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二五


  書畢,三桂特遣副將楊珅、遊擊郭雲龍為使臣,大約在四月十一二日,離開山海關,星夜疾馳瀋陽請兵。

  這封信頗形諸於繪聲繪色,把三桂對農民軍的仇恨和請兵急切而誠懇的心情都寫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封請兵或「借兵」的信,不是請降的信。何以見得?

  第一,三桂以「亡國孤臣」的名義,懇請清朝出兵,幫助他報君父之仇,以圖明朝「中興」,恢復其統治。此無意降清甚明。

  第二,三桂稱清為「北朝」,與「我國」——明朝對稱,南北兩政權「通好」二百餘年,但涇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國,他仍屬明朝,與清無涉,這又明確自己的立場不容混淆。

  第三,三桂給清兵規定了進兵路線,一從「中協」即喜峰口、龍井口等處,一從「西協」即牆子嶺、密雲等處入口。這兩條路線是清兵經年屢次入口征明的舊路,三桂卻牢牢地控制著「東協」即山海關與界嶺口等重要關隘。從山海關至京師便捷,獨當正面進兵。從西協、中協走,已屬側翼,要繞路,誤時日。顯然,三桂自為主,而把清兵置於「客兵」的地位。從三桂的這個安排,也看不出他與清為一家之意。

  第四,最後,三桂鄭重聲明,「我朝」報答清兵「興亡繼絕」的扶助之功,不只給財物,還將「裂地」即割讓領土酬謝。三桂儼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許以優厚的條件,此與降清毫無共同之處。

  通覽全信,絲毫也看不出三桂欲降清的蛛絲馬跡,迄今,有的把三桂的請兵說成是降清,未免言之過早。

  且說李自成在北京為三桂降而複叛已深感不安。及至他的使臣被殺、三桂斥父的信傳來,知道事已無法挽回。這時,每天都有一次、多至四次快馬飛報三桂募兵聲言「規複京師」的消息,他更是心煩意亂。百官多次「勸進」,他也無心即位,一再展期,他最擔心的是,如果三桂投向清朝,造成吳軍與清軍的合勢,直入北京,後果不堪設想。招降的路已堵死,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以軍事手段解決吳三桂問題。於是,他調集部分騎兵先行。【《國榷》,卷101,6070頁。】

  李自成決策出師山海關,遭到他的幾位重要謀臣將領的反對。李岩提出四項主張,其中一項主張是:「吳三桂興兵復仇,邊報甚急,國不可一日無君。擇吉已定,官民仰望登極。主上不必興師,招撫三桂,許以父子封侯,仍以大國封明太子,奉明祭祀,世世朝貢,與國鹹休,則一統之基可成,干戈之亂可息矣。」力主政治解決,不宜派兵攻打。自成看了他的奏疏,很生氣,拒絕了他的勸告。【《流寇志》,卷11,183頁。】牛金星也勸自成:「我新得京師,人心震疊,彼必不敢輕動,亟即真而頒爵賞,示激勸,編師往擊,未晚也。」【《諛聞續筆》,卷1。】宋獻策一言挑明:「皇爺(指自成)去,皇爺不利;三桂來,三桂不利。」【《東明聞見錄》】

  這些意見,自成都不聽。開始,自成並沒有想到與吳三桂打仗,更沒想到與清軍打仗,乃至決定出師,也沒有做認真準備,對打大仗缺乏足夠的估計。他以為佔領北京,大局已定,「天命」歸己,只需再派一支部隊去山海關,便可馬到成功,三桂束手就擒。因此,他打算派劉宗敏、李過出征。不料「諸偽將耽樂,殊無鬥志」【《小腆紀年附考》,卷5。】,在討論出師時,「倉皇無定」【《流寇志》,卷11,183頁。】。四月十二日,自成集群臣再議東征吳三桂,「劉宗敏等逡巡未應」。自成無法,只好「親行」出征。他授明降臣張若麒為「兵政府尚書」,隨他到劉宗敏等諸帥處,敦促他們出征。【《流寇志》,卷12,158頁。】這些因素已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在自成決策出師的當天即十二日晚,為「絕內患」【《甲申核真略》,32頁。】,將勳戚大臣、錦衣衛堂上官、大學士陳演、定國公徐允貞、新建伯王光通、博平侯郭明振、清平伯吳遵周、永甯伯王長錫、平江伯陳治、都督袁祐、周銘、周鐸、周鉉等共60余名明朝大員,斬于西華門外。李過將「中吉營」拷訊的明官員彭琯、李逢甲、申濟芳等53人全部絞死。自成將尚未處決的原明諸官員都集中到劉宗敏處,「纍纍坐路側,按籍次第殺之。」到二更時,才停刀,釋放了其餘的人。【《流寇志》,卷12,185~186頁。】就在這天夜裡,北京城外到處張貼吳三桂討伐農民軍的檄文,約「士民縞素復仇」,有的人秘制素農,準備迎接三桂進京。【《國榷》,卷101,6073頁。】

