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莽 | 上頁 下頁
九四


  謁者這一通挖苦,倒沒怎麼著董賢,關鍵是太皇太后的詔命忒厲害,「收回印綬,罷官歸第」,這不等於在要董賢的命嗎?他董賢在朝中又沒有別的勢力可以依靠借重,哀帝一死,董家算是徹底交待了。

  於是乎,董賢回到府中,跟媳婦兒抱頭痛哭一場,怎麼想怎麼也是死路一條,乾脆,倆口子一塊抹了脖子,上陰曹地府去找哀帝吧!只盼著哀帝陰魂不遠,倆口子也好繼續生前的未盡事業,輪著班兒地伺候哀帝。

  董家上下亂成了一鍋粥,連夜地把兩具屍首給葬了,當然沒敢當真葬到哀帝給安排好的大賢塚裡,找塊墳地一埋了事。

  王莽不信:「董賢這麼個小白臉,還真能下得去手自殺?別是詐死瞞名、逃避罪責吧?」

  這會兒王莽雖然還是沒有實職,可溜鬚拍馬的早就排成了長隊,一看王莽心存疑慮,正好借此機會套套近乎:「您這個擔心很有道理!要不咱們這麼著,把董賢的墳刨開,搭出棺材來看看,到底小子是真死假死!」

  棺材搭到了詔獄,撬開一看,還真不假,董賢就在裡面躺著,哀帝那天割下的那半幅袍袖,也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死鬼胸口,算是往陰曹地府去的特別通行證。

  獄卒們也許是為了表現工作責任心,把董賢的屍身搬出來,扒光了,從頭到腳翻看個兒地仔細查驗:「怨不得這小子那麼得寵,這身肉皮兒多細多嫩,比他媽女人的還滑溜!哎,有了,脖於這兒有一道傷口,深一寸七分,長兩寸三分,連氣管都割斷了,這小子是使左手拉的,左手笨,不護疼,看來小子還是個行家,懂這個!」

  王莽踱過來,斜眼看著死透了的董賢:「唉!你也是!迷惑誰不好,偏去迷惑皇上!你別瞧你這樣兒死得挺慘,可沒人可憐你!你想想,皇上讓你迷的,殺了多少忠臣賢良!東平王,東平王妃,丞相王嘉,那些個冤魂都在陰間等著你哪!來人!就在獄裡找塊空地埋了他吧!」

  丞相孔光,不,這會兒西漢已經把丞相的官名改為大司徒了,大司徒孔光,看著王莽心裡直打鼓:「咿呦喂!看這意思王家要東山再起呀!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早知道這樣,當初何必對董賢那麼客氣!這要讓王莽醒過悶兒來,還有我的好果子吃?」

  孔光是心裡有鬼。董賢活著那陣兒,炙手可熱,滿朝文武競相趨迎,孔夫子的這位第十四世孫.也未能免俗。有一次,董賢到孔光府上串門兒,孔光探著信兒了,早早兒就衣帽齊整在門外恭候。他心說,別瞧董賢這會兒才是個駙馬都尉,可在皇上面前正紅得發紫,我可別學我那前任王嘉,丞相這個位置失而復得可是不易,不趁這機會拍拍董大紅人的馬屁,我算不是我們孔家老祖宗的傳人!想當年,老祖宗孔聖人不得濟的時候,不也到南子那個妖女人面前去刷過色走過後門兒嘛,為這個還跟學生鬧翻了。祖宗都幹過這種事,我還怕誰笑話?怕笑話官兒就別當了!

  正嘀咕著,老遠瞅見董賢的車子過來了。官場規矩,丞相沒有迎接下屬的道理,孔光這才轉身進門,董賢車到中門,孔光正好入了閣門,董賢下車,孔光才又由打閣門裡轉身快步趨出,拜謁如儀——一他也不嫌折騰的慌!

  折騰是折騰,可這叫「迎送恭謹,不敢用賓主鈞敵之禮」,董賢回去跟哀帝一說,哀帝大喜,立馬拜孔光的兩個侄子為諫大夫,常侍,這就是拍馬拍得高明!

  可這陣兒,孔光恨不得壓根兒就沒那檔子事兒,早知道董賢有今天,哪個孫子才那麼幹呢!

  想著脖子差點兒被切斷的董賢,孔光後脖梗子一陣兒陣兒地冒涼氣,直擔心同樣的命運會落到自己頭上。

  到底是聖人後裔,智商高於常人幾倍,孔光很快就有了主意:「新都侯,董賢禍國殃民,死有餘辜!這小子,屁嘛本事也沒有,專一憑著巧言令色勾引先皇,才博得封侯,弄到父子專擅朝政、兄弟共邀聖寵的地步,光賞賜就不知得了多少!大興土木,又是治府第,又是造塚擴,還膽敢仿效皇家制度,跟諸侯王的規格沒什麼兩樣!花費的錢物,得用萬萬來計數,恨不得把國庫都給搬空嘍!爺兒倆驕傲無禮到什麼地步了,受了皇上的賞賜他們連拜都不拜!朝廷的使者去了,他們都不拿正眼瞧的!真是罪大惡極!您說董賢伏罪自殺,他爹董恭就該收斂點兒了吧?他不介!還敢為董賢這個罪臣準備這麼豪華的棺材!您看看,您看看!這是用朱砂打的底子,還塗了春夏秋冬四時的顏色,左邊是蒼龍,右邊是白虎,棺材裡還弄了這麼多金銀珠寶當殉葬,這叫僭越啊您哪,皇上的樣宮也不過如此!叫我說呀,董恭得流放到蠻荒洪野不毛之地去受罪,最好連董賢的兄弟董寬信一道,全給發到合浦去!所有的家產一律充公!還有,那些馬屁精也不能放過,凡是仗著董賢的勢力當官兒的,全他媽給免嘍!真是的,沒他媽一個好東西!」

