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辛棄疾 | 上頁 下頁
一二


  夜到三更時分,吳勉才告辭而去,辛棄疾送客回來,仍覺心潮難平,無法自已,於是疾步走到書桌前面,鋪開紙張,挽起袖口,提筆蘸墨,快速往下書寫開去:

  「美芹十論」

  美芹,用於譬喻奏議乃是精美飲食,乃深益于健康。辛棄疾這份長達十篇的侃侃之論凝結了他和爺爺在北方付出的多年心血。先是以翔實有據的方式論證出金國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盛壯大,而是外強中乾,破綻百出,而後便詳細客觀地就南宋方面如何充實力量,從事作戰準備等問題提出具體建議和規劃。為了盡可能地把握住朝廷軍政的弊病,瞭解南方大大小小的優劣所在,辛棄疾又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對所在之地和周圍鄰近做了方方面面的考察、研究和判斷,這封《美芹十獻》直到1164年才交到皇上手中。

  然而殷切的希望和一腔熱血到底落空了,奏章遞上去便如石沉大海,再無消息傳來。孝宗只讀了附在上面的進書劄子便不肯再讀下去,這位想做些事的皇上自從受了挫敗以後變得現實多了,他放下劄子,仰頭靠在龍椅背上,長歎一口氣:「朕何嘗願意被動受敵,只是無奈無力啊!繼續備戰?書生之論而已啊——」

  在江陰日夜期盼的辛棄疾終於失望到了極點,他似乎一下子對自己的信心也喪失殆盡了,整日喝酒遊玩,讓心裡空空白白,不去想國家的屈辱軟弱,不去想北方父老的苦苦等候,不去想爺爺的反復囑託,不去想自己的被猜疑和困蹇不遇只是喝酒只是遊玩笑鬧。

  轉眼間江陰簽判的職任已經滿期了,辛棄疾更加清閒無聊,他等待著朝廷的再次派任,他已經不對未來抱什麼希望,朝廷不信任自己,不肯重用自己,無論是怎樣希望都毫無用處,倒不如乾脆扔掉所有希望算了,免得總是痛苦。

  不久,他隨同吳勉前往吳江散心遊玩。吳勉看辛棄疾頹廢不免著急,於是便想起個人來,或許這個人能夠幫他振作些。同時這吳勉就加緊在四方朋友處播布辛棄疾的聲名,稱此人是平陽落虎,海底盤龍,尚未行動似遭困厄,但氣節不凡,一旦騰躍而起則必使天下大興。雖然吳勉多方努力,大作文章,辛棄疾卻還是一無所知,整天仍舊一付自暴自棄的樣子。

  這一天吳勉來到自家設在吳江的店鋪,去後堂搖醒仍舊沉睡的辛棄疾:「幼安兄,幼安兄,今天去拜訪一人。」

  辛棄疾睜開眼睛,問道:「拜訪誰?」

  「此人名叫範邦彥,邢臺人,過去是金朝蔡州新息縣的縣令,後來帶領全縣開城迎接王師,再後來家就遷到此地。這位范老先生五十多歲,學識淵博,談吐高亢,與幼安兄頗有相似之處,你們二人一定能夠深為投合。」

  兩個人高高低低在狹窄的巷子裡穿行,兩邊石砌的牆壁上爬滿了青青綠綠的藤本植物,偶爾還能見嵌在裡面的一兩點小花,這遲開的美麗在大片背景的襯托下顯得嬌羞怯人,楚楚可憐。

  吳勉終於停住腳步,站在一家朱漆剝落的大門前,拾起門環輕輕叩了幾下,「噹噹噹」。隨著稍顯空曠的聲音將寂靜敲碎,那扇大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裡面探出一個孩子的腦袋,年紀約摸十二三歲,眼睛烏亮烏亮,盯著兩個不速之客問道:「您二位找誰?」

  吳勉微笑道:「小泥猴,不認得我了?」

  那孩子愣了一下,忽然喊道:「是你,你是大冬瓜叔叔,你怎麼來了,快進來,我去告訴爹爹。」說著連蹦帶跳地跑了進去。

  辛棄疾覺得奇怪:「這是范老先生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僕傭?」

  吳勉跨進門檻,道:「這老頭子從在新息的時候就不用僕人,跟在身邊的只有一個廚娘,家裡雜事都是夫人和小姐一起勞動的……」

  話還沒說完,就見一人迎了出來:「吳掌櫃可又發財了吧,這麼長時間都不過來坐坐。」

  細瞧來人,面容矍鑠清瘦,身材不高,著一身深藍長袍,腳步輕快敏捷,完全不像五十多歲年紀的人。

  三人進屋坐下,那個小孩子便端茶上來,然後斜倚在吳勉椅子旁邊聽大人說話。

  吳勉把辛棄疾向範邦彥稍作了介紹,範邦彥一聽之下,連忙問道:「可是那個闖進敵營,抓獲叛賊,引十萬大軍歸還的辛幼安?」

  「正是。」吳勉答。

  辛棄疾開口道:「並無十萬,只一萬人馬。唉!

  往事已去不可再追,提它何用!」

  範邦彥立刻注意到辛棄疾情緒有些萎靡不振,略一思忖,就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正想追問,又覺不妥,便打住不說,只是接著往下講:「久聞辛兄大名,實在是早圖一見,今天真是我範某人三生之幸啊!」

  趴在椅邊的小泥猴這時早已不見了蹤影,過了會兒,辛棄疾覺得似乎有人從屏風後面窺視自己,有點不自在起來。

  範邦彥的稱譽之辭倒真不是客氣,他聽聞此人此事之後一直深為推服敬佩,以為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為此等大事。但現在的辛棄疾怎麼顯得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呢?他怕是畢竟年輕,過於剛強就會容易折斷,這大器之材尚缺沉穩柔韌的氣質呵。范邦彥看著辛棄疾,心中湧起一股疼愛同情,他知道這年輕人是孤身來到南方的,不像自己,還有一個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