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六七


  對於邊將與「外夷」的交往,防禁更嚴。永樂四年八月庚子,「以遼東鎮守保定侯孟善所為非法,降敕切責之曰:『將之禦寇,猶犬之防盜,犬與盜狎,將何用焉,況複壞朝廷之法!姑貸爾罪。如不改過,悔將無及』」。永樂八年十二月甲寅,「敕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琥曰:『爾前奏曲先衛頭目有久居沙州令至甘肅者,既至,則當即送朝廷,乃留之不遣何也?禮,臣子無外交。雖為邊將,非為警急及受命權宜行事,宜謹守常法,不宜輕易遣人出境……昔中山王守北京十餘年,未嘗輕遣一人出塞外。當時邊圉無事。中山王亦享富貴令名無窮。爾能遵朕訓,則邊境可安,爾之富貴永遠矣』」。

  朝廷常常命令邊將派人出境巡邏偵察。比如永樂二年正月辛亥,「命宣府備禦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率騎兵五千人,馬千五百匹巡邏迤北」。永樂三年二月甲申,「敕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率騎兵三千人哨瞭迤北」。同年六月庚辰,「遣中官山壽等率騎兵由槍桿嶺出雲州北行,與武城侯王聰等會兵覘虜兵。各齎一月糧,每三十裡置馬五匹,以備馳報」。永樂四年六月戊辰,「敕寧夏總兵官左都督何福曰:『漠北歸人郭大都等至京言,虜俟冬欲南來圓山孳牧,爾宜嚴固邊防。待九月盡,令郭大都為鄉導,遣精騎出塞覘之』」。

  沿邊駐軍,除保護邊內人民正常耕作生活外,本身還負擔著屯田的任務。足食足兵,是中國傳統的軍事思想。明朝尚未建國時,朱元璋就重視屯田。後來,朱元璋曾對馮勝、傅友德說:「屯田守邊,今之良法。與其養兵以困民,孰若使民力耕而自衛」永樂時期,屯田有了新的發展。永樂三年朱棣敕諭說:

  朕即位之初,便思量安養的道理,只要使平民豐衣足食,共享大平,常想著太祖高皇帝時,都著他耕種自食,又積贊起餘糧防備水旱。百姓免得轉輸,軍士並無饑窘,這個辦法甚是兩便……因此上著恁每官軍,依著定的分數下屯,專委官管領,定立賞罰則例,年終赴京比較。每一都司撥旗軍十一名種樣田,只是教恁每勤耕力種,攢下糧食,官府起蓋倉廩替恁收藏起來。

  朱棣稱此為「且耕且戰」。永樂四年二月丁亥,「敕山西等都指揮司:『方春時和,邊民皆務耕種,虜或乘時侵掠,民不得盡力畎畝,宜嚴兵以備。寇至則捕擊,無事則歸屯,慎守疆場,訓練士卒,且耕且戰,爾其慎之!」永樂九年三月乙酉,「鎮守大同江陰侯吳高言:『山西行都司屬衛軍士,今或全衛,或什之七八屯種,故操練者少。請留其半操練,以備不虞。』上諭兵部臣曰:『守備固不可單弱。若兵食不足,亦難興守。宜視其地險夷,制多寡之數。陽和留什之四,天城、朔州留什之三,蔚州留什之二,餘悉令屯種。且耕且守,以為定制』」。屯田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軍糧供給,減輕了軍民齎運的負擔。關於永樂時期的屯田,王毓銓先生在《明代的軍屯》中有很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不需贅言了。

  楊榮詩句:「關塞有兵嚴號令,屯營無事樂耕耘」,「猛士防邊嚴警柝,行人駐馬聽泉聲」。正是永樂時期邊關情況的真實寫照。

  2.內徙邊民,燒荒防秋

  內遷邊境蒙漢居民,是明初防止北元以及後來韃靼、瓦剌侵擾的重要措施。洪武初,明軍北上,長城內外蒙漢居民大批降附。其時故元政權退居塞外,時窺中原,如何處置邊境降民,關係到明政權的鞏固。洪武四年,中書右丞相魏國公徐達奏:「山後順寧等州之民,密邇虜境,雖已招集來歸,未見安土樂生。恐其久而離散,已令都指揮使潘敬、左傳、高顯徙順寧、宜興州沿邊之民,皆入北平州縣屯戍,仍以其舊部將校撫綏安輯之。」明人尹耕說:「元主雖奔,遺孽數出沒,且斥堠未立,保聚為難」,因而「部徙吏民於內郡」。明軍初定天下,無力控制邊外之民,又要防止其為北元所乘,徙民亦是不得已之舉。從洪武四年起,陸續將邊地居民大量遷往內地。四年六月,「徙北京後之民」,又徙「沙漠移民」;六年八月徙朔州之民;九月徙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東騰、豆州、雲內等州縣民;十一月徙綏德、慶陽之民。

