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五二


  劉文秀率部繼續追擊。「討虜將軍」王複臣勸道:「不要追了!三桂是一勁敵,我軍連勝已成驕軍,以驕軍對勁敵,能沒有失誤嗎?」文秀根本不聽,揮師北上。十月,直抵保寧城下,王複臣又勸:「不要圍城,圍城將使兵力分散,圍久必潰。」文秀不以為然地說:「三桂坐守孤城,計日可下,將軍為何如此膽怯!」【《四王合傳·吳三桂傳》,載《荊駝逸史》】他聽不進王複臣的意見,命令驍將張先璧軍圍保寧城西南,他本人以其本部兵列陣於城東教場,用十三頭大象領十三營,列陣四重:象列陣前,後邊是使挨牌長槍的兵,再後是持匾刀的兵,最後是持鳥銃的兵。整個陣勢,排成圓形如月,堅不可摧。【《流寇志》,卷14,231頁。】據三桂報告:「賊党(指劉文秀兵)薄城下,連營十五裡。」【《清世祖實錄》,卷69,12頁。】劉文秀兵勢之盛,不禁令人膽寒!

  三桂與李國翰退到保寧城【《逆臣傳·吳三桂傳》載,三桂「就綿州久駐」。《清史稿·吳三桂傳》雖沒明說三桂退到綿州,卻說四川巡按郝浴被圍于保寧,「趣三桂等赴援」,顯見三桂不在保寧城。此說不確。按《小腆紀傳》及《附考》、《荊駝逸史》,「四王合傳」諸書皆載三桂退保寧。三桂奏疏亦雲:「臣等退師保寧,為決戰固守之計。」(《清世祖實錄》,卷69,11頁。)此說是。】,面對強兵壓城,深感膽寒,如固守下去,將有覆亡的危險;如退出保寧,撤到陝西,無法向朝廷交代。李國翰決定撤退回陝。三桂反復思慮,一時計無所出。四川巡按禦史郝浴上疏彈劾三桂不能取蜀,更引敵兵入秦境,三桂愈加煩躁,深深痛恨郝浴。

  都統楊珅力持進兵之議,說:「王威名震天下,今退走,威名一旦掃地以盡。今日之計,有進無退!」李國翰以敵眾我寡為難。楊珅說:「您若退兵,請自退,吾王獨進,與敵誓不兩立!」【劉獻廷:《廣陽雜記》,卷1,41頁,中華書局,1957年版。】

  楊珅的話深深打動了三桂的心,他權衡利害,感到除了拼力死戰,別無出路,便決計與之決戰。

  三桂尋機出戰。他在城上巡視,觀察南明兵陣勢。他們至城西南角,看到張先璧「軍容耀日,然未經大敵」。張先璧十分驍勇,號「黑神」,但他「勇而輕敵」,被三桂看破【《小腆紀傳·劉文秀傳》,卷37,370頁。《附考》,卷18,12頁。】,很自信地說:「惟獨此軍可襲而破之。」便定計以張軍為突破口。

  十月十一日,三桂令部分將領統川兵出東路觀音寺迎敵,他統滿漢兵到北路土地關。另出精騎出城西門,攻擊張先璧軍營。張軍果然不堪擊,被吳精兵猛攻,頓時大亂,四處潰逃。吳精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攻王複臣所在的南營。王營為亂軍所擾,已亂了陣勢,又受江水阻隔,不能展開戰鬥,眼看就被擊垮……【《四王合傳·吳三桂傳》】

  劉文秀所率大隊人馬也受到吳、李兵的猛烈攻擊。三桂親自上陣,他的大將吳國貴也「血戰而前」【《廣陽雜記》,卷1,41頁。】,雙方呐喊,呼天動地!文秀兵以象陣壓住陣腳,吳兵不能破營。於是,吳兵佯退,誘敵出陣。果然,文秀兵見吳兵後動,陣勢錯亂,以為敗退,就出騎兵追擊,圓陣開口丈餘。吳騎兵數百返身奮沖,一齊殺入陣內,弓矢齊發。文秀部持盾牌的兵在前,陣內設有禦矢的戰具,一下子被吳兵射倒一片,陣內大亂,大股吳兵也隨後沖了進去,文秀所布圓陣迅即崩潰,盡奔入河裡,被吳兵砍殺不計其數,生者拼命奔逃。【《流寇志》,卷14,231頁。】

  吳三桂乘勝合擊王複臣部,終於把他圍了起來,他擊斬數人,無法突圍。吳兵越聚越多,他自知逃不出去,不禁長歎:「大丈夫不能生擒名王(指三桂),豈可為敵所辱!」揮刀自刎。吳兵眼見這一壯烈場面,無不驚歎!

