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五二


  「既無異志,如今皇上在哪裡?為何不見回朝?」

  「想是亂軍中走散,臣已派人尋查,請駕入朝,臣奏明委屈,只將蘇逢吉一幫奸人正法,臣即調遣回兵,以守臣節。」

  「好,就看你的下文了!」娘娘說罷,領了宮官,含淚回安樂宮去了。

  李後剛走不久,中軍來報:「聖上已在白雲禪寺自縊身亡!」

  郭威聽報,仰天大號:「老夫之罪也!這叫我如何向娘娘交待!」

  眾將正在勸尉郭威,史彥超提著一顆血淋淋人頭來到帥帳,叫了聲「元帥」,「撲嗵」一聲,跑倒在地,納頭便拜。郭威命左右連忙拉起,史彥超已是淚水滿面:

  「元帥,蘇逢吉人頭已經在此,請允許誅他的全家,為我兄長報仇!」

  郭威一聽,緊鎖雙眉,沉吟不語,王樸接了話茬:

  「史將軍,俗話說:『一人作事一人當』,當初殺害令兄的就是蘇逢吉,和他的家人沒有關係。如今將軍進入汴京,最要緊的是要得民心,若殺了他無辜的全家,一則傷了天地好生之德,二則傷了黎民百姓。依下官愚見,只將蘇逢吉夫婦,或者再將他子婦二人,抵擋了一家性命,這既正了國法,又顧了人情,才是上上之策呀!」

  史彥超說:「軍師所言,末將至為欽佩。只是昭陽宮蘇後,是奸臣的親生之女,壞了朝廷大事,這賤人出力不小,若不殺她,恐怕要留下禍根。」

  王樸道:「這樣就更為不妥了。她固為奸臣之女,但更是漢主之後,她與你我都有君臣之義,我們若把她殺掉,連元師名聲也要受到不好的影響!」

  「這,這,不殺她難出這口鳥氣;留下她難免又惹事生非,這,這該如何是好!」……史彥超實在不甘心留下這位蘇後。

  王樸接著說:「下官倒有一個兩全之計,剛剛聽到報告:漢主已在白雲寺自縊身亡,若以為漢主陪葬名義,讓蘇後自盡,豈不為美!」

  王朴講話時,郭威一直頻頻點頭,讓蘇後自盡隨葬的計謀一出,郭威說話了:「軍師之言甚為有理。史丞相生前,為國為民,極是公正,他在天之靈,也會同意如此做的。史將軍,就依軍師所說的辦吧!」

  史彥超見元帥也如此相勸,只好點了點頭。便帶了一支衛兵,趕往蘇府。

  那時蘇逢吉全家已被囚禁於內。史彥超遂提出蘇逢吉妻子,以及兒子蘇天豹夫妻,推出市曹斬首,又逼令蘇後懸樑自縊方罷。這時蘇家只剩下蘇逢吉一個侄子及一干奴婢,見家主已死,便趁機搶掠了蘇府家財,各自逃生去了。

  第十五章 隨州暫棲身

  次日早朝,郭威請李太后升殿,群臣朝拜已畢,郭威將劉承佑在佛寺自縊的事,奏報給太后,並說明了一切喪事應辦事項,臣已分付鴻臚寺卿會籌辦,請太后放心。

  太后聽了也無別法,只有垂淚而已。

  郭威又奏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就請太后下詔,責令眾大臣公議,從劉氏宗族中選擇賢能,另立新君。」太后聽後,下旨道:「依卿所奏。就煩卿召集各位宰相、樞密使等大臣,共同議定後,奏報哀家最後定奪。在新君未立之前,暫令郭威處理朝廷一切日常事務。」

  郭威叩首謝恩。須臾朝散,百官各自歸衙。不少人心中暗自納悶,這郭威興師動眾,千里迢迢,節節得勝,進入京城,已完全控制了局勢,而卻又提出另立新君,難道他就沒一點覬覦皇位之心?非也!自郭威舉事那天起,他就無時不想著這九五之位,只是時機不到,隱忍不露而已。這是一方面為了保持自己的忠義形象,另一方面為了穩定形勢,減少麻煩。什麼麻煩?就是劉承佑一死,兩眼睜大盯住皇位的人,至少有三個。那就是漢高祖劉知遠的兩個弟弟,也就是劉承佑的兩位叔父:河東節度使劉崇和忠武軍節度使劉信;還有一個則是劉崇的兒子,被劉知遠生前視如己於,十分寵愛的武甯軍節度使劉贇。如果郭威稱帝,這三處節鎮,必然要同時起兵討伐,如果再聯絡其他方面的力量,郭威豈不要四面楚歌。要玩好這場政治魔術,郭威必須拿出他的政治高招,所以,他就採用了以退為進的策略。

  散朝以後,郭威回到軍營,立即召集心腹議事。他所以不想回自家帥府,是因他的小妾張氏和兒子青哥、意哥死在那裡,去後會觸物傷情;所以便一直駐在禁軍衙門之中。他的一些親信將領也都在此。所以,不一刻,王峻、柴榮、魏仁浦、王樸都已來到。