  吳三桂檄文至北京,「近京一路盡傳」,人心越發惶惶。【《流寇志》,卷12,185頁。】同時,謠言紛起,更助長了人心不穩,連自成的謀士宋獻策也私下對人說:「我主馬上天子,惜其殺戮太過,益造禍耳。尚有三年富貴,過此恐予術未必驗也。」此話一傳,「賊心益搖」【《流寇志》,卷11,184頁。】

  十三日,天剛亮,李自成正式出師,共計馬步兵六萬【李自成出徵兵數,各書記載是:程源《孤臣紀哭》、《四王合傳》、《明史紀事本末》、《罪惟錄》、《石匱書後集》等記為6萬。《流寇志》記5萬,聲言10萬;《吳三桂紀略》記「發兵10萬,號30萬」;《定思小記》記10萬、《遇變紀略》記10萬。綜合各書所記,其6萬為北京發兵之數,如加上派往山海關的唐通、白廣恩余部2.3萬人,已近10萬之數。】,先出東長安門,他親率精兵七千,「擎刀牽馬,列長安街」。在大將劉宗敏、李過等一批將領的簇擁下,自成出正陽門,留守京師的牛金星、宋企郊等官員送至金水橋。百姓聞訊,多跑到東西長安街上觀看……

  在李自成和他的重要將領後面,還有幾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們是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以及三桂的父親吳襄,各騎一匹馬,隨後而行。自成把他們挾往山海關,目的還是指望利用這幾個重要的人質,對三桂作最後一次的爭取。自成要讓三桂親眼看到親生父親還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如念父子之情,投降還不算晚。同時,他也暗示,如仍迷途不返,他會隨時將吳襄處決。自成攜帶明太子及二王,也是出於同樣的用意。三桂通過使臣和散發檄文,已向自成提出索要他們的強硬要求。三桂意在把太子控制在自己手裡,以為「中興」之計,一旦把太子朱慈烺擁上皇帝寶座,他自然就成了擁戴的元勳。自成是要三桂確信,太子及二王還健在,如願效忠故主,就乖乖歸順。他們各懷有個人的政治目的,能否如願,還是讓事實做出回答吧!

  李自成率大軍經通州,至密雲,過永平,浩浩蕩蕩,朝山海關進發。一場關係命運的決戰正在日益臨近。

  十一、接引清兵

  當吳三桂遣使郭雲龍、楊珅馳離山海關前往瀋陽請兵時,清朝剛出動大軍,已離瀋陽,踏上了進關奪權的征途。

  還在三月中旬,清朝獲知明放棄甯遠進關的消息,就已判斷出明朝面臨嚴重危機,時刻密切地注視著局勢的發展,並「下令修整軍器」,儲備糧餉、馬匹,預定四月初旬「大舉進討」明朝。【《清世祖實錄》,卷3,21~22頁。】在此之前,正月間,主持朝政的攝政王多爾袞曾遣使攜帶書信,取道內蒙古地區,尋找農民軍,企圖實行聯合伐明,從中分享勝利果實。這表明清朝統治者急於推翻明王朝,又力不從心,才出此計策。但李自成根本不予理會,遂使此項謀劃落空。【《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89頁。】而李自成率百萬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捷足先登,已於三月十九日進入京師,形勢發展之快,大出清朝的意料之外!

  這個消息,大約在三月末至四月初傳到瀋陽。多爾袞聞訊,迅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當時,剛到蓋州(遼寧蓋縣)湯泉養病的重要謀臣漢官範文程被召回,參與「決策」。範文程老謀深算,胸有成竹,侃侃而言:「自『闖寇』猖狂,中原塗炭,近旦傾覆京師,戕厥君後,此必討之『賊』也。雖擁眾百萬,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縉紳、拷掠財貨,士忿矣;掠民資、淫人婦、火人廬舍,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我國家上下同心,兵甲選練,誠聲罪以臨之,卹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義動,何功不成!」又說:如果國家只想留居關東,不圖大進,那就「攻掠兼施」;如想統一全國,「非安百姓不可」【《碑傳集》第3冊,李霨:《內秘書院大學士範文肅公墓誌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