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四六


  最近,湖南湘潭錦石何氏族人,同樣根據家譜推斷其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即建文帝,因避難來到湘潭,改姓何氏,於此生息數百年。其實,自稱為建文帝之後的,還不止在湖北、湖南。據明史前輩王崇武先生調查,抗戰時期,雲南「大理民家仍有以惠帝為鼻祖者」。

  8.疑雲重重,難以證實

  但這些傳說許多都無法證實,或者經不起推敲。就拿《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的工部尚書嚴震出使交阯,在雲南路遇建文帝后自殺一事來說。永樂時期確有個工部尚書姓嚴,但他叫嚴震直,而不叫嚴震。而且,他是在洪武二十八年由明太祖朱元璋派往交只阯的。嚴震直于建文年間致仕,永樂年間又被起用,但永樂年間並無出使交阯的事,而是以工部尚書的身份巡視山西,結果,在走到澤州時病死。

  查繼佐《罪惟錄》的記載中,關於建文帝出亡的不同說法就有二十三種之多。因為沒有確切證據,作為嚴肅的史學家,查繼佐提出「十六辯」即「十六疑」,對它們一一加以辯駁,全部否定了。

  帝子出走何事,而五六十人聞之,後此無一敗?疑一。

  鬼門可出,水關何必複導?疑二。

  金川既啟,廷臣驚懼不知所出,在外小臣安敢遽入大內?小臣能入而帝不能出?疑三。

  兵勢洶洶此何時?而神樂道士惓惓夢中之言,艤舟待命?疑四。

  且二十二人信宿王升處也,疑五。

  遯野亦多人,而必以為盡與帝周旋,疑六。

  亡名者必誣之以名,疑七。

  仲彬家吳,吳之人無蹤跡取功名者乎?疑八。

  得相聚,疑九。

  革誥敕亦早,此系逆案,而邑丞之但身臨史氏也,疑十。

  既疑仲彬匿帝,必大索,能哂而去之,疑十一。

  期襄陽胡遂弗後,疑十二。

  一再跡雲南,必晤帝,疑十三。

  帝既目善冠蓋,而萬里複走仲彬者再,疑十四。

  豈不聞胡濙之出,又奚乎天臺?疑十五。

  間關晤接,無他言,而瑣及所獻,疑十六。

  面對種種疑問,最後,他說:

  按出亡之說,傳二十有三,豈無一真?惟傳二十有三,乃信無一真也。真則一而已矣。即讓皇之諡,本自「遜國」二字來。此實錄之後,史家不得已,分例「遜國」,以與「靖難」埓。秉筆者不免說謊,數百世安之。卻遜與讓之義,猶然為出亡作解也。

  查繼佐的辯駁是在明亡之後。早在明萬曆年間,即建文遜國傳說甚盛時,時人沈德符就有一番辯駁。他說:

  建文帝出亡,當時倘令故臣隨行,必立見敗露。近日此中乃有刻《致身錄》者,謂其先世曾為建文功臣。因侍從潛遁為僧,假稱師徒遍歷海內,且幸其家數度。此時蘇嘉二府偪近金陵,何以往來自由,又賡和篇什,徜徉山水,無一譏察者?況胡忠安公(胡濙)之出使也,自丁亥至丙申,遍行天下,凡十年而始報命。觀忠安傳中雲,窮鄉下邑,無不必至。胡為常州人,去此地僅三舍,且往來孔道也。豈建文君臣能羅公遠隱身法耶?所幸偽撰之人,不曉本朝典制,所稱官秩,皆國初所無。且妄創俚談,自呈敗缺。一時不讀書、不諳事之人,間為所惑。即名士輩亦有明知其偽,而哀其乞憐,為之序論,真可駭恨!蓋此段大謊,又從老僧楊應祥假託之事敷演而成。若流傳於世,誤後學不小。又《傳信錄》雲,宣宗皇帝乃建文君之子,傳至世宗皆建文之後。此語尤可詫。蓋宋太祖留柴世宗二子,及元末所傳順帝為宋端王合尊幼子二事,而附會之耳。乃不自揆,僭稱「傳信」,此與近日造二陵信史者何異?庸妄人自名為信,他人何嘗信之?此皆因本朝史氏失職,以至於此。

  6.感情代替了史實,政治掩蓋了真相

  對於明清以來出現那麼多關於建文帝的傳說,怎麼解釋呢?就神話或民間傳說形成發展的規律而言,借用胡適先生的話:

  凡故事的演變如滾雪球,越滾越大,其實禁不起日光的烘照,史家的考證。

  關於建文帝傳說的發生和演變是符合這一規律的。由於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和傳說,而傳說不斷擴大不斷豐富,越說越神,越說越圓。

  和許多不斷演化的傳說一樣,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追尋,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遠離了史學或學術,成了一種純粹的感情牽掛。歸納起來:

  (1)明初史家在政治高壓和為尊者諱的禁忌之下,既不能批評太祖朱元璋,也不能指責明成祖朱棣,更無法記述事實真相。

  (2)明人為伸張其政治抱負,對建文帝其人充滿同情和思念,為寄託對建文帝及忠臣義士的懷念,寧可相信傳說而不願深究歷史真相。為了宣揚忠君殉節的觀念,甚至有意渲染並不存在的傳說。

  (3)清初史學家,或由於自身的經歷或由於政治環境而回避事實真相。以遺民自居者,借建文史事寄託故國之思,反省明亡之痛;降附新朝的亡國二臣,身負駡名,豈敢再指那些宣揚忠節的書為偽書?

  (4)舊史家在正統觀念指導下,斤斤計較「書法」的長短,為了給統治者開脫,不惜抹殺事實,曲圓其說,比如,宣揚燕王繼統出於朱元璋的有意安排,建文遜國是有意讓位,朱棣入統受之無愧,等等。

  還有,清朝在入關之初,也遇到了同樣尷尬的局面。他們趕走李自成,聲稱為明朝報君父之仇。而崇禎帝自縊後,仍有兒子下落不明。清朝控制了中央政權,但反清勢力仍然十分強大。一些反清複明的勢力就奉朱三太子為旗幟反抗清朝。所以在當時,清廷力主朱三太子已死,絕不可能在民間躲藏,用此來斷絕複明者的希望,以安人心。這同這同建文帝的生死一樣,是政治問題。於是,清初的一些書寫歷史的館臣體會當政者的意思,便主張建文帝焚死之說,以避免人們影射朱三太子。

  7.不是結論的結論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仍可以用明史前輩王崇武先生的話:「官書曲解歷史,野史漫無根據,皆非信史」因此,從明末王世貞、錢謙益以迄清初徐乾學、朱彝尊、王鴻緒輩,皆思于此段史事有所考索,而其實甚少發明者,誠以史料缺乏故也。」在現在還沒有新的材料發現之前,我們的結論是:

  (1)建文帝不論是焚死還是出亡,不妨兩存其說。
  (2)即使建文帝真的出亡,傳說中各種細節也都是不可信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