  郭威道:「太后已下詔讓本帥召集大臣議定立新君事宜,在這之前,要先拿個方案來,諸位可以暢所欲言,先議一下。」

  沉默一會兒,王樸首先說道:「愚見應當立徐州節度使劉贇為好。」

  郭威拍案叫好道:「正合吾意!」

  王樸笑道:「此乃一石三鳥之妙策。元帥至今最為疑慮的,就是怕劉崇、劉信、劉贇三位皇室宗親的聯合一致。立劉贇就可穩住他和他的父親劉崇,剩下一個劉信,乃一個沒頭腦的莽夫,就不足為慮了,即使他不高興,也無所措詞,這豈非一石三鳥!」王峻方才明白,不由哈哈大笑,事情便這樣定了。下午,廓威又召集宰相和樞密使來議,也不過是走走過場,還有誰敢提不同意見?

  送走幾位大臣,已是傍晚,天上卻下起大雪來,郭威坐在那裡沉思了一會,忽然想起一事,猛然立起,自言自語道:「非此人不可!」立即分付備馬,他披上一件紫狐裘,戴了帽罩,不管大雪,帶了一隊騎兵護衛,竟往翰林學士范質家中走來。

  原來這個範質,以文才馳名,郭威在征伐李守貞等三個節度使叛亂時,常接到幼主劉承佑發下來的一些詔書,中間詞句十分得體,處理軍事的指示,都合乎機宜,郭威不相信劉承情和蘇逢吉之流,能有這樣的才能。因而詢問使者:「這詔書何人所寫?」使者回答說:「翰林學士范質。」郭威歎道:「真宰相之才也!」

  自此以後,郭威便對範質十分注意。這天想起要迎立新帝,各種詔書應寫的頗多,這事非仰仗範質不可。所以便來範質家相訪。

  那范質聞報郭威來訪,慌忙迎出大門,陪同郭威到廳上坐定。郭威將來意說明,讓他先起草迎接新君詔書,以及制定新君即位的各種儀注。范質自然點頭應允。

  公事談畢,說些閒話,郭威才注意到範質家庭寒素,不僅居室簡陋,而且衣服單薄。於是在臨走時,範質送出大門,郭威便把自己所穿紫狐裘解下,給範質披在身上,便跨馬而去。把範質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二天,太后臨朝,郭威將昨日與百官議定,立劉濟為大於的意見奏報給太后,太后點頭首肯。於是郭威又奏說:迎立新君大事,應請德高望重的太師馮道和樞密直學士王度二人前往恭迎。」

  太后允奏,即下詔遣馮太師和王度赴徐州迎接新君。

  散朝後,馮道拉著郭威,悄悄地問:

  郭元帥,你奏請迎立劉贇,可是由衷之言嗎?」「本官一片丹心!」

  「你千萬別讓老夫此行,做一個撒謊行騙之人!」馮道說著,用眼緊盯著郭威。

  「那裡話來!老太師信不過我嗎?郭威如有半點虛情,讓我於亂軍之中不得結果!」郭威信誓旦旦。

  「言重了,言重了!哈哈哈!」

  馮道臨行前,哀聲歎氣,家人問其所以,馮道說:

  「我生平不撒謊,這次郭威要讓我做一個撒謊的人了!」

  馮道赴徐州後數日,一日李太后忽接河北奏報:「契丹人入寇,饒陽隱落!」

  太后聽到消息,十分震驚,急宣郭威入朝,問答道:

  「契丹入寇,陷殺饒陽守臣,如何是好?」

  「臣食君俸祿,為君分憂,理所當然!」

  太后即下詔:以郭威為南北行營招討使,范質為樞密副使,領精兵十五萬,遼戰契丹。

  郭威,範質迅即調兵遣將,克日出離京城,望河北進發去了。

  郭威大軍過了黃河,行至滑州東南五十余裡的韋縣,王峻等將軍、校尉,拉住馬頭,拜伏在地,郭威驚愕不已:

  「眾位將軍,這是為何?」

  一位將軍說:「我等進入汴梁的時節,搶劫洗掠,今日再立劉氏為天子,如果問罪,我們全軍上下,無人能得倖免,跟隨元帥,出生入死,至今成了罪人,我們實不甘心!」

  郭威說:「有我郭威在,就是立劉氏為天子,也不會加罪諸位。」

  王峻說道:「郭大人以往功高位顯,仍不免有孟業之禍;這次征戰,幾次血染征袍。進入汴京,逼死幼主,群奸逃亡,復仇之心不滅,若劉氏重坐天下,你還能自保嗎?」史彥超大聲呼叫著站起來:「滿朝奸佞,與郭大人同心者能有幾人?為萬全之計,元帥必為天子,方保無慮,不然我們只有反叛一條路了!」

  郭威心中歡喜,卻故作愁容,想再賣點關子,又怕真的把大家激怒,失去良機,只得作沉思無奈狀,長歎了一聲:「唉!」以手示意,請大家起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