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第三章 坎坷的仕途生涯 §第一節 平步青雲 屢建「事功」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逆天行道,做惡多端的宦官劉瑾終於因病而亡,這正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張燈結綵慶祝佞臣的消亡。王陽明更是苦盡甘來,奉命升為廬陵縣知縣。 就在離開龍場的前一夜,王陽明望著曾住了三年之久的「陽明小洞天」、「玩易窩」、「何陋軒」、「君子亭」,禁不住淚流滿面。「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他撫摸著山洞牆壁上層層青苔,耳邊又迴響起昔日的朗朗讀書聲,夢回昨日手拿鋤頭,辛勤勞作的情景,一股戀戀不捨的依別之情湧上心頭。是啊,昔日揮灑的無數汗水,一個個不眠之夜終於換回了今天的再次升遷,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也要勵精圖治,有所作為,才能不負這三年的勤學苦讀,不愧蒼天啊! 陽明帶著一腔熱情,一顆報國心走馬上任了。他看見百姓連年受劉瑾苛捐雜稅之害,早已生活貧苦,怨聲載道,有的人家因為徵兵打仗,家中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人,無依無靠勉強維持著生計。百姓多麼希望新的知縣能減少賦稅,為民著想啊!陽明沒有辜負廬陵父老的期望,一去便以開道人心為政,減少苛捐雜稅,鼓勵百姓多種糧食。 看見有的百姓家無米揭不開鍋,就讓他們拿去知縣府的糧食,還把自己每月的俸祿都用來救濟百姓,自己每日粗茶淡飯,一年到頭粗布衣裳,不但沒有任何埋怨,還常常自得其樂:這與龍場比起來,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呀! 陽明不僅為百姓的生活日夜操勞,還利用自己的足智多謀,利用較少的人力、物力建立強大的軍事保護。他在縣城邊的一些小巷裡準備物資材料,建立火巷,倘若敵人忽然突襲,只要一聲令下,這些無人居住的小巷便會燃起熊熊烈火,把敵人燒得片甲不留;他利用廬陵周圍有溪有河的地勢,訓練了一支神武幹練,水性極好的士兵,一旦打起仗來,水連的士兵能陸能水,來去自由,恐怕敵人插翅也難逃他們的手掌。 陽明還組織百姓自願組成保甲,夜間巡邏,白天幫助困難人家喂牛種糧。 轉眼之間七個月過去了,廬陵在王陽明的治理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衣暖糧足,臉上出現了紅潤的光澤,綻開了會心的笑容;縣城的秩序也是井然有序,路不拾遺,互相幫助的事兒屢見不鮮。王陽明也因功績突出,要入京師升任刑部侍郎。 王陽明要離開廬陵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家喻戶曉,大家怎麼捨得這樣一位善良的父母官走呢!在陽明要赴京師的清晨,全縣百姓都來為陽明送行,大家頭頂香燭,跪地迎拜,感謝蒼天送來了王陽明這樣的聖賢之人,送來了他們千載難逢的幸福生活。有的百姓取出自家剛煮出來的熱乎乎的雞蛋往陽明手中塞,大姑娘取出精心編制的草鞋,縫製的鞋墊,以免陽明長途跋涉,凍壞了腳;強壯的男丁更是要與縣令同行,保護陽明望著廬陵上下的父老鄉親,陽明被深深地感動了,自己所做的一點一滴,不足掛齒,卻得到了廬陵百姓如此的愛戴,就算鞠躬盡瘁,也在所不惜啊!陽明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廬陵父老,踏上了一個更高、更遠的征程。 陽明入京師後,任刑部侍郎。後又因事蹟突出,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禦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在江西等地的平寇戰爭中,又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領導才能。 陽明早在兒時,就學騎射,後來終身潛心鑽研兵法。二十六歲時,尤其精通兵家陣法。後來久居貴州龍場,不僅沒有放棄兵法,反而更進一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爭勝利不僅取決於士兵的多少,更取決於國家的政治、經濟、天時地利人和,正如大軍事家,兵法家孫子所言的戰爭五條件:「道、天、地、將、法。」首先,君與民要同心同德,一致抗敵,這是戰爭取勝的基礎,否則君民分心,內部分裂,又怎樣才能去抗敵呢?其次,要選擇好對戰爭有利的天時地利,就像春秋戰國時期,周瑜巧借東風,以少勝多,火燒曹操的百萬大軍;諸葛亮更是屢屢利用地形,巧妙地突擊敵人,而讓敵人沒有招架還手之力。由此可見,天時地利是戰爭勝利的有利條件。最後,還要有勇猛無比的良將,出奇制勝的兵法。那麼,戰爭的取勝便不是琢磨不定,無法預料,而應該是「戰無不勝,兵無不克。」正是因為兵法、陣法在陽明心中日臻成熟,並且將它們用於實踐,才在平閩浙、湖北寇等戰爭中屢立「事功「。 王陽明在與敵人的交戰中,靈活應戰,他常引孫子的話對眾將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打仗時兵法決不拘泥於一種形勢,而應因地制宜,像流水一樣時常變換。每次帶兵出戰,他向皇帝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給予足夠的權力,允許他靈活應戰,以便充分施展他變化多端的機詐。 正德十三年,他在江西平定浰頭農民起義時,便將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浰頭農民起義,是因為農民不堪忍受鄉紳,貪官的壓迫,早已衣食不足,才揭竿起義的。所以,不管是出身于平民的士兵還是城中的老百姓都與起義之寇一條心。每天王陽明的軍令才剛出口,計謀剛想好,就有旁邊的密探報與起義的首領。總讓王陽明撲個空。王陽明心中也暗感奇怪,難道寇賊們有順風耳,千里眼,料事如神?後來,他找到了機秘洩露的原因,也想出了一條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妙計。他找來城中最有名的道士,讓他占卜,揚言要選擇良辰吉日出去迎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