  王莽聽他說得跟真事兒賽的,想想沒錯,就點了點頭:「大司徒既有如此想法,何不打個奏章遞上去,請太皇太后批准,照此辦理?」

  「我正要打,正要打!這不先跟您商量嘛,我是擔心,我平常難免因為工作關係跟董賢這小子有點兒來往,怕提出的建議太松,太寬大,讓您誤會……」

  大漢盡是這路官兒,您想還好得了嗎?

  後來果然按孔光的奏章處置董家,光是從董賢家裡搜出的財產,就有四十三個億,按當時百文一石的米價,可以買到四千三百多萬石稻米,差不多夠當時全國近六千萬人口吃上三四個月的!

  處理完隆貴一時的董賢,王莽該定下心來為哀帝料理後事了。

  封建時代,皇帝的喪事稱為「大喪」,是凶禮中最為重要的禮儀,有著一整套嚴格複雜的程序,漢書諸志中雖未見禮儀志,但後漢書對此卻有洋盡的記載,後漢的禮儀制度,大抵因襲前漢,因此,筆者想把《後漢書·禮儀志下》中的大喪一節抄錄在此.供列位參考。由於這一節篇幅不少,全部抄錄則有騙取稿費之嫌,故爾只能摘錄其中一部分,也懶得翻譯了,請列位自己去查查辭源之類的工具書。

  《後漢書·禮儀志下》中大喪一節是從皇帝「不豫」也就是生病開始規定禮儀的:「不豫,太醫令丞(官名)將醫入,就進所宜藥。嘗藥監、近臣中常侍、小黃門皆先嘗藥,過量十二。公卿朝臣問起居無間。太尉(相當於西漢的大司馬)告請南郊,司徒(相當於西漢的丞相、大司徒)、司空(相當於西漢的御史大夫、大司空)告請宗廟,告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四讀(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群祀,並禱求福。疾病,公卿複如禮。」

  延醫吃藥求神拜祖宗一切手段全部無效之後,皇上一蹬腿(登遐),囉嗦事就更多了:「登遐,皇后詔三公典喪事。百官皆衣白單衣,白幘不冠。閉城門、宮門。近臣中黃門待兵,虎賁、羽林、郎中署皆嚴宿衛,宮府各警,北軍五校統宮屯兵,黃門令、尚書、禦史、謁者晝夜行陳。三公啟手足色膚如禮。皇后、皇太子、皇子哭踴如禮。沐浴如禮。守宮令兼東園匠將女執事,黃緜、緹繒、金縷玉押如故事。飯含珠玉如禮。槃冰如禮。百官哭臨殿下。是日夜,下竹使符告郡國二千石、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哭盡哀。」

  這些事亂完了之後,就該小斂大斂了:「小斂如禮。東園匠、考工令奏東國秘器(棺材),表裡洞赤,虡(ju,懸鐘、罄等物的架子)文畫日、月、鳥、龜、龍、虎、連壁、僵月,牙檜梓宮如故事。大斂於兩楹之閒。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五將,各將所部,執虎賁戟,屯殿端門陛左右廂,中黃門持兵陛殿上。夜漏,群臣入。晝漏上水,大鴻臚設九賓,隨立殿下。謁者引諸侯王立殿下,西西北上:宗室諸侯、四姓小侯在後,西面北上。治禮(官名)引三公就位,殿下北面;特進次中二千石;列侯次二幹石;六百石、博士在後;群臣陪位者皆重行,西上。位定,大鴻臚言具,謁者以聞。皇后東向,貴人、公主、宗室婦女以次立後;皇太子、皇子在東,西向;皇子少退在南,北面:皆伏哭。大鴻臚傳哭,群臣皆哭。三公升自昨階,安梓宮內珪璋諸物,近臣佐如故事。嗣子哭踴如禮。東園匠、武士下釘衽,截去牙。太常上太牢奠,太官食監、中黃門、尚食(皆官名)次奠,執事者如禮。太常、大鴻臚傳哭如儀。

  三公奏尚書顧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於樞前,請太子即皇帝位,皇后為皇太后。奏可。群臣皆出,吉服入會如儀。太尉升自昨階,當樞禦坐北面稽首,讀策畢,以傳國玉璽緩東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中黃門掌兵(官名)以玉具、隨侯珠、斬蛇寶劍授太尉,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稱萬歲。或大赦天下。遣使者詔開城門、宮門,罷屯衛兵。群臣百官罷,入成喪服如禮。兵官戎。三公,太常如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