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莽 | 上頁 下頁 |
六〇 |
|
「太后,甥臣有兩件事要向您稟報。剛才見您面呈倦容,實在不忍再勞動姨母禦體,才和巨君一道告退。可是走到殿門口,一想不行,這兩件事都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都得怎親自拿主意,要不准出大漏子!不過,您要是太累了,甥臣就先回去……」 王政君王太后也是操心的命,見淳於長說得那麼莊重,老精神頓時抖擻:「別介!老身既然是太后,少不得要替你們年輕的皇帝分分憂,把把關!」 「太后您心憂天下,真是為甥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您這麼大歲數,按說也該頤養天年了,可是朝廷大事還得讓您勞心費神,這都是我們這些為臣子的沒有盡到責任哪!真讓我們汗顏哪!無地自容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不是您親自把關,這個國家哪兒能像現在這樣井井有條?老百姓哪兒能像今天這樣安居樂業?這就叫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薑還是老的辣!」 這癢癢撓得王太后美到了脊樑骨,她咧嘴樂了:「我這也是勉為其難,先帝故去的早,當今皇上年輕,我不幫著掌掌舵,大漢這船還不得觸礁?觸了礁大夥兒一塊堆兒玩兒完!行了子孺,快說正事兒吧!」 淳于長也沒完全冤王莽,他說的第一件事,還真是成帝陵寢。 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中,有一個挺普遍的現象,就是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興建墳墓。他們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雄山秀水之地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墓以及用來供奉、祭把和朝拜的附設建築,合稱「陵寢」,以此作為加強其統治和推崇皇權的一種手段。據考證,這種「陵寢」制度從戰國時代開始創設,到秦、漢時逐步確立起來,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為止,兩千三百年間,帝王們推行「事死如事生」的禮制,按照帝王生前所住的宮廷格局設計、建造這種陵寢,也不知耗費了多少財物,役使了多少民夫! 西漢諸陵,一般都建在離長安不遠的地方.以長安東北到西北的咸陽居多,也有少數在長安的東南地區。 西漢諸帝的陵園,格局基本一樣,都是坐西朝東,一方面是象證日落於西山之意;另一方面.因為長安在全國的西部,這樣也有雄視全國的意思。陵墓均在陵園西部,有方形的圍牆,象徵陵主行為方正——其實是鬼話,沒幾個好東西。四面沒有門闕,陵墓形如倒過來的鬥。「寢」則設置在陵墓的旁邊,大概是為了方便死去的帝王從墓中出來到「寢」裡去接受朝拜祭祀吧! 為了保護帝王的陵墓,從西漢初期開始,就逐漸形成了一種設邑護陵的制度,即把貴戚、功臣和富豪,遷移到陵園周圍,並設置縣邑,代代相沿的結果,是在長安都城附近形成了一些繁華的新城市。如漢高祖的長陵縣、漢惠帝的安陵縣、漢景帝的陽陵縣、漢昭帝的平陵縣和漢武帝的茂陵縣,當時就很是著名,因此連這五個陵園所在的咸陽原都稱為了「五陵原」。 西漢的陵寢規模一般都很恢弘,以武帝茂陵為例,僅陵墓就高四十六米,邊長二百四十米。營建在陵園東南的茂陵縣邑,光遷移來的關中富豪就有一萬六千多戶! 茂陵和茂陵邑都是武帝即位之後第二年就開始興建的,一共修建了五十三年,修建之初栽種的小樹苗,等武帝入葬時已長得合抱參天,可見工程規模之大。幾十年的時間中,不斷向陵園裡放置隨葬物品,以致到武帝死時,竟再也放不進什麼東西了,差一點兒連擱棺材的地兒都給占了! 除了陵墓,園內還建有殿堂、寢宮,以及宮女和守陵人員生活所用的房屋。