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張居正 | 上頁 下頁


  高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應答。站在一旁的張居正上前朝皇上一揖說:「請皇上回宮吧。」

  「皇上,回宮吧。」高拱也小聲請求。

  猶豫了一會兒,隆慶皇帝長歎一聲說:「好吧,你們送我。」

  高拱用手指了指轎門,示意隆慶皇帝上轎。皇上卻不理會,他仍拽住高拱的衣袖,抬步走向皇極門前的金台。

  在金臺上,隆慶皇帝又停下腳步,望著晨光中巍峨的皇極殿,忽然跺了一下腳,恨恨地說:「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怎奈東宮太小,如何是好?」

  就這麼幾句話,隆慶皇帝重複說了好幾遍。說一遍,捶一下胸。說到後來,幾乎變成了哭腔。

  見皇上如此失態,高拱與張居正面面相覷。作為大臣,他們不敢打斷皇上的嘮叨。直到隆慶皇帝停住嘴,高拱才趕緊安慰說:「皇上萬壽無疆,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隆慶皇帝愣愣地望著高拱和張居正,忽然又不說話了。隔一會兒,他挽起衣袖,對兩位大臣說:「你們看,我這手腕上的瘡還未落痂。」

  高拱說:「皇上病剛有好轉,千萬不要發怒,恐傷聖懷。」

  隆慶皇帝頹然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長歎一聲說道:「什麼事都沒有,只是內官壞了,先生你怎麼能知道。」

  說畢,隆慶皇帝仍然拉著高拱的手,走進皇極門,下了丹墀。

  「上茶。」隆慶皇帝喊道。

  此時依然是天低雲暗,站在這皇極門內空蕩蕩的廣場上,身上仍感受到北風中的颯颯寒意。

  近在咫尺的皇極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站好等著朝見。現在,他們都看到皇上和兩位輔臣站在廣場上,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禁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內侍搬來一把椅子,北向而設,請皇上落座。隆慶皇帝不肯坐,內侍又把椅子車了一個方向,朝向南方,隆慶皇帝這才坐了下來,但他拉住高拱的那只右手,卻一直不肯鬆開。

  內侍又把茶送了上來,隆慶皇帝伸出左手接過茶杯,喝了幾口,這才長出一口氣,對高拱說:「現在,我的心稍微安寧了些。」

  說著,隆慶皇帝站起身來,由東角門穿過皇極殿與建極殿,走到乾清宮門。一直被隆慶皇帝拽著衣袖的高拱,這時停下腳步。

  「走。」隆慶皇帝催促。

  「臣不敢入。」高拱說。

  乾清宮屬￿皇帝的生活休憩之地,稱作後宮,也叫大內。後妃宮娥都住在裡面,除了內侍,朝廷命官一概不得入內。

  隆慶皇帝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送我!」

  既然皇上這樣堅持,高拱也只得遵旨行事,和張居正一直陪著隆慶皇帝走進乾清宮,進入到寢殿。皇上坐到禦榻上,右手仍牢牢地抓著高拱。

  當皇上由兩位閣臣陪同不入殿早朝而徑直走回後宮時,百官們便感到事情不妙。開國元勳成國公朱能的後代,第六代成國公朱希忠也在早朝的行列中。所有官員中就他的爵位最高。為了探個究竟,他便尾追而至,在乾清宮門口趕上了他們,一同進了寢殿。

  隆慶皇帝剛坐定,朱希忠和張居正便一齊跪到榻前磕頭。高拱因為被皇上拉著手,想磕頭膝蓋不能著地,身子一歪一歪的,顯得局促不安。隆慶皇帝見狀,就鬆開了手。

  三個人磕頭問安畢,隆慶皇帝也不說什麼話。三個人便知趣地退了出來,卻也不敢走開,只是在乾清宮門外等候。

  不一會兒,有內侍出來傳旨,讓兩位內閣大臣重入乾清宮。

  隆慶皇帝仍坐在剛才的那乘禦榻上,神色安定了許多,只是兩頰依然通紅,眼光也顯得呆滯,他對兩位大臣說:「朕一時恍惚,現在好多了。自古帝王後事,都得事先準備,卿等務必考慮周全一些,照章而行。」

  說畢,示意二位大臣退下。高拱趕緊伏奏:「臣等遵旨,只是還有一件要緊事,須得請示皇上。」

  「何事?」隆慶皇帝問。

  「昨天,臣已將慶遠前線傳來的八百里快報傳入宮中,原定今日早朝廷議,對叛民首領韋銀豹、黃朝猛等,是撫是剿,兩廣總督是否換人,廣西總兵俞大猷是否降旨切責,還請皇上明示。」

