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四二


  「當初即位時,皇后勸朕在顯德殿即位。朕不免感到缺憾。現在三年過去,朕早習慣了顯德殿。缺憾早已蕩然無存,只是對上皇的愧疚,一如從前。」

  「陛下……」皇后欲言又止。

  「明日一早,跟朕一起去見見上皇。」

  第二日,天氣晴好。太宗在前,皇后隨後,來到太極宮高祖所在。一路上草生柳綠,時有鳥語之聲,到處充滿著春之氣息。

  「兒臣給太上皇請安!」太宗進宮門,見高祖,作禮道。

  皇后亦請安。

  「皇上請起!」高祖道,「在這太極宮,受皇上最後一次見禮。」

  「父皇……」太宗欲說無語。

  高祖擺擺手,令左右都退去,然後招呼皇后道:「皇后,你過來。」

  皇后看一眼太宗,走向高祖身邊。

  太宗突然覺得,皇后比自己更像是太上皇的孩子。玄武門政變以後,高祖和太宗的心裡,都被某種東西梗著。父子都明白,一切的發生,都不是因為某個人。而是大家、所有人,共同演出了一場殘酷的戲劇。建成、世民兩兄弟,固然是各各強力,兩虎難以共存。而高祖,又何嘗不是在做著平衡兩邊、保護自己的遊戲。怪就怪在,他們崛起為帝王之家,他們都在權力的中心。

  只有在交出權力的時候,高祖才意識到:痛心!

  情感上,他難以原諒這個代替自己坐上皇位的兒子。儘管他知道,一切都成定局。這一對新皇帝、新皇后,每每來請安,太上皇總是無語沉默。

  而這些年來,只有皇后,做了所有能夠做的努力,來彌合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那一場政變帶來的震盪和創傷。

  「皇后啊!」高祖平靜地道,「你十三歲來到李家,這李家,最委屈是你。」

  「父皇……」皇后不意高祖如此說,刹那間感動心生,幾欲落淚,竟是不能一語。

  高祖擺擺手,令皇后不必多言。

  「以前皇上還是秦王,皇后還是秦王妃時,王妃為秦王所做的努力,寡人都知道。等秦王做了皇上,皇后為皇上、為後宮所做的事,寡人也都看著。這內內外外,最委曲求全的是你啊,皇后!」安靜的殿堂裡,只有高祖緩慢的聲音,高祖頓一頓,接著說,「如今看到皇上治理國家,政績灼然,深得民心。後宮有了皇后,亦是秩序井然、四處和睦。寡人想到這些,內心便覺通達。過去的事情啊,既然都已過去,哎,過去吧。佳兒佳婦,寡人可感欣慰。這太極宮,寡人也該離開了。寡人住得厭倦了。」

  幾天後,高祖徙居弘義宮,更名大安宮。太宗搬進太極殿。

  高祖的釋然和對權力的完全放手,令太宗增添了更多的信心。現在,他可以放開手腳,在屬￿自己的舞臺上盡情地發揮;可以向著心目中的理想國家、理想君主大步前進。

  這年八月丁亥,太宗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謹為副,討伐突厥。

  「朕已臥薪三年啊。」太宗看到出發的大軍,將領神武,兵卒精銳,心下不禁歎道。太宗其實在感歎世事無常,因為想到這三年中大唐和突厥的力量對比和總體形勢發生了逆轉。

  貞觀元年(627),突厥內部日益離散,即有人勸太宗乘機攻打。太宗卻說:「剛與人結盟即背盟,是不信;從別人的災難中謀求利益,是不仁;趁人之危,是不武……」終不同意。

  但實際上,信、仁、武固然是一回事,恐怕國內未安,民眾未富,不宜勞師遠征,才是最為現實的原因。

  而現在,貞觀三年(629)的八月,現實的顧慮基本可以消除,在突厥內亂衰敗的時機,大唐帝國的軍隊,終於可以來完成早年留下的任務。

  四個月後,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入朝歸附。太宗的喜悅溢於言表。他終於舒出了長長的一口氣,不無得意地對侍臣們說:「以前太上皇為了天下百姓,稱臣於突厥,朕想來常感痛心。今突厥單于伏首跪拜,終於可雪多年的恥辱了。」

