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文天祥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獲益「竹居」仰先賢

  江西吉州廬陵縣(今吉安縣)的淳化鄉富川鎮(今富田村),鎮前有富川水淙淙流過,鎮後有長著怪木奇卉的文山。真可謂山清水秀,風光迷人。鎮裡有一文姓大戶人家,端平三年(1236年)五月初二,由文家的院落裡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此聲啼哭向世人宣佈一代英傑文天祥於今天來到了人間。

  文天祥的父親文儀,字士表,號革齋,是當地有名的讀書人,家裡雖有些田產,但他卻並不把佃戶交租之事放在心上,儘管一直與仕途無緣,但他仍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地將讀書當作最大的樂趣。

  文天祥是文家的老大,出生時,父親22歲。第二年,天祥的弟弟文璧也出世了。年輕的父親非常喜歡這兩個孩子,一心只想著要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才。

  文儀一貫喜歡讀書,視書本為蜜糖,為了讀書,他常常廢寢忘食。他從書中悟出了道理,主張「化學來新」,也就是推陳出新,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去補世、報國,對社會做出貢獻。所以他在自己經常佩帶的玉佩上刻上一個「革」字,也就是這個原因。

  待天祥兄弟稍懂事時,文儀就常常帶他們到「竹居」去。到那兒之後,文儀自己讀書,讓他倆在一旁翻閱畫冊,或拿起紙筆勾畫。見到父親認真讀書的情景,年少的天祥兄弟在書房裡模仿起來。

  這年,文天祥五歲了,文儀開始正規地教兩個孩子讀書、寫字。文儀對孩子要求很嚴格,該背的,必須背下來,該寫的,必須寫好,如果完不成,輕則訓斥,重則懲罰。天祥兄弟從一開始念書,便非常用心,而且很聽話。

  文儀為了教好孩子,他不惜花錢聘請曾鳳等名師到家裡授課。名師很有經驗,文天祥兄弟獲益匪淺。

  文家的經濟並不很富裕,為了請名師,父母省吃儉用,有時母親還悄悄變賣首飾。

  過了幾年,文家終於請不起塾師了,文儀就親自給孩子授課。他對孩子的學業抓得更緊,每天白天講了新課,晚上就要求孩子們在燈下背誦,光會背還不行,他還要提問,以考查孩子們領悟的程度。對孩子們沒有理解的問題,他就反復講解,父子間不斷問答,直至孩子們學會弄懂。文儀還要求兩個孩子將書中的警句用紙條抄錄下來,貼在書齋的牆壁上、書架上、柱子上。

  天祥兄弟日復一日地在被名言警句貼得琳琅滿目的「竹居」中苦讀,成績提高很快,他們不僅背會了四書五經,而且還能講解。父親看著天祥兄弟的進步,很高興,但也並不滿足,仍然嚴格地要求他們。夜深了,孩子們精神集中不起來,父親就不住地提醒他們注意,要再打瞌睡,就厲言訓斥,罰孩子站起來。一天父親外出,留下了功課,時至下午,文璧聽見窗外蟬叫,便在屋裡坐不住了,說:「哥,外邊的蟬鳴聲多悅耳喲!爸爸還沒有回來,我們一塊去捉蟬,怎麼樣?」已經扎扎實實溫習了一上午功課的文天祥,一聽弟弟這麼一說,正中下懷,便與弟弟一道出去捉蟬了。正玩在興致上,父親回來了,給撞個正著。父親一見,便大發雷霆,把天祥兄弟倆打了一頓光陰似箭,又是幾年過去了,「竹居」裡一摞一摞的書,幾乎讓天祥讀遍了,父親就不惜花錢,也不怕路遠,四處尋找並盡可能多地買好書回來讓天祥讀。

  有時買書錢不夠,就脫下衣服到當鋪當了錢,再把書買回去。每次買了新書,父親讀完就給天祥讀,然後再讓天祥講給弟弟聽,天祥讀一遍,再講一遍,理解得更深了,同時也鍛煉了口才。

  父親文儀很講究學習方法,從「革」字的治學觀點出發,他反對死讀書,主張讀書、寫文章都要有新的見解。在父親的引導下,天祥從小就養成了善於思考的好習慣,讀了書,總要多想幾個「為什麼」,悟出些道理,再去解釋社會上的現實問題。

  一天,天祥讀到,春秋時齊國賢相晏嬰敝車羸馬(乘破舊馬車)的事蹟時,很有感觸,他立刻對父親和弟弟談起自己的看法:「晏嬰有真才實學,而不講虛榮,現在宋朝的官員追求奢華的風氣盛行,國家是難以治理好的做人就要像晏嬰那樣,多想想怎樣為國出力」

  由於文天祥善於思考,肯鑽研,所以他少年時代寫的文章就很有風骨,很有正氣。以後參加進士考試,甚至做了官,他所寫的文章,以及發表的見解,都具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意義。

  在「革」字治學思想指導下,文天祥從小就有著明確的讀書目的,那就是為了補世和報國。文儀很瞭解當時的國家形勢,他常對天祥兄弟說:「自從大宋朝廷南渡後,國勢日漸腐敗和衰落,而北方的蒙古族日益發展和強盛起來,他們滅西夏,占高麗,又吞併了金朝,雖然目前內部有些權力之爭,但遲早是會向南方用兵的。大宋正需用人才,你們要學好本領,為國效力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