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八五


  陶三春謝恩起立,取過弓箭,將身退至殿外,她左手執了一張弓,右手執了三條箭,遠遠望了靶子一眼,而後張弓搭箭,「嗖!嗖!嗖!」三支箭如流星穿月,全中紅心。陶三春的絕處,不僅是箭中靶心,而在於她的連發,強中更有強中手,她的箭一支接一支,幾乎箭頭接箭頭,有這樣的速度,又有那般的準確,這種功夫,一般人是練不出來的。

  那世宗久經沙場,是個爭戰的行家,陶三春的不凡功夫,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高興的他竟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熱烈地鼓起掌來。那些文武大臣,見聖上如此忘情,也都一齊鼓掌喝彩,這種氣氛的早朝,從來還不曾有過。等到喧鬧聲悄悄平靜下來以後,世宗對三春說:「卿如此神射,可說是世上的奇觀,其它武藝不問也可窺知了。如此奇材,當有榮封,今封卿為毅勇正德夫人,欽賜武狀元稱號;平日可協助鄭恩操練兵馬,共享榮光。散朝後即拜見皇太后和皇后,游宮三日,然後回府。

  陶三春再次跪拜受封,謝恩而起。

  只是苦了鄭恩,新婚燕爾,就要與新娘子分手三天。夫人受封,他感到榮光;這「游宮三日」,卻又使他感到不是滋味。武狀元陶三春進宮後,先到儀鳳宮朝見了皇后娘娘。符皇后聽說三春勇欺鬚眉,是女性中少見的人物,未見面就把她當作了奇人,及至見面,三春又言語得體,性格爽朗,心中歡喜,對她更為眷愛。

  「賢卿青春幾何?家中還有何人?是否在朝?」符娘娘拉著三春的手,關懷備至。三春回答說道:「臣妾虛度二十一歲,母親早亡,隨著家父陶洪,長大成人。家父曾為後唐軍官,後因兵荒馬亂,避禍鄉村,學農桑,習耕讀,練刀馬,安居樂業,以至於今。今蒙聖上皇恩浩蕩,欽踢完婚,老父已隨臣妾來京。多蒙皇后垂顧,臣妾代家父一併叩謝!」

  三春娓娓道來,誠實有禮,態度廉恭,言簡意賅,和皇后聽到的關於她猛武過人的傳說簡直連接不到一塊,心中對陶三春歡喜的了不得,她拉著陶三春,笑吟吟地說道:

  「賢卿年在少艾,德禮雙佳,文武全能,智勇兼備,實為世之良材,聖上愛才寵異,給你封職是合適的,因你是女流,更適於內職,參理朝政,今再加你為六宮都點檢之職。爾可隨時進宮,凡遇內廷一切作奸犯科一應大小等事,由你糾察劾奏,受命辦理。你父親既曾為將,當與聖上說知,自有封贈。」

  陶三春再三稱謝。符皇后下懿旨:即于宮中為陶三春設宴,宴畢,又賜脂粉銀三千,三春又謝過了恩,方才告別。

  當引官領了陶三春遍游其餘各宮時,那些嬪媵嬙,聽說來了六宮點檢,以後將由她糾察宮闈,都對她凜然起敬,設宴的,饋贈的,禮義有加,一個比一個熱情,好像迎接上司一般,陶三春也覺得十分愜意。

  游宮三日之後,第四天早朝,三春朝見世宗複旨。世宗受皇之請,封贈陶洪閒散指揮使官職。陶三春武狀元兼內富都點檢,職兼內外,禮儀尊厚,命承奉宮即備寶輿,賜半朝鑾駕,送歸府第,內富所賜物,著太監送歸鄭府。旨意一下,諸有司一一而行,陶三春謝恩辭出。出得金殿,陶三春坐上欽賜輿輦,前呼後擁,車轔轔馬蕭蕭、威威武武、熱熱鬧鬧,向鄭府而去。

  鄭恩散朝回來,趙匡胤、高懷德等一行也隨著前來恭賀。

  鄭恩一見陶三春,不顧眾人在場,大步走向前去,拉著三春的手,說道:

  「好你個女娃子,一去不歸,你真把俺樂子急死了!」

  陶三春用力捏了一下他的手:「還不趕快招呼眾位兄弟!」

  趙匡胤大步過來,揪著鄭恩的耳朵:「三弟,見了弟妹,連二哥都拋置一邊了,當初你還說……」鄭恩直鈍,這時卻極為機靈,他怕趙匡胤說出他當初不要陶三春的話,連忙轉身給趙匡胤作揖:急急說道:

  「怎會忘了二哥,怎會忘了二哥,不是二哥,樂子差一點……」

  他怕趙匡胤說出來他不要陶三春的話,而他卻差一點說出來。

  趙匡胤慧眼識英雄,在他的心目中,早已看出陶三春是非凡人物,對她十分敬重,他怕鄭恩說出刺傷陶三春的話,於是忙接著說道:

