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文天祥 | 上頁 下頁
一六


  §第六章 出使元營遭扣押

  由於臨安三面受圍,形勢十分危急,朝廷急令文天祥,放棄平江,堅守臨安。

  文天祥一撤離平江,常州、平江、余杭相繼失守。

  到這時文天祥明白要抵禦住元軍的進犯,就先要同朝廷中的投降派做鬥爭。必須抓住最後時機,與元軍血戰才能挽救危局。

  這些天來,文天祥一直回憶著從出仕到奉命回到臨安的往事。他想:自己是大丈夫,就不能苟且偷生,要力挽狂瀾,建樹千古不朽的功業!

  臨安危在旦夕,必須儘快找人商議對策。於是文天祥到六和塔下的軍營中,找張世傑商議。張世傑也是主戰派的領袖,他和文天祥同時響應勤王的詔令,組織義軍在江蘇和元軍交了戰,元軍也深知張世傑的厲害。

  文天祥說:「現在形勢緊張,但分析起來,北邊還有許多地方沒有被元軍控制,比如淮東一帶仍有宋軍在堅守陣地,福建、兩廣整個南方都在我們手裡,沒有後顧之憂,京城裡勤王兵馬就有三四萬人,再加上城外的人就更多了,我們是有抵抗力量的。」

  「說得對,」張世傑表示贊成,「我們就在臨安同伯顏決一死戰,只要在這兒擋住元軍,北邊淮東的宋軍切斷他們的後路,福建、兩廣的軍民再支援我們,整個戰局就會轉變。」

  「那我們聯名上書朝廷,建議他們採納我們的意見!」文天祥接著說。

  張世傑同意了,他們立刻寫好奏摺,送到宮中,然後各自返回駐地耐心等著。

  結果讓他們失望,朝廷裡投降派生怕這樣做會惹惱元軍,將來不好求和,因此不肯採納。但又說不出拒絕的理由,於是右丞相陳宜中這個投降派頭子,就讓太皇太后下詔,說什麼此事要慎重,以此搪塞過去。

  就在「戰」與「和」兩種意見爭論之時,左丞相留夢炎,看到大局日壞,為保住性命,官也不要,偷偷逃跑了。

  右丞相陳宜中與太皇太后則忙著準備投降。他們派出一批批使者去見伯顏,先求伯顏退兵,不行,就表示願意「稱侄納幣」,也就是把兩國的關係當成叔叔和侄子的關係一樣,而且年年向那個「叔叔國」交錢獻物,伯顏仍不同意,他們就要求稱侄孫,伯顏還不同意總之,伯顏一心要滅亡南宋。

  德祐二年(1276年),大文天祥臨危受命任「簽書樞密院事」,開始進入軍國大事的決策機構。

  他利用這一機會,又找陳宜中商議。

  「我建議把三宮(太皇太后、太后、皇帝)遷走,讓福王、沂王分別駐在福建、廣東。這樣,我就可以在臨安與元軍決戰,而且即使臨安失守了,日後也能繼續同元軍周旋。」文天祥的主張非常有遠見,可是陳宜中和太皇太后一心想著投降,當然不肯採納。朝廷中亂作一團,太皇太后宣佈吳堅為左丞相時,大殿裡上朝的文官只有六人。投降派所關心的只是如何討得伯顏的歡心,當使者回來說伯顏不肯接受稱侄、稱侄孫的條件時,他們不知所措了。太皇太后嚇得直發抖,不等別人說話,就想派人去向伯顏「奉表稱臣」,實際就是徹底投降。陳宜中也感到有些難堪,遲疑了一下。太皇太后馬上痛哭流涕地說:「如果能保存宗廟社稷,就是稱臣也沒有什麼關係。」

  接著朝廷便派人去伯顏大營「奉表稱臣」,而且答應每年獻納銀子25萬兩,絹25萬匹,想借此保存住小朝廷。然而伯顏得寸進尺,堅持一定要把軍隊開到京城,而且一定要南宋丞相前來請降,並且要獻上傳國玉璽。

  「奉表稱臣」的做法,文天祥不能容忍,就在太皇太后進稱臣表的同時,他針鋒相對地提出反對意見:「現在應該任命福王、沂王為臨安知府,我擔任副職,負責保衛京城。這樣,軍民見福王、沂王留在京師,就會有信心,有希望,誓死守衛保住京城。」

  這個意見太皇太后怎麼能聽得進去呢!文天祥只好又來到六和塔下找到張世傑。

  「現在京師的軍隊和能動員起來參戰的百姓有20萬人,我們以戰為守,背城決一死戰,或許還有希望。」文天祥提出自己的看法。

  張世傑早已看出朝廷沒有作戰決心,就對文天祥說:「你還是回江西據守,我到兩淮活動,以後再爭取機會反擊吧」

  文天祥從張世傑那裡回來,失望、憂慮,陰雲籠罩在心頭,一連幾天愁眉不展。

  正月十三日早上,文天祥住處門前樹上的喜鵲喳喳叫個不停。有人報告:杜滸帶了4000人前來求見。

  杜滸是天臺人,他叔叔曾做過丞相,他本人當過縣令,很有俠義之氣。一見文天祥,他便說:「文大人抗元救國的名聲,早已傳遍各地,我這次別人不找,專門找您,就是為了投奔真正抗元的人。

  我見臨安危急,便召集了4000義兵,他們都是決心抗元的志士,現在到您這裡,就聽您指揮,誓死也要保衛大宋江山!」

  文天祥聽了這話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高興的不僅僅是得了一支4000人的軍隊,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人民的心願,從而更加堅定了他抗元救國的決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