還專門設置了陵令、屬官、寢廟長、園長、門吏等官職,光是澆樹修技、打掃衛生的勤雜人員就有五千多人,您說邪乎不邪乎! 漢成帝也不甘落後,也是在即位第二年就開始考慮百年之後的居住問題,命令下屬修建初陵。初陵選址在渭城延陵亭部,動工十年之後,成帝覺得不滿意,又讓人重新選址。當時的將作大匠解萬年出主意:「初陵那地方的確選得不好,臣替您打聽了一塊風水寶地,保管您代代出天子,輩輩坐龍庭!」 成帝也沒派人勘察,就批准瞭解萬年的計劃,預算是報多少撥多少,遷移了各郡國家庭資產在五百萬以上的五千戶豪富前往新建的昌陵,還把昌陵那塊地方的許多塚地第宅賜給了丞相、禦史、將軍、列侯、公主等官秩在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員,無非是想把這塊風水寶地搞成堪與茂陵相媲美的地區。 可惜事與願違。昌陵這塊地方地勢太低,不足以顯示皇帝的威嚴,解萬年也有主意,愣是讓人從大老遠的地方往昌陵運土,小扁擔嘎吱嘎吱,打一場愚公移山式的運土大戰,那成本可大了去了,一擔上,連材料費帶運輸費加上借著工程撈點兒好處,算下來合一擔穀子的價錢!反正是給皇帝建「萬歲宮」,花錢還用算計? 轟轟烈烈鬧了幾年,大興徭役,重增賦斂,以營造昌陵名義的各種徵收,就像雨點兒似地潑向全國的老百姓,弄得「公家無一年之蓄,百姓無旬日之儲,上下俱匱,無以相救」,老百姓是怨聲載道!活人抱怨,地下的死人也不得安寧。為了給成帝建這座昌陵,也不知占了多少良田,連老百姓的祖墳也給刨了,可憐那些白骨,被暴露在光天比日之下.有的胳膊給截斷了,有的大腿給挖折了,有的腦袋搬了家,沖著昌陵翻白眼兒。 這麼下去可真要天怒人怨了,連成帝也聽到底廠大臣們的紛紛議論,都勸諫要讓昌陵工程下馬。 這裡頭嚷嚷得最凶的.就有淳於長一個。他倒未必是真替老百姓叫苦喊冤:「陛下,解萬年這麼幹可是下不得民心,上不合聖意!選這麼低窪的地方來興建萬歲宮,往輕了說,是他決策失誤,往重了說,這小子是別有用心!這不是成心要讓您委委屈屈、窩窩囊囊、憋憋扭扭過您百年之後的日子嘛!陵寢講究一個高字,高了才合您的身份!不錯,解萬年是想法子運土填坑來著,唯其這樣,他才更可惡!一來,別處的土是生土,您住著能舒服嗎?二來,這麼幹成本太高,這不明擺著攛掇老百姓抱怨您嘛!說您為了自個兒修建陵寢不顧老百姓死活,這話他們當然不敢說,可他們要是使點兒壞。往土裡啐點兒唾沫什麼的,那不是噁心咱們皇上嗎?所以,依臣的意思,昌陵別建了!」 淳於長怎麼來怎麼去把這事兒又跟王太后叨叨了一遍,王太后點頭稱是:「現如今搞這麼一個重點工程,是得慎重。不過,你不是都奏明皇上了嘛,還報告給我幹什麼?」 「您不知道哇!奏我倒是跟皇上奏過好幾回,可皇上還是猶猶豫豫,不能下決心!我想,這事兒還得您出面,跟皇上講清楚利害關係,皇上聖明,太后更聖明,微臣們再怎麼勸、諫也不如您說了管用!您是一句頂一萬句嘛!」 「也好,我就找機會跟你們皇上說說,讓他聽取群眾意見,早點兒罷了昌陵!」 「還有,那個解萬年也不能輕饒,得追究小子法律責任!」 「這個自然,鬧得這麼沸沸揚揚,他甭想一篇檢查就對付過去!對了,這是一件事,第二件是什麼事?」 淳於長故作沉吟:「第二件比這事兒還重要!」 「哦?」 王太后心說,罷作昌陵的事就夠大了,怎麼第二件還要更重要? 浮於長表情嚴肅,四下掃視,弄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兒來:「太后,您知道不知道,皇上近來經常微行出宮?」 「倒是讓我撞見過幾回。」 想了想,王太后又補充一句:「不過,你們皇上年輕貪玩,出去散散心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太后不知,皇上微行出宮,已經招來下面不少非議了!」 王太后示意外甥起來回話,可淳於長偏偏長脆不起。 「太后,我的好姨媽!您不知道朝臣們是怎麼說的,那言辭,簡直慷慨激昂!」 王太后這會兒開始覺出事情的嚴重性了:「朝臣們是怎麼說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