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五二 |
|
附:吳三桂大事年表 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12萬曆四十年1是年生,月、日不詳,取名三桂,字長白,又字月先。遼東中後所(遼寧綏中)人,祖籍江蘇高郵。1622後金天命七年天啟二年11父吳襄中武舉。1627天聰元年七年16約當此時,應試武科,中舉,在舅父祖大壽處任中軍官。一次,父被後金圍困,大壽不敢救,三桂自請闖圍,將父救出。自此,「忠孝」之名傳揚。1631五年崇禎四年20八月,後金圍大淩河城,父子應援,遇敵於長山,父吳襄不戰而逃,削總兵官,戴罪立功。1632六年五年21官至遊擊。 六月,與父奉命隨監軍太監高起潛赴山東平叛。登州參將孔有德、耿仲明等起兵叛明。八至十二月,在登州地區將孔部擊敗,逃海上,投後金。吳襄以軍功恢復總兵官職務,授都督同知,蔭一子錦衣百戶世襲。1634八年七年23後金皇太極率大軍襲宣府、大同,隨父赴大同應援。續表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35九年八年24八月,提升為前鋒右營副將,守甯遠。1639崇德四年十二年28七月,總監關甯兩鎮禦馬監太監高起潛、遼東巡撫方一藻、薊遼總督洪承疇共同推舉,提升為甯遠團練總兵。三桂已拜高起潛為「義父」,同洪、方交結,「拜其門下」。1640五年十三年29在中後所、前屯衛訓練遼兵,「日日言練」,頗有成績。五月,與清兵戰於杏山附近,幾被擒獲,幸被總兵劉肇基救出。 七月,自松山夜襲清軍。同月、出杏山城,抗擊清軍2萬餘人。1641六年十四年30正月,錦州被圍缺糧,三桂督運牛騾車裝糧1.5萬石,乘清軍無備,輸送成功。 總督洪承疇率師解錦州之圍,三桂為援錦八大總兵之一。 四月,三桂出戰清軍,居各鎮總兵官之首功。 八月,明清決戰於松山,明兵潰敗,三桂亦逃,至杏山,再逃至寧遠。兵敗未責,加升提督。1642七年十五年31言官追論松山失敗罪,迫於輿論壓力,給三桂以降級處分,仍守寧遠,訓練遼兵1萬。皇太極寫信勸三桂降清,舅父祖大壽、兄吳三鳳、姨夫裴國珍,好友張存仁紛紛寫信勸降。三桂不答。1643八年十六年32正月,遣使致信祖大壽,對降清一事「猶豫不決」,實則拒降。 五月,入援京師,阻擊清軍進關續表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43八年十六年32搶掠。崇禎設宴武英殿慰勞。 千金購陳圓圓,仍留京師。1644順治元年十七年33關外遼西八城,已被清軍取其七,僅剩寧遠一城,三桂堅守不動。 正月,父吳襄奉命攜家眷進京,出任中軍府提督。 三月,令撤寧遠,進封三桂平西伯,率部勤王。 四月,欲降農民軍,因家被抄,父、圓圓被掠中止。 迎清軍入關,聯清軍擊敗農民軍于石河。剃髮降清,封平西王。 五月,追擊李自成至固關而返。 十月,南明福王政權勅封三桂為薊國公,加封其父為遼國公,母為遼國夫人,並賞銀物與漕米10萬石。三桂拒收不答。 同月,順治封賞三桂銀物,頒冊文,封平西王。同英親王阿濟格率部赴陝西,征剿李自成農民軍。1645二年南明弘光 元年 隆武元年34三月,自邊外趨綏德,攻取西安,尾追農民軍入河南。 四月,尾追農民軍入湖南,經武昌,至九江,皆敗農民軍。李自成失散,於九宮山下被村民擊殺。 八月,班師回京,命還鎮錦州,所部分屯寧遠、中後、中前諸地。世祖賜親王爵,三桂不敢受,辭之。1646三年南明隆 武二年35七月,奉詔進京覲見,賜銀2萬兩,宴于武英殿。續表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48五年永曆二年37四月,命攜家鎮守漢中。至京,賜宴餞行,賞衣帽甚厚。 留長子吳應熊于京師。1649六年三年38二月,於甘肅階州擊斬明宗室朱森滏,擊敗農民軍余眾王永強部,殲七千餘人。先後攻克蒲城,延安等城1650七年四年39五月,破保德州,恢復府穀縣。 繼續在陝西同農民軍余部作戰。一年多,平定榆林、富平、宜君諸州縣,計殲滅5萬餘人。1651八年五年40正月,與李國翰部離府穀,返漢中。 八月,自漢中進京覲見,賜宴于中和殿。 九月,重封三桂為平西王,頒冊文,賜金印,命為統帥,攜同李國翰部入川征剿農民軍與南明武裝力量。1652九年六年41二月,自漢中發兵,兩路進川。敗明軍,取嘉定、重慶、敘州等地。 十月,永曆將劉文秀入川反擊,三桂退保寧自守。劉部圍城,反為其敗。四川平定。1653十年七年42奉命仍在漢中鎮守。 八月,順治欽命,將太宗第14女和碩公主下嫁其子吳應熊。 十二月,於藩俸6千兩外,加藩俸1千兩,計7千兩。1654十一年八年43二月,授應熊為三等精奇尼哈番。仍在漢中。續表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55十二年九年44仍在漢中。1656十三年十年45仍在漢中。1657十四年十一年46仍在漢中。 五月,續加藩俸1千兩,共8千兩。 六月,冊封其妻為福金,頒冊文。欽命應熊為少保兼太子太保。 十二月,命為「平西大將軍」同李國翰部進征貴州。1658十五年十二年47二月,自漢中出兵,進征貴州。 四月,抵遵義。 五月,入貴陽。 六至十月,駐防遵義。與多尼、趙布太等兩路軍統帥會于平越楊老堡,議定取雲南方略。 十一月,自遵義出師取雲南。1659十六年十三年48正月,入昆明,與多尼、趙布太兩路軍會師。移營羅次縣。 二月,自羅次發兵,繼續追剿永曆政權,破大理,紮筏渡瀾滄江,入永昌。渡潞江(怒江)。于磨盤山陷李定國設「三伏」,幾陷絕境,反敗為勝,李定國敗走。永曆及屬下逃入緬甸。月底,振旅班師。 三月,命鎮守雲南。 十月,命暫管雲南一切權利。1660十七年十四年49正月,乞沭氏田莊七百頃,許之。 四月,清兵入緬,上「三難二患」之奏。平息沆州土司那嵩、那燾父子之亂。續表公元清紀年明紀年年齡大事紀要1660十七年十四年49七月,奏設「忠勇」、「義勇」各五營;又設「援剿」四鎮,皆許之。1661十八年十五年50三月,克平馬乃土司,擒獲並處死其酋長龍吉兆、吉佐兄弟;奏請與藏人互市北勝州。 九月,與愛星阿統率大軍分兩路進緬。 十一月,會師木邦。另遣一軍追白文選,逼其投降。 十二月,緬甸被迫獻出永曆及其母后、皇后並所有隨從人員。自緬班師。明亡。1662康熙元年51四月,縊殺永曆父子于昆明。 五月,進封為平西「親王」。 六月,頒發親王金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