐兵,俘獲敵軍戰船五十餘艘,現班師回來,請求晉見。」

  柴榮大喜,立召匡胤進帳。匡胤便把在當塗山,誘敵出擊,採用伏擊的辦法,包圍了何延錫,殺敗唐兵的情況一一奏聞。

  柴榮提了以後,慰勉幾句,便說:「當塗山這顆釘子已拔掉,掃清了壽州外圍敵據點,百里內便已無敵蹤,我軍可以專心攻打壽州了。只是壽州卻久攻不下,如之奈何?眼看天氣漸熱,雨季將到,淮河又以氾濫無常而著名,這對我軍攻打壽州明顯不利,難道又會成為一個晉陽,使我們被迫收兵嗎?不知禦弟有何高見?」

  柴榮想起去年北征,在晉陽被水淹的舊事,不能不心有餘悸,兩眼盯趙匡胤,希望他能拿出一個辦法來。

  匡胤沉思一會,奏道:「壽州守將劉仁贍,深通兵法,是位攻守兼長的將才,近一百天的攻打,我軍用盡了種種攻城方法,都未奏效,已經說明了他確實有防守能力,如此再攻下去,也不會有新的辦法出來。據臣從俘虜和本地百姓的口中探來的消息,這劉會贍自從唐主派劉彥貞出兵時,即已估計到劉彥貞必敗,便暗地籌辦守城用物和糧食,準備死守壽州了。目前壽城內至少尚有可維持一年之糧。如果我軍仍繼續攻打,必將被牽制于壽州城下,曠師日久,必然師老兵疲,更不易攻下了。」

  柴榮聽後,更為憂心,便說:「照禦弟所言,我們只好放棄攻打壽州,班師回朝了。」

  匡胤道:「臣認為,大軍幹裡迢迢來到淮南,如征戰無功而回,以後再次出兵前來,必然先影響到我軍銳氣,士氣不振,再想求勝便更難了,所以臣以為,本次南征,必須打一次重大勝仗,長我軍志氣挫南唐威風,奪取一定數量的城市和地盤,方可奏凱還朝。」

  這一番議論,正敲中了柴榮心中的顧慮,他就怕出師無功而退。挫傷周軍將士的銳氣。他聽了匡胤這話,忙問道:「難道禦弟有獲勝的辦法?」

  匡胤道:「以臣愚見,壽州攻打不下,就不必硬攻下去,必須改變戰略。」

  柴榮不由眼睛一亮,啊了一聲,道:「禦弟有何高見!」

  匡胤道:「避免師老于壽州城下的最好辦法,就是開闢新的戰場。現在壽州既被我軍圍困,南唐扼守淮南江北東部六州之地,門戶有二,一是在泗州臨淮關,屯有南唐水師主力,依靠洪澤天險,阻擋我軍沿淮河東進。由於我軍不習水戰,又缺乏戰艦,從水路東進,還缺少條件。另一個就是滁州清流關,唐兵派了大將皇甫暉和姚鳳,領兵十萬,鎮守此地,以阻擋我軍從陸路上的挺進。清流關雖險,唐兵雖多,但皇甫暉、姚鳳都是一勇之夫,其才實難望劉仁贍之項背,所以,以臣愚見,不如對壽州圍而不攻,使大隊主力得以休整。另派一支兵馬,攻打清流關,此關一破,滁州唾手可得,得了滁州,南唐門戶洞開,我大軍便可長驅直入橫掃江北諸州。取得各州後,壽州孤城與泗州水師,便可不點自降了。」

  柴榮聽了大喜,連說:「禦弟高見,淮南若干禦弟功當居第一,但是清流關山拋險峻,容守難攻,恐怕也不易攻得破。」

  匡胤微微一笑,說道:「清流關雖險,然皇甫暉、姚鳳,不能與劉仁贍相比。只要在戰鬥中因勢利導,隨時用計,破敵絕非難事,也用不了多少兵馬。」

  柴榮聽後,十分高興,當即召集眾將及謀士議事。講了趙匡胤的建議,決定改變戰略。

  當下柴便令趙匡胤和石守信、張光翰、趙彥徽、馬全義、羅彥瑰、高懷亮、張瓊一班戰將,起兵五千,去打清流關。

  渦口一戰,投降敵兵,願參加周兵的留下,分散編入各部,不願留的遣散回家;五十余艘戰將,停在淝河口,供攻打壽州使用。

  自此,周兵開始有了自家的艦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