  回到寢殿,太宗忍不住把白天的事情述與皇后聽。

  「陛下得意太過,父皇早年稱臣於突厥,怎可隨興就說?」太宗還在興致勃勃,皇后卻已經皺起了眉頭。

  「唔!」太宗愣住,繼而道:「突厥已敗,今日乃是我李家天下,恥辱已是過往,何必諱言?」

  皇后舒展了眉頭,她亦覺輕鬆。是啊,忍辱負重的時候,已經過去。她的陛下,此刻如此自信,如此驕傲!對早年的恥辱,他可以暢言不諱。就像當年他輕描淡寫地將得權不義的事實一筆帶過一樣,現在,他也可以輕描淡寫地將高祖早年的稱臣之恥一筆帶過。

  貞觀四年(630)二月,徹底攻克突厥。隨即,大赦天下。

  曾經不得不一度稱臣于突厥的高祖異常高興,召太宗與貴臣十余人及諸王、王妃、公主在淩煙閣擺開酒宴。

  漸漸酒酣,高祖道:「上琵琶來!」左右急奉上琵琶,高祖撫弦,自彈撥,聲音沉厚宏闊。「父皇終於有所釋懷!」太宗一時感動,起而伴樂起舞。

  「太上皇萬壽無疆!」只聽得聲震屋宇,但見公卿王孫紛紛為上皇祝壽。

  最欣慰的是皇后。數年經營,多少苦心,終是不致枉費。

  當夜,宴席散,皇后回到寢殿。燈光搖曳,皇后坐在床上,不覺間雙淚已垂。

  不一時太宗回來,看到皇后盈盈雙淚,不覺怔住。「皇后!」太宗小心,「皇后何以傷感?」多少艱難委屈走過,皇后都不曾效小女子態流淚沾巾。

  皇后抬眼看著太宗:「臣妾,臣妾只是欣慰。」

  太宗明白了。燈光搖曳,夜色沉靜。

  這一年,全國大豐收。自從太宗即位,自然災害連年不斷。貞觀元年(627),關中旱災,百姓饑荒;二年,全國蝗災;三年,大水。直到這第四年,是太宗在位的第一個豐收年。

  太宗如何不高興?「朕要大宴群臣!」

  天子言出必行,不僅大宴群臣,各地官員,亦收到太宗詔命,進京赴宴。

  大唐皇恩所及,路上行人絡繹不絕,熙熙攘攘。

  「太上皇萬壽無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殿之中,眾官員拜了高祖拜太宗。

  「眾愛卿,你等皆是朕之股肱、國之棟樑。朕理天下前後四年,突厥歸附,民安其業。多賴各位之功!」太宗聲音高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又齊拜。

  「內外朝臣,地方官員,依次奏事!」侍應官宣道。

  但見大殿之內,官員依次起立,持簿奏事。

  戶部尚書奏:「今年米價,降至每鬥三、四錢。天下流亡民眾,回返家鄉者已十之八九……」

  刑部尚書奏:「今秋全國斷結的案件中,死刑罪犯總共只有二十九人……」

  ……

  地方官員亦紛紛奏上各地情況,有奏:「大豐收,倉廩充實!」有奏:「民眾富裕,賦稅征繳順利。」有奏:「逃民歸田,戶口大增。」有奏:「商旅興旺,市坊繁忙。」亦有奏路上情形者:「天下無盜賊,沿路民戶夜不閉戶。」「見路上行人皆空手不帶糧,吃穿用度得自路人饋贈。」「路上商旅相遇,互做買賣。賣餅者供眾人食,賣酒者供眾人飲,賣布者供眾人衣。」……

  「父皇!」太宗對高祖行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