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楊貴妃 | 上頁 下頁
三四


  有時,她覺得和皇帝生活在一起,比之和李瑁在一起還來得有趣——她以為這是犯罪的想法,但她也不願自欺,因為這是真實的。

  看著老子的畫像,她的思念浮移,她設想,倘若父親是道家,對自己的事可能會不作太嚴重的看法,但是,父親又是一個看輕道家的人,學派上門戶之見非常深。

  她為此而喟歎,不敢再想家事。

  她坐在靜室軟墊上,在恍忽間睡著了——大唐開元皇帝到來時,才把她喚醒,她迷離於自己的睡著,看看老子像,又看看皇帝,終於笑了——她有無數的煩惱事,但是,她本性放散,朦朧中醒來,好象舒適,因此,笑得很恬和。她欠伸著說:「我做夢,夢見老子,醒來卻看見你——」

  李隆基拉著她的手,欲使起身,一面看壁上的老子畫像,笑說:「我也夢見過老子,那是在驪山的時候……」

  「跟著我說,不值錢!」她截斷他的話,也不肯起來,反而拉了皇帝坐下,再欠伸著說:「我睡著一下,好舒服——啊,對了,今天好悶,一個人吃飯,又等你,你在外面很久?」

  「差不多,可能比過去多一些時,今夜,丹鳳門的人多極了,燈也多,一片光華,在城上望,長安燈火輝煌,照得半邊天也紅彤彤地——象你的面孔!」皇帝說著,伸手輕輕撫摸她的面頰。

  「我好悶,你卻在外面玩——」

  「我不是玩,我是做事啊,一個皇帝必須做的事——其實,我心裡老掛牽著你,晚飯也沒心思吃。現在,我有些餓了!」

  「陛下!」她忽然跳起來,「我也餓,我們吃喝一些,你帶我上城去看看!昨夜,忘了去看燈——」

  「這個——」皇帝不能立刻接應。

  「我知道事體的,等我們吃喝完了,夜已深,我披一個大斗篷,別人不會知道我是誰,反正你宮女妃嬪甚多,我隨便冒充一位就是!」

  他稍思,終於接受了。

  大明宮的城上,深夜,寒冷,皇帝和楊玉環出現了。皇帝自然極不適宜和楊玉環在夜間並行於城上的,但是皇帝又不忍拂逆她的意見。

  他們並立在丹鳳門城樓上看丹鳳街,雖然夜深,無數元宵燈仍極明亮。街上,提著燈的百姓,熙來攘往,遠望東市,象一片燈海——今夜,東西兩市都通宵營業。

  楊玉環披著大斗篷,如不是正面看到,人們不會認出她,而城上的人,也無人敢正面看皇帝及其身邊的女人,他們只有兩名親信的內侍近身,但也在十尺外,其他侍從,則在二十五尺外,他們談話,也不易為侍從聽清。

  她依傍著皇帝而看燈,五十七歲的皇帝,今天一天中很辛勞,但他的精神依然很好,他挺立,承受楊玉環的依偎,身體象石碑一樣地結實。

  不久,她又要求在城上騎了馬,向北行到興安門,再折向南入宮城的城牆,一路到皇城的南端,她說,那樣可以看清楚皇宮的燈,眺望興慶宮及東市的燈彩會更清楚。皇帝唯唯,不忍拒,但又不能不拒,深夜城上馳馬,會驚動許多人,而且又必須有事前的佈置。

  幸而,高力士在此時悄悄地趕到了,他向皇帝和楊玉環說,夜深,已降霜,聖駕應休息了。

  當著旁人,楊玉環是不便任性的,她默默無言。

  皇帝知道她的心意,向高力士說:「城上有步輦嗎?兩個人坐的,我們隨便看一段再下去,降霜不怕,我頂得住哩!」

  高力士似乎對各種事都早有準備,皇帝一提步輦,很快,一輛小車推過來,楊玉環為此而樂了,她回望高力士一眼,似乎是問:「你怎樣?」

  高力士很風趣地指指此地,回答:在此等候。

  他們坐在小車上改變原計劃,從丹鳳門向東行,到望仙門,看興慶宮和東市,比在丹鳳門近一些,也較清楚一些,她以有高力士在等待,不願再多事耽擱,皇帝本擬到延政門再折回的,但她有了表示,也就欣然而止,楊玉環命車回頭,皇帝阻止了,忙著人通知高力士,就在望仙門走向城下——通知這一改變,用燈號。當皇帝和楊玉環下城時,高力士已及時騎馬趕到,他送皇帝和楊玉環上車赴太真宮。

