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猛 | 上頁 下頁
七一


  後記:虎死猴稱王

  (苻)堅至五將山,姚萇遣將軍吳忠圍之。堅眾奔散,獨侍禦十數人而已。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進食。俄而忠至,執堅以歸新平,幽之於別室。萇求傳國璽於堅曰:「萇次膺苻曆,可以為惠。」堅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於逼天子,豈以傳國璽授汝羌也。國緯苻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這天不祥,其能久乎!璽已送晉,不可得也。」萇又遣尹緯說堅,求為堯舜禪代之事。堅責諱曰:「禪代者,聖賢之事,姚萇叛賤,奈何擬古之人!」堅既不許萇以禪代,罵而求死,萇乃縊堅于新平佛寺中,時年四十八。中山公說及張夫人並自殺。是歲,太元十年也(公元385 年)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苻堅下》

  好大喜功伐江南,
  草木皆兵八公山;
  一戰敗績毀社稷,
  四方烽火亂中原;
  欲哭無淚苻堅死,
  只悔有違王猛言;
  光明已伴光明去,
  黑暗又隨黑暗來。

  在王猛逝世前,中國事實上已形成前秦、東晉兩個大國南北對峙的局面。前秦滅燕之後,又滅仇池,降前涼,奪巴蜀,遠在內蒙古的代國亦腑首稱臣。王猛逝世後的一年,即公元376 年,苻堅又興兵滅掉前涼,涼王張天錫自縛而降。苻堅封張天錫為歸義侯。接著,苻堅又遣兵攻代國,將其一分為二而治之。自此,中國北方和西南已盡歸秦有,東晉只剩江南一塊小地方。再說偏安江南的東晉,自桓溫第三次北伐(公元369 年)慘敗之後,便一蹶不振。桓溫喪師辱國,不僅不能自省,反而加罪於人,弄得冤獄遍于國中。這位東晉事實上的「皇帝」自枋頭之敗後,除了保住了壽春(安徽壽縣)之外,可以說沒有辦過一件好事,晚年罪行,罄竹難書,這裡只講一件最大逆不道的事。

  公元371 年,也就是王猛鎮鄴、治理關東六州時,這位苦惱的大司馬桓溫先生正在大生悶氣。他本想北伐滅燕之後耀武揚威地回朝,讓朝廷授其「九錫」。「九錫」也者,古代帝國尊禮大臣所給的九種器物也。九件器物為:衣服、朱戶、納陛(登金鑾殿的階梯)、輿馬、樂則、虎賁、斧鉞、弓矢、鬯(一種芬芳的黃酒,祭祀時灌地所用)。這是皇上給大臣的最高禮遇。正史上記載的接受過「九錫」之禮的人,在晉朝之前僅曹操與王莽二人。他們無不先加「九錫」,然後奪取政權。桓溫欲加「九錫」,篡位奪權之心,昭然若揭。但是他老人家偏偏不爭氣,第三次北伐損兵折將,狼狽而回,因此不好意思開口要「九錫」。桓溫氣不打一處出,躺在床上,拍打枕頭,歎息說:「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當遺臭萬年!」聽說法術師杜靈能夠預測人的貴賤,桓溫便請他來算命。

  這位杜靈先生雖然是個騙子,但似乎還剩一點良心,不想讓桓溫篡位,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得出了「事業大如宇宙,為官位極人臣」的結論。法術師等於明說他當不了皇帝,桓溫氣得將他趕走了。還是郗超最瞭解桓溫的心,於是給他出了一個大逆不道的歪點子,對他說:「若不行廢立大事,難洗北伐失敗之恥。」桓溫這個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人聽了深以為然。兩人商量半天,決定設計將皇帝司馬奕搞臭搞垮,另立一位新皇帝。桓溫派人到處造謠,說皇上司馬奕是個陽萎患者,不能行房事,讓他喜歡的男子相龍、計好、朱靈寶等人負責打掃寢宮衛生,與美人苟合,田美人、孟美人生的三個兒子都是相龍等人下的種。他們先讓皇帝將兒子封為親王,準備將來名正言順地悄悄將司馬氏的江山奪到手裡。

  就靠這個謠言,桓溫將皇帝司馬奕廢了,封為海西公(諡為廢帝),另立會稽王司馬裡為帝(簡文帝)。司馬昱當了一年皇帝,由於一大到晚擔驚受怕,害怕桓溫像廢司馬奕一樣廢了他,憂鬱成病,嗚呼哀哉。公元372 年,司馬曜(昌明)這個黃口稚兒(10 歲)繼承老父當了皇帝(孝武帝)。桓溫本已將朝中異己全都排除,本想讓司馬昱臨死時立遺詔將皇位禪讓給自己,事實上司馬昱已準備這樣並寫好了遺詔,偏偏有個侍中王坦之冒死將這份遺詔撕得粉碎,另外起草了一份遺詔,讓桓溫學習諸葛亮和王導輔佐幼子。桓溫氣得要死,又沒有膽量政變篡位,不得己上書求「九錫」。此時桓溫已經患病,朝中吏部尚書謝安和侍中王坦之聽說後,故意拖延不發授其「九錫」的詔書。一拖三四個月,至公元372 年7 月,桓溫拖不過去,死了,終年62 歲。

  桓溫行廢立大事時,前秦天王苻堅曾有一個評價,說:「桓溫從前在灞上吃了敗仗(公元354 年第一次北伐),後來又在枋頭吃了敗仗(公元369年第三次北伐),不能自我反省,向國人請罪,反而變本加厲,廢黜君王,以圖自我辯解。60 多歲的老傢伙,舉動這般幼稚,怎麼能包容四海?俗話說:『受了老婆的氣,卻板起面孔向老爹發脾氣』,說的就是桓溫這號人。」

  但是,桓溫之死對東晉是福不是禍,對前秦是禍不是福,這一點苻堅沒有能看明白。桓溫死時,王猛尚健在。對於這件大事,王猛進行了認真研究。桓溫在世時,東晉的軍政大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他一個人的手中。權力集中本是辦大事的必要條件,但桓溫將權力用在了爭權奪利上,勇於內鬥而怯于外戰,因而這只大老虎反而難以形成對鄰國的真正威脅。桓溫一死,情況將為之一變。第一種可能是發生內亂,但出大亂子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種可能是權力繼續保留在桓氏家族的手中,但桓氏家族中沒有像桓溫這樣有權威的人;第三種可能是權力由桓氏家庭與以謝安為首的朝廷大臣分擔,造成一種平衡,但主要由謝安說了算。王猛感到第三種可能性最大。如果這樣,桓溫之死對前秦並非福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