  「當初不是我說話,你差點要被弟妹打壞了!」

  眾人都哈哈大笑。

  最快樂的自然是鄭恩,他朗聲大叫:「備酒,今天要喝他個一醉方休。」

  結婚、賜封、宴賀、陶氏官邸的建築,為京城朝野添了一段佳話,也給效命沙場的大周將軍們注入了幾多溫馨。

  第二十五章 安邊與伐蜀

  從北伐到返師後的一系列作為,顯示了世宗柴榮的征戰和為政的膽略和遠見。周朝的勃勃生機,使四鄰震恐,蜇伏少動;唯有不安份的遼國,覬覦中原的財富,常作流寇式的侵擾。輕騎一支,突然襲來,搶掠一陣,囊括而去,河北南部一帶的民眾自晉、漢以來,一直深受其苦。

  如何戍邊成了世宗的一塊心病。為遏制遼國的侵擾,世宗下詔問計,廣開思路,世宗使出了他新的一招。

  德州刺史張藏英最快作了反映,上疏獻戍邊以遏制遼國之策,其大意是:

  河北南部冀州北的李晏口,乃遼國出入之要塞,需設城防,以扼其出入之咽喉;就地徵募武裝,人無思家之慮,且有保家之心,敵來則戰,敵去則農,以少許的開支,收永逸之實利;自冀州至青州數百里之地,有一條葫蘆河,可將河道鑿深,河水注滿,使敵來之不易,逃脫更難。

  這三條戍邊之策,看得世宗拍案叫絕。他當即下詔,命張藏英進京,對張藏英大加褒獎。看到世宗如此重視自己的意見,張藏英又銳身自任:

  「陛下如認為臣計可行,臣願親赴冀州,按議行事!」

  世宗高興地說:「卿有此智謀,也必能為朕固守,卿此計實現,勝長城多矣!」

  世宗下詔:封張藏英為沿邊巡檢招收都指揮使,即赴冀州督辦招募邊兵諸事。藏英到任不久,就招募千余青壯饒勇的農兵,能種田、會打仗,務農戍邊兩不誤,成效卓然。

  在張藏英招募邊兵的同時,世宗又命韓通、張光翰赴冀州北李宴口修築防禦城池,大興土木,日夜兼程。

  消息傳到遼國,遼穆宗與眾將計議,他有點憂心忡忡:

  「李晏口城防一修,我大遼出入咽喉被鎖。斷去許多生路,我國就窮了。這如何是好?」

  大將屈突惠說道:「李晏口修防,就是專對我國而來,決不能讓他們得逞。如今乘其城池尚未完成,出兵奇襲,使其半途而廢,不得竟工。大王若同意,臣願領兵前往。」

  穆宗點頭稱善,當即點精兵一萬,由屈突惠率領向冀州襲來。

  在李晏口監督修築城防的韓通、張光翰急切切地希望城池趕快修好,一心用在工程上,並沒有作戰的準備,因而只帶有少數兵丁。屈突惠萬人鐵騎一到,發一聲喊,包抄過來,那些民夫民工,丟下工具,四散潰逃。韓通、張光翰拼力抵擋,領著幾百兵丁且殺且退,退到兩座大莊園中,據樓死守。屈突惠令北兵四面包圍,將周兵困于莊中。

  屈突惠看到周兵毫無戒備,初戰告捷,以為韓通等已成釜中之魚,唾手可得。便分兵拆除城建、大肆掠搶,直到日暮,飲酒歡慶,等到來日,再攻莊解決被困的周兵。

  第二天,天色將曙,濃睡不消殘酒,屈突惠正在做著請功美夢,忽聽得外邊喊聲大振,他忽地坐起,就見小校來報:不知何人率領,從南來了一支人馬,已在帳外廝殺起來。

  屈突惠大吃一驚,急忙披掛了,提刀上馬,趕出帳外,正見自己兵卒節節敗退。屈突惠大喝一聲,制止了自己後退的兵卒,殺上前去。

  迎面飛出一將,白盔銀槍,面目和善,不露殺氣,酷肖儒生,年紀有四旬開外。屈突惠不以為意,喝問:

  「來將通名?」

  「大周巡邊都指揮使張藏英!」

  屈實惠一介武夫,只知刀槍劍戟,哪曉得天下名士?早在後唐末期,張藏英還在青年時期,就以勇武英名聞於當時,他是用思想打仗,文武兼備,槍法看似平易,卻於穩中見凶。屈突惠一刀緊似一切,張藏英躲閃撥撩,以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手法,穩妥地化解了屈突惠兇狠的招數。

  以勇猛自信的屈突惠,並不知道張藏英的高妙之處,見他只有招架之工,並無還手之力,心中暗喜:「果然是平庸之輩!」更加放肆地砍殺起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