  皇帝似乎被楊玉環激起了興致,他命宮車在太液池繞一轉再赴太真宮。

  太液池上的亭閣,也有燈,映著水,特別動人,楊玉環悄悄向皇帝要求,幾時搬到太液池邊住。

  皇帝回答她:「春天——」

  回到太真宮之後,他們又飲些清酒,講今日夜景,興致勃勃的皇帝,在伸手間觸到一個卷子,他忽然莊嚴地起身,走到中央間壁的幾前,就著燈展卷,同時命楊玉環注意,他讀出:「據戶部奏告,至開元二十八年冬日,我大唐天下有一千五百七十三縣,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戶,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十人!長安,洛陽,米一鬥不滿二百錢,絹匹價亦甚廉宜,天下富足安康!」皇帝稍頓,朗朗地念出:「天下富安,行路萬里,不持寸兵——馬牛被野,人行在道,不需齎糧,民物蕃息,開國以來,無有盛於今日者——」

  楊玉環看著神采飛揚的皇帝,忽然想到禮,她拜下去,把聲音提得很高,叫出:「萬歲!」

  皇帝大笑著,雙手扶起她,問:「你要些什麼?」

  她在此時很有智巧,拉了皇帝近身,佻俏地說出:「只此已足,不再有他求!」

  * * *

  壽王妃為女道士的三個月之後,皇帝得到了一尊老子雕像,有人從盩厔掘出來而獻上的,皇帝命人迎置興慶宮,又召畫師廣畫玄元皇帝像分置諸州開元道觀,畫像照盩厔掘出來的那一尊玉石雕像為範而畫的,只是,畫的時候,稍為加以修飾。

  皇帝偕同楊玉環到興慶宮看老子的雕像,他陪了玉環在興慶宮苑中遊覽了一些地方——興慶宮苑,有好幾處張設障圍,那是有建築工程在進行。

  皇帝告訴她,計劃一項遷移,將來,以興慶宮為起居的中心,皇帝幼年時在現在興慶宮這地方住過,他為皇之後,逐年修建興慶宮,使之成為一個夠規模的獨立的宮城。興慶宮近市,範圍也沒有大明宮大,可是,這兒有新建築,又有幾所高聳的建築能眺望到外面。

  投老的皇帝似乎想接近市區,聽聽市聲。

  楊玉環蒙昧地應著,興慶宮比大明宮可愛,她本身也歡喜,但她沒有表示什麼,因為,她曉得搬移宮城是大事,在她出嫁前受教育時,宮廷的女官就曾教導她,對朝廷大政,不可輕率發言。

  她為人雖沒有機心,但在記得到的時候,總是自行遵守的,再者,她對政治無興趣,面對移換一所宮城,又以為不必講什麼。

  但皇帝卻講給她聽,為了紀念興隆的皇業和天下的安泰,將會做一些事。

  此時,楊玉環的親哥哥楊鑒,訪問了一次壽王,但壽王避免談他已做了女道士的王妃,楊鑒發現壽王神容落落,內心有隱隱的不安。終於,他再去拜訪駙馬都尉楊洄,楊洄同樣避免談壽王妃入道的事,但是,楊鑒關心妹妹,他在自己打聽不到訊息之後,轉而由妻子承榮郡主去訪問咸宜公主,請求入見太真法師。

  這已是楊玉環做女道士半年後了——炎熱的七月,她著了那紵麻的道服在大明宮城的太真宮接見大嫂。這是通過皇帝而安排的一次會面。

  半年間,由於皇帝的狂情,楊玉環的不知顧忌,他們之間的事,早就滿宮皆知,自然,這也必然會傳到外面去的,但宮廷的私事,朝臣中雖有所聞,由於皇帝正在推崇道教,玄元皇帝老子的圖像頒發四方,他們也不敢輕議,不過,皇帝自高力士處獲得一些情報,這雖然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李隆基不欲被議論,因此,他在安排承榮郡主入見之前,先召了長安內外三名有名氣的女道士入覲內太真宮。(皇帝忖測,楊玄璬可能已有所聞,他耽心這位儒臣胡亂上表或做其他的蠢事。)

  太真宮本有專職女道士,但在楊玉環入居的半個月後,她就把這些女道士趕走,只剩二人司禮和管理圖冊。現在,皇帝又經由玉真公主之助,找了八名女道士入內充場面。

  因此,承榮郡主看到的是正式的道家排場,楊玉環也裝腔作勢了一番,後來,她們才自然地談到家事,楊玉環托嫂嫂代自己承問父兄,同時也問及一些親族中人的情況,於是,承榮郡主告知她楊氏家族中人,玉環的二伯父已調職到了都城,還有,從兄楊銛也入都服官了。

  楊玉環因楊銛而想起那個小從妹花花,她問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