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夏完淳 | 上頁 下頁
二七


  錢熙的死,使完淳又一次陷入極端悲痛之中。他揮毫寫下《得漱廣訃》、《吊漱廣至西塘有述》,又做七律一首和七絕竟十八首哭之。再加上先前遇難或病死的師友邵景說、陸鯤庭(事蹟見第一章)、侯文中、周上蓮,他又做《五子詩》以表傷逝之情。他亟需把悲痛震驚的情緒理一理,借詩文發洩一下胸中的悲憤,然後才有可能振作精神休養生息,同時進行系統總結和重新尋找自己的隊伍。

  幾日後,完淳開始撰寫對南明王朝的興亡原因進行系統總結的評述《續倖存錄》。這是繼夏允彝生前寫的《倖存錄》而作的。在決心自殺後,夏允彝潛心將明末時的盛衰大勢、邊境情況及所謂流寇(即指農民起義軍)的興起作了一部《倖存錄》,意在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來對明朝的滅亡原因進行總結。但《倖存錄》只寫到崇禎帝死,明朝滅亡便結束了。而對明亡後一兩年中發生的這麼多「天崩地坼」、風起雲湧的大事卻未來得及記述,夏允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完淳。他認為完淳雖然年輕,但已聽說過南明王朝的軍政大事,更直接參加了義軍的行動,因此完淳是有能力也有責任寫這部續書,供天下人作借鑒的。

  面對父親那墨蹟未乾的手稿,完淳緊咬嘴唇,忍住熱淚,提筆在紙上寫下《續倖存錄自序》幾個大字。

  「自草土以來,恒思纂述,而哀瘠之餘,形神俱涸,一經置筆,念及先忠惠(指父親夏允彝)風雨一編,便淒然自廢。景光如逝,忽焉小祥矣。次先忠惠遺行之後,繼以此編。不敢苛,不敢私,不敢以己意曲直。餘生也晚,所見聞未廣,後之人謂餘多所遺缺也,敢不受責。若失之誣,失之枉,我知免矣。破巢餘卵,旦夕待命。藏是編也山石室,望一日之中興,明天子開天祿、石渠,訪蘭台之遺,追述先朝軼事焉,是編也,或與《倖存錄》非小補雲。孤子夏複泣血謹識」。

  從這以後,夏完淳便把自己關在屋中,廢寢忘食地撰寫起來。他一向以「下筆立就」著稱,這天翻地覆的一年來胸中又積蓄了那麼多情感和思想,這次寫作,就如開閘的洪水般噴薄而出,不可抑制,直傾瀉到筆端,一吐為快。一個少年英雄的雄才大略都在這部書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這部書,也成為後來人瞭解南明歷史,借鑒其興亡經驗的寶貴材料。

  由於戰亂顛沛和清朝統治者的纂刪,《續倖存錄》只剩《南都大略》一卷和《南都雜誌》二卷,但就是從這三卷的吉光片羽中,我們也能看出他思想的光華。

  《南都大略》共十三條,後有以「內史曰」開頭的總評;《南都雜誌》有五十條,記述了一些朝野糾紛及軼聞傳說,並對其進行剖析和評點。他是認真貫徹了在《自序》中提出的「不敢苛,不敢私,不敢以己意曲直」的治史原則的。對於弘光朝的朝政敗壞、人事紊亂,他作了詳盡的揭露和批判,認為南明之所以這麼快就滅亡,主要在於朝廷與守邊的將領不和,而朝廷內部又朋黨相爭,同時在外守衛的將領之間也鬧得不可開交,拉幫結夥、互相傾軋,自顧尚不暇,更何談對抗清軍!他更尖銳地指出:「南都之政,幅員愈小則官愈大;郡縣愈少則官愈多;財富愈貧則官愈富,斯之所謂三反,三反之政,又烏乎不亡!」他確實是個善於觀察的人,在觀察到的表面現象中,同時又能準確地抓住其本質,這就使他的見解不流俗套,有非常切合實際的、新鮮的特點。

  對於人的評價,也是比較客觀而公允的。他雖然是個少年,不免意氣用事,但經過戰爭的磨煉,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他一反傳統評論中占主流的「好人全好,壞人全壞」的簡單評論方法,而是採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方法來看待複雜的人與事。比如前面講過的,他認為史可法雖人品高潔,卻不是帶兵的最好人才,而馬士英雖奸詐狡猾,卻是個將才等等觀點,都凝聚了他自己的思考,而絕不是人云亦云。當然,他輕信易激動的毛病也沒有完全改掉。比如他認為阮大鋮是「風流豪俠」,因此最終不會投降,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固然由於他誤信當時謠傳,只知阮大鋮在弘光朝滅亡後到浙東魯王軍隊效力,卻不知自魯王兵敗後,他也投降了清軍,並隨清軍進攻福建,結果在仙霞嶺上力竭身死。這也表明,完淳到底年輕氣盛,對人情冷暖體悟得還不是很清楚,因此對人的瞭解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唯物主義的深度上。

  但瑕不掩瑜,從總體來說,這部出自一個16歲少年之手的歷史著作,無論是其精闢見解,還是宏觀把握以及分析能力,都是同時代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天假以年,再給他一點完整時間的話,他一定會寫出比《續倖存錄》更加出色的政論文章,他那比文學才華一點也不遜色的政治才華一定也會受到更好的磨煉。但是,只可惜在一年後,他就為國捐軀了。哀悼錢熙的那句:「千古文章未盡才」也成了他自己的讖語。但他所作出的功績已足以輝耀千秋,亦足以側身于古今愛國詩人的行列中。

  繼《續倖存錄》後,他又開始利用這難得的一點完整時間寫作其他作品。其中就有那篇彪炳史冊的《大哀賦》。他在序中自陳作賦時的心情和意旨是:痛感國家遭難,山河變色,「勞者言以達其情,窮人歌以志其事」。它陳述在這「玉鼎再虧,金陵不復,公私傾覆,天崩地坼」的動亂年代,山河破碎的慘景和民族壓迫的暴行,總結明朝自萬曆以來的歷史教訓,特別是魏忠賢的亂政,弘光君臣的誤國,直斥福王如「東昏侯之失德,蒼梧王之不君」,表現出夏完淳不盲目忠君,在突破「為尊者諱」藩籬方面所達到的新的高度。而國家在這樣的昏君統治下,又怎能不「蘼蕪遍於故宮,莓苔碧於舊內。風塵蕭索兮十二樓,風雨淒迷兮四百寺」。字裡行間,包含著無限的感慨與悲懷。

  《大哀賦》反復重申了抗清複國的堅定志向:「亡楚之功不就,報韓之志誰傳」!「下江但見夫綠林,圮橋未逢夫黃石」。失望中猶存希望,挫折後仍圖聯合綠林豪傑再整旗鼓。這篇賦仿南北朝時庾信的《哀江南賦》所作,但庾信是處在東晉時期,身困異國,身居高位,同時感到抱愧祖國,因此寫下此賦。夏完淳是處在千年後的明末清初,資本主義萌芽的江南地區,深受晚明復古主義思潮和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的抗清志士,其創作無論從傾向、思想性還是藝術感染力來說,都比庾信高出一籌。此篇一出,在當時引起了極大反響,餘音直至20世紀。當時的名士感動不已,紛紛為之點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