  隆慶皇帝不耐煩地把手一揮,嘟噥道:「朕也管不得許多了,你就替朕擬旨吧。」

  「臣遵命。」

  高拱亢聲回答,並下意識地看了看跪在身邊的張居正,然後一起走出乾清宮。朱希忠也還沒有離開,見他們出來,連忙迎上前焦急地問道:「請問二位閣老,皇上有何吩咐?」

  高拱陰沉沉地回答:「皇上讓我們考慮後事安排。」

  就在隆慶皇帝還在皇極門前的禦道上鬧騰時,住在慈慶宮裡的陳皇后也已起了床,近侍的宮女剛剛幫她梳洗完畢,慈慶宮裡的管事牌子邱得用就進來稟報,說是李貴妃帶著太子爺向她請安來了。

  陳皇后走進寢房隔壁的暖閣,只見李貴妃母子二人已經坐好了等她。她剛進暖閣的門,李貴妃就連忙站起來朝她施了一禮,然後牽過身邊的一個小孩兒,對他說道:「給母后請安。」

  「母后早安。」

  小孩兒聲音脆得像銀鈴,說著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哎喲,快起來。」

  陳皇后疼愛地喊了一聲,拉起小孩兒,一把攬到懷裡。

  這孩兒便是當今太子,已滿九歲的朱翊鈞。

  陳皇后今年二十八歲。隆慶皇帝還是裕王的時候,娶昌平的李氏為妃。李妃不幸早年病故。

  裕王又續娶通州的陳氏為妃,這陳妃就是如今的陳皇后。而李貴妃則是當年選進裕王府中的一名宮女。由於聰明伶俐,被一向喜歡女人的朱載看中,一次酒後,拉著荒唐了一回。沒想到就這一次,朱載再也離不開這位宮女了。這位並非天姿國色的女孩子,身上自有一股與眾不同的非凡吸引力,陪著嘮嗑子能讓你滿心喜悅,陪著上床能讓你銷魂。自從有了她,朱載只恨白天太長,夜晚太短。過不多久,這位進裕王府不到一年的宮女就懷孕了。陳皇后雖然地位崇高,無奈肚子不爭氣,到現在仍沒有生育。而這位宮女卻為朱載生下了頭胎貴子。母以子貴,於是從地位低下的都人晉升為太子妃。當了妃子後,她又為朱載生下了第二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潞王。朱載登基後,元配夫人順理成章被冊封為皇后,而這位生下太子的妃子也就被冊封為貴妃了,其地位在眾妃之上,僅次於住在慈慶宮中的陳皇后。

  自古以來,後宮爭寵,常常鬧得烏煙瘴氣。皇上就那麼一個,可是在冊的皇后嬪妃少則幾十,多則上百,還有數以千計的宮娥彩女,一個個冰清玉潔,國色天香。這麼多的粉黛佳人,皇上哪裡照顧得過來?於是,需要溫存、需要體貼的這些年輕女人們,便在那重門深禁之中,為了討得皇上的歡心與寵愛,不惜費盡心機,致對手于死地。這脂粉國中的戰爭,其殘酷的程度,並不亞于大老爺們設計的戰陣。紫禁城看似一潭死水,但在歲月更替的春花秋月中,該有多少紅粉佳人,變成永不能暝目的香豔冤魂。遠的不說,就說隆慶皇帝的父親,前一朝的嘉靖皇帝,一日躺在愛妃曹端妃的被窩裡,被曹端妃身邊的宮婢楊金英闖進來,用一根絲帶勒住了脖子。虧得方皇后趕來救駕,才僥倖免於一死。嘉靖皇帝驚魂甫定,聽說方皇后已傳旨把楊金英連同曹端妃一塊兒殺了。嘉靖皇帝明知這事兒與心愛的曹端妃沒有牽連,但方皇后自恃救駕之功,捎帶著除了自己的情敵,叫你有口難言。嘉靖皇帝因此理解了女人的狠毒,長歎一聲,就搬出了紫禁城,住進西苑,從此再也不肯回來。

  後宮的矛盾,多半集中在皇后與貴妃的身上。可是,隆慶皇帝身邊的陳皇后與李貴妃,給外人的印象是相敬如賓,好像一對親密無間的姐妹。因此,宮裡宮外的人,都稱讚她們賢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