  起初,朱元璋主張對歸附的蒙漢等人民就地安置,他說:「凡治胡虜當順其性。胡人所居習於苦寒,今遷之內地,必驅而南,去寒涼而即炎熱,失其本性反易為亂。不若順而撫之,使其就歸邊地,擇水草孳牧。彼得遂其生,自然安矣。」然而,「遺胡殘虜遍郊原,已去而複來,既離複合」,歸附者與未附者錯縱居住,朱元璋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多次下令「塞外夷民,皆令遷入內地」對逆命者,用兵剿除,「勿容再聚」,「地方人十分要打蕩得乾淨」。

  朱棣承認了邊民內徙的現狀,有韃靼歸附者也往往遷之而南。比如,永樂七年九月庚午朔,朱棣命令甘肅總兵官何福說:「韃靼伯克帖木兒等部屬至甘肅,且勿給田土,俱令來北京扈從,漸漸移之南行,散處於便宜畜牧之處。」

  元人北撤和邊民內徙,在長城附近造成了大片的空曠地區,長城以北更甚。同時,由於當地居民罕少,宣府、遼東、甘肅等地不設郡縣,而是「遣將擇兵鎮之」,「捍外衛內」,統以衛所。所謂「舊郡邑守宰盡罷,其戍居兵卒,武吏馭之」,以數百萬軍民付之武弁,無人「撫循其疾苦,保護其妻孥」。這對於北方邊境地區的開發和鞏固是不利的。明人認為,邊地諸鎮不設宰守「亦一時權宜」,「文皇乘三駕餘威,圖複郡邑舊制,而鼎成之亟,淵慮未紓」。從洪武末年就已考慮在邊地充實民戶了。洪武二十六年,置宣府前左右衛、萬全右衛、懷安衛,「民戶不足,調山西諸處餘丁實之」。永樂十二年禮部尚書趙羾來宣府輯遷民,「羾至,披荊斬棘,布約束,分田立市,甚勞悴雲」。永樂二年立保安州,十二年立隆慶(今延慶)州,「至是始遷民實之」。

  但這種工作做得太少了,永樂時期新立者唯保安、隆慶二州,開平一衛而已。遠不能彌補以前大規模遷徙造成的空曠。以當時的國力而言,恢復遷地郡邑建制並移民實之是完全可以辦得到的,然而朱棣所重的是虛華的武功,於此未甚用力。相反,由於大寧都司及各衛所的內徙,萬全都司、山西行都司部分衛所的內徙以及興和的廢棄,反倒加重了長城以北地區空曠荒涼的局面。終永樂之世以及後來這種局面並未改變甚至有所發展。曾任明兵部職方郎中的陸容(1436~1494)說:「居庸關以外抵宣,驛遞皆百戶為之,陝西環縣以北抵寧夏亦然,蓋其地無府州縣故也。」朱元璋的內徙是為了禦外,朱棣的內徙是為了防內,儘管都滿足了一時的形勢需要,但卻留下了長久的遺患,其不利於北方地區的開發和邊疆的鞏固是顯然的。

  為了防止為北元——韃靼侵擾者所乘,明朝還限制軍民到邊界之外去耕牧,「故事,邊界封界之外,軍民不得擅出耕牧」。這樣,許多耕地草場,只好荒廢。不僅如此,自永樂時期起,邊外野草也不容其生長,每值秋冬,出塞燒荒,使韃靼人不得近邊放牧,以減少引起事端的機會。「太宗皇帝建都北京,鎮壓北虜,乘冬遣將出塞燒荒了哨」。

  永樂五年十二月癸己,敕鎮守大同江陰侯吳高曰:「爾奏緣邊草盛,欲焚之,最當。第慮旁近未知,或生疑怪,且巡徼軍馬,倉卒難避,屯堡房舍,將有所損。須預報之使備。」

  這當是燒荒之始。後來則逐漸形成定制:

  焚荒,每年冬十月初間,以草枯為始,本鎮統領宮軍出境焚燒野草,使韃賊不能南牧。

  每歲冬,鎮守總兵會同贊理軍務都禦史,奉敕移文各路副總參遊守備備禦提調守堡等,尊照會行日期,各統所部軍馬出境,量地廣狹,或分三路五路,首尾相應而行,預定夜不收分投哨探,放火燒沿邊野草盡絕……近年兵馬出境燒荒,俱至二百裡外,順風舉火,草莽燒焚盡絕。賊聞兵馬出境皆遠遁,絕無蹤跡。

  本來,蒙古族建立了大元帝國之後,經過近百年的經營,長城以外廣大草原地區曾經一度出現了經濟繁榮的局面,所謂「屯田連絡,監牧相屬,宮室相望」。但是由於明朝與北元政權之間的長期戰爭,由於蒙古族居民的北撤,靠近長城地區居民的南徙,以及限制緣邊耕牧,秋冬燒荒等等措施,使這些地區變得一片荒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