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六


  四月,他給聖祖上疏,為自己辯解。他說,滇、黔叛亂之始,他已兩次向朝廷做了報告。朝廷以桂林重地,曾指示要集兵固守,他遵奉旨意,屢次下文,通知兩廣總督金光祖「居中調度」,要提督馬雄赴桂林面商機宜。不料他們兩人引誘他的部下都統王永年等人「謀害」他,幸好他們的陰謀一朝敗露,本旗官兵就將王永年等人除掉。金光祖「以奸計未遂」,誹謗他謀叛作亂,欺騙朝廷。孫延齡又提到前賜「撫蠻將軍」之職,所賜敕書與印信,經肇慶時,竟被金光祖扣留不發。因而他實際上並沒有接受這一任命。如今,在衡州(湖南衡陽)、永州(湖南零陵)之間,有雲南兵數萬,威脅廣西。他「固頂踵,不惜勉圖報效」,可是,金光祖、馬雄等仍視他為仇人,把他拋於陷阱之中。因此不得不申訴自己的苦衷,請皇上明辨。【《文獻叢編增刊》,7~8頁。】

  孫延齡是說金光祖、馬雄、王永年等人逼他無奈,才被迫採取行動,除掉王永年等人。但他回避起兵響應三桂叛亂的事,隻字不提。聖祖一眼就看出,孫延齡「潛通吳逆,飾詞誣奏」,不說老實話。【《清聖祖實錄》,卷47,25頁。】他對孫延齡的政策,必須予以鎮壓,特命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兩廣總督金光祖、提督馬雄會商,如有「可剿之勢」,即速進兵廣西,剿滅孫延齡;如一時不能速進,可等朝廷發去大兵後,「協力剪滅」。他傳諭馬雄,要固守所守地方,「相機滅賊」,倘抵禦不住,可率官兵赴廣東,與尚可喜等協守廣東。聖祖也設想過,如孫延齡「改過來降」,他準備予以從寬處理。但又告誡他們,不可以此從緩進剿,必須是孫延齡果真「悔罪歸誠」,才可受降,停止進兵。【《逆臣傳·孫延齡傳》,卷3,21~23頁。】

  孫延齡叛變時,廣西提督馬雄尚未從叛,他們之間素來就不和睦。當孫延齡派人前往柳州,勒令馬雄從叛,遭到拒絕。延齡大怒,率兵進攻,被擊敗。然而,廣西已屬延齡的勢力,馬雄獨立難支,而三桂兵已進入廣西,聲勢正盛,他無法守住柳州。他準備放棄抵抗,投降三桂。他說:「我降平西王,不降孫延齡!」平時,孔有德舊部將就不服延齡,況且馬雄已同延齡交戰,結怨更深,他甯降三桂,恥于居延齡之下。他派人前去湖南請降。三桂大喜,立授馬雄為「懷寧公」。【《廣陽雜記》,卷3,164頁。】廣西都統線國安亦步其後塵降吳。【《逆臣傳·線國安傳》,卷3,35頁。】

  是時,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已反,向江西展開了進攻;三桂在湖南督戰,與清兵相持,牽制了清大批援軍,未能如聖祖之願進兵廣西,延齡才得以維持下去,稱雄廣西,自稱「安遠大將軍」,向廣西平樂、梧州等各處發佈命令,起兵反清。他招收萬羊山土寇,派去部分舊軍,把他們組成五旗,每鎮兵士兩千人,縱容他們分掠附近各縣邑。他又自封為「安遠王」。三桂給廣西各州府頒發印信,授其黨羽傅奇棟為廣西巡撫,李迎春為布政使,程可則為按察使。

  由於孫延齡與馬雄相繼叛清,線國安剛剛病死,廣西「守土文武官或望大兵赴援,或被群賊脅從,不復與延齡為敵」【以上見《清史列傳·孫延齡傳》,卷3,23頁。】。延齡與馬雄仍然對立,互相攻擊。據來自兩廣總督金光祖派人哨探的可靠消息,直到康熙十年十一月初,「孫逆調兵前去征剿馬提督」,結果又被殺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三藩檔案》,案字552號。】

  吳三桂本來就看不起孫延齡,很看重馬雄。但為了共同的利益,他仍力圖調解兩人的矛盾,也未見明顯效果。三桂為奪取湖南戰場的關鍵性的勝利,屢次命令甚至威脅延齡出兵湖南助戰,延齡「以部眾不從」為由,婉言拒絕。三桂很惱火,對延齡逐漸起了疑心,感到此人靠不住,密令人時刻注視延齡的動向。