  劉文秀所幸未被生擒,率殘軍解圍而退,向雲南撤去。三桂不敢追趕,仍心有餘悸地說:「我平生還未嘗遇過如此勁敵惡戰!假如照王複臣所說,我軍休矣!」【黃宗犧:《永曆紀年》,卷258。】

  三桂反敗為勝,而且還是大獲全勝,使四川的戰局頓時改觀,這也算是一個奇跡吧!戰鬥一結束,三桂向朝廷報捷:「臣等親往迎敵,我兵奮勇橫沖,賊眾大潰,擒斬複臣及偽將等二百餘員、賊兵四萬餘級,獲偽印、象、馬、器械無算。」【《清世祖實錄》,卷69,12頁。】三桂屢被劉文秀兵挫敗,幾至危亡。當他得勝之時,大行報復。他自報斬四萬級,其中不少是放下武器的士兵。入川後,三桂軍隊「殘暴無紀律」【[民國]《江津縣誌》,卷3。】,他「驕恣部下,淫殺不法」【《庭聞錄》,卷2。】。在川北時,劫掠保寧城;在永甯地區,吳軍所過,「官民廬舍、倉庫、典籍蕩然一空,靡有孑遺矣」!【《灩澦囊》,卷5。】四川巡按禦史郝浴已屢次向三桂提出這個問題。三桂尤為嫉恨。

  三桂報捷後,乘機上疏,就郝浴對他的彈劾進行辯解:「臣之退走,所以引敵出險以殲之也。兵家之計,不可先傳。按臣書生(指郝浴),不知兵事,妄言搖惑眾人,幾敗大計。」【《廣陽雜記》,卷1,41頁。】三桂明明是自敘州敗退,何嘗是「為決戰固守之計」?【《清世祖實錄》,卷69,11頁。】此時打了勝仗,滿嘴是理,反咬一口,說郝浴「飾詞冒功」,要求給予「削職為民」的處分,【《清世祖實錄》,卷83,15頁。】立陷郝浴於獲罪之地。世祖正寵信三桂,豈能信郝浴之言!接到三桂的疏報,立即傳旨譴責郝浴,嚴加審問。負責審訊的大臣秉承旨意,定為死罪。世祖帝開恩,免去死刑,改為流徙盛京(瀋陽)。【《清世祖實錄》,卷83,25頁,參見《廣陽雜記》,卷1,41頁。】在三桂未彈劾郝浴前,大學士馮銓等極力推薦郝浴可用。在郝浴被處分後,馮銓也因薦舉不實獲罪,被世祖斥責,降三級。【《清世祖實錄》,卷83,19頁。】三桂一紙具文,便使這些重臣失勢!

  經吳三桂、李國翰大規模征剿,四川反清的武裝力量基本被摧毀,形勢又歸於穩定。永曆政權在四川的勢力被肅清,四川複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

  四、子貴妻榮

  吳三桂略定四川後,奉命仍回漢中府鎮守。到順治十五年二月出征貴州前這一段時間,約有四五年光景,他沒有參與戰爭,盡情享受自入伍以來難得的太平之福。雖說漢中一帶屢經戰事,百姓生活艱難,但他有朝廷的優待,憑其王爵,他的生活仍不失豪華的氣派。朝廷並沒有忘記他,不時地向他個人加恩增秩,而且惠及子妻。人們都不懷疑,吳氏家族日漸顯赫,正在急速上升之中!

  三桂本人及家中子妻的顯榮,是同他不斷贏得的戰功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

  的確,三桂在四川的新勝利,使他個人在朝廷的地位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為朝廷從他在四川和以往的爭戰中,看到了他的一系列勝利,已把他視為一位戰無不勝的將軍、威名遠揚的王爺!朝廷從皇帝到大臣,對他是滿意的,甚至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他的行動。因此,他們很慷慨地、頻頻地向三桂頒賞、施恩。在這方面,他們是絲毫不吝嗇的。

  剛剛傳來四川的捷報,世祖就大為高興,首先指示兵部要給三桂獎勵,特從內庫內監撥出衣帽、馬匹,賞有功將士。無須論功,三桂該得最高賞賜:貂帽一頂、貂袍一襲、貂褂一件、靴一雙、鍍金玲瓏鞓帶一束、鍍金玲瓏腰刀一口、鍍金甲胄一副、鍍金玲瓏撒袋一副、弓矢一具、鍍金玲瓏鞍轡一副、馬一匹。賞給三桂的這些物品,大都是皇宮的御用之物,如貂皮最為名貴,其他各物均鍍金,也非一般功臣所能得到的寶物。自李國翰以下,各有功將吏都按級頒賞,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同三桂相比。除了物資獎賞,世祖又指示戶部撥銀五千兩,由三桂和李國翰賞給有功的士兵和基層如千總、把總的小軍官。此時,三桂和他的部隊尚在四川,世祖迫不及待,特差侍衛二員、兵部官員一員,攜帶上述賞品,護送至三桂軍前,「以昭朕勸功至意」【《清世祖實錄》,卷70,6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