  孫延齡叛清原不是很堅定的,起因還是從王永年等人參劾他而引起的。他不過是借三桂的勢力以逞私怨、報私仇。孔四貞由於她父親孔有德在世時與朝廷的密切關係。也不願落個「叛賊」的惡名。她還顧慮孫延齡所作所為會給父親一生英名帶來損害,因此,她感情深處並沒有跟朝廷徹底決裂。延齡在家裡懼怕四貞,毫無疑問,四貞的思想對他有所影響。延齡起初對三桂俯首聽命,隨著他的勢力的增長,也不那麼聽命于三桂了。這一切,三桂都看在眼裡,表面上,還是一如既往寵信他,心裡卻謀劃除掉他。

  孫延齡的思想轉變,是從傅弘烈的勸導開始的。傅弘烈原任慶陽知府,當三桂處於鼎盛之時,首先揭發三桂圖謀不軌。為此事,他丟了官,被謫戍廣西蒼梧。延齡反叛時,他就謀劃恢復事,便假意投降吳三桂。被授為「信勝將軍」,開始與延齡交往,兩人關係處得很友好。在這種情況下,他著手做工作,以大義啟發延齡歸順朝廷。康熙十六年,弘烈迎大兵於江西,先致書將軍舒恕,通報四貞將說服她的丈夫延齡歸順,她無刻不以朝廷隆恩為念,如果賜敕赦免延齡罪,封四貞為郡主,廣西瞬息可以平定。舒恕馬上向聖祖報告,聖祖即指示:督輔理事官麻勒吉相機招撫,並授弘烈為廣西巡撫,配合大兵進征。

  孫延齡將要歸順的事,很快就被三桂偵知,他密令從孫吳世琮赴桂林,將延齡幹掉。他明裡是來調解延齡與馬雄之間的矛盾,使之講和。吳世琮至桂林,沒有進城,把他的部隊都安置在城外,派人進城請延齡前來議事。延齡不知是計,接到邀請,就出城面見世琮。世琮敷衍一陣,延齡也不疑心。議完事,延齡告辭,出了營門,直奔自己的坐騎。他剛上馬,世琮早已安排了人,一使眼色,殺手趁延齡不注意,從背後一劍刺去,穿透前胸,延齡當即撲倒在地身亡。【《廣陽雜記》,卷3,165頁。參見《逆臣傳·孫延齡傳》,卷3,24頁。】孔四貞善騎射,世琮對她很客氣,不准部下傷害他,並把她和有關親屬都護送到昆明。世琮派他的將官李成棟留守桂林,而延齡的部眾仍由孔有德舊將統轄。

  吳世琮召見被監禁的馬雄鎮,轉述三桂意旨,好言勸他投降。雄鎮須發怒張,圓睜兩眼,大聲怒斥世琮:「我是朝廷大臣,義守封疆。我之所以不馬上死,是想手刃你們這些叛賊,歸報我的聖主!今志不遂,只有一死,何必多言!」世琮見雄鎮語氣嚴厲,毫無降意,就令人把他帶到別的營帳,指使能說會道的心腹,進一步勸降,還備辦了酒席款待。雄鎮上前把菜肴和酒飯掀翻在地,將酒杯等器物狠狠地摔得粉碎。世琮大怒,下令把雄鎮及其妻妾、兒子、家人都綁了起來,牽出去,讓他們坐在地上,一群士兵抽出刀,把他們圍在中間,然後下令行刑。當著雄鎮的面,先殺他的幼子世洪、世泰,再殺其家僕等九人。雄鎮罵不絕口,毫無懼色。最後舉刀殺他,仍然面不改色,怡然飲刃而死,年四十四歲。他的夫人李氏、妾顧氏、劉氏、兩個女兒、長子世濟妻董氏、妾苗氏等得到雄鎮父子被害的消息,都在府中自盡了。【《清史稿·馬雄鎮傳》,卷252,9726頁。】世琮殺害了馬雄鎮一家,還不解恨,下令把他的屍體拋到田野。暴屍四十餘日,才被人收拾骸骨埋葬了。【《庭聞錄》,卷5,12頁。】康熙十八年,雄鎮壯烈而死的事蹟上達朝廷,聖祖嘉歎不已,贈雄鎮父子太傅、兵部尚書,賜葬加祭,諡「文毅」。

  三桂除掉了孫延齡,殺害了馬雄鎮一家,從而把廣西全省置於他的直接控制下,他解除了後顧之憂,便專力於湖南,同清軍展開戰略爭奪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