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同治皇帝 | 上頁 下頁
三二


  咸豐憂傷地道:「張知縣的這種做法是好的,只是行事有點太欠考慮,把那法國的教徒趕出我大清國士即可,何必逼人太甚,以致招來飛禍。」

  花沙納十分沉痛地說:「這都是洋人人侵我大清的藉口,美、俄等國連這樣的藉口也沒有不也同樣派兵進犯嗎?」

  咸豐困惑了,「孟子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大清王朝乃禮義之幫,守本安士,自求穩定,獨立發展,不擴張,不侵略,是得道之國,朕禮賢下士,愛民如子,也是得道之君,為什麼我大清王朝這幾十年來屢遭西洋騷擾而不得安寧呢?西洋列強以船堅炮利的技藝優勢,卻四處張揚,耀兵炫武,侵略擴張,是人人皆恨,天地不容。其結果呢?得道不能多助,失道也不能寡助,這是什麼天理?蒼天喚,你不分好歹何為天?地矣,你錯勘賢遇枉為地!」

  花沙納和桂良見皇上越說越激憤,語調如此沉重悲涼,心中很不是滋味。做臣子的,不能為國君分憂解難又怎能稱得上忠臣良將呢?人們常說:國亂出良將,世亂出英豪。從古到今不都是這樣嗎?商有比干,春秋戰國誕生管仲、樂毅、蘇秦、張儀,漢有肖何、張良、韓信,三國有曹操、孫權、劉備,唐、宋、元、明哪朝不有一代輩出的英雄,而我朝呢?難道先賢英才全他媽的絕種了,就剩下我等這一些庸才空居此位。

  他們自以為飽讀聖賢經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不但手無縛雞之力,胸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策,甚至連皇上剛才提的幾個問題也回答不了。

  自古都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西洋這次人侵來看,我大清朝是天時、地利、人和三點全部擁有卻為何屬戰屢敗呢?

  皇上想不通,我們臣子也想不通呀?莫非聖賢的經書,先人的良策到今天,不管用了不成?也許時代真的變了!

  花沙納和桂良知道自己無法用更好的言語勸說皇上,安慰皇上,都一齊跪在地上懇求說:「皇上不必悲傷,我大清尚有遼闊的疆域和四萬萬臣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

  咸豐並沒有冷靜下來,他霍地站了起來:「不是天無絕人之路,正是蒼天絕我呀!」

  咸豐揮手示意他們起來,「你等快幫朕想一想退敵之策最為要緊。既然打不過人只好屈膝和談,朕再不心甘也沒有辦法呀。」

  二人一聽皇上同意和談,都站了起來。

  桂良惴惴不安地問道:「請皇上拿一個和談的方案,臣就是赴湯蹈火也力爭取得和談成功。」

  咸豐無可奈何地說:「朕拿出的和談方案頂個屁用,洋人不同意還要退讓。唉,這些西洋紅毛屢屢侵犯我疆域到底是為哪般,他們是少吃還是缺穿,朕實在想不通。」

  稍過片刻,咸豐又說道:「儘量少答應他們的要求,不割地賠款更好,其他條件你們和軍機處協商,先摸清洋人出兵的真正意圖再與他們和談,只要能讓洋人罷兵,什麼都好商量,到了如此地步,朕還有什麼好說的。」

  咸豐說著,擺擺手示意他們退出。

  花沙納和桂良知道皇上現在的心情極為不好,也不想多打擾,想互看了一眼準備退出。這時,桂良又忽然問道:「皇上,除了我二人前去談判外,皇上是否覺得需要再派其他人?」

  咸豐略微沉思一下說道:「當年《江寧條約》的和談代表是耆英,他與洋人打交道多一些,也曾代表我朝與洋人和談過,深話和談內幕,如果二位覺得合適,朕特此下旨命耆英前往協助二位和談,你們意下如何?」

  「這樣更好。」桂良急忙答道。

  桂良接過皇上的手諭看了看,這才拜別皇上和花沙納一同離去。

  剛走出養心殿,花沙納就略有不滿地問道:「桂大人,與洋人談判有你我兩人足矣,你何必又拉出一個耆英呢?他是先朝老臣,人老資歷老,你我在談判時難免要受他牽制,萬一和談不令皇上滿意,這豈不是你我二人的責任?依我之見,把皇上的手諭交回去,就說我們二人就可以完全勝任了。」

  桂良握住花沙納的手說:「花尚書不必多言,我這樣做是有用意的,好戲在後頭呢?到時你會明白的,保證讓你老兄滿意。」

  桂良說完,詭秘一笑,做了一個走的姿勢:「老兄走吧。」

  花沙納一時也摸不出桂良的心思,只好和他一同走出皇宮大內。

  靜謐的暗夜給紫禁城籠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儲秀宮後花園西廂房的一個單間內,張德順久久不能入睡,他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坐了起來,望著黑暗的夜空發呆。

  南方的那一片夜空上有幾顆眨著眼睛的星星,這些星星的下方應該是自己的家鄉吧。那幾顆星星大像人的眼睛了,一對是張大哥的,他在四處尋找自己,另一對當然是嬌嬌的,因為那眼睛昏暗中閃著淚花,是嬌嬌在為自己流淚嗎?張德順毫無所知,他只能對著那顆星星默默訴說。此時此刻,嬌嬌是否也坐著家鄉的葡萄藤下數星星?

  張德順忽然記起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了。按照家鄉的風俗,七月七,天上的牛郎會織女。這一天總是要下雨的,那而便是這對天上情人每年相會一次流出的情人淚。今天的北京卻沒有下雨,家鄉是否下了雨,張德順一無所知。在他的心裡家鄉應該下雨,多情的織女和多愁的牛郎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相逢一次談何容易,怎能不抱頭痛哭一場呢?即使織女不哭、牛郎不淚,而自己家鄉的那位人間織女也一定會臨風灑淚,對星傷懷。

  張德順清楚地記得,自己是在朦朦朧朧懂事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在張大哥的撫養下成人,張大哥整日操勞在他的撚子聯絡事務中,哪有太多的心思照料自己的生活。因此,他的童年是有許多缺憾的,沒有祖母講唱的動人故事,也沒有母親的催眠曲和關於家鄉的軼聞野趣,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還是結識嬌嬌以後聽她講的呢?

  自從聽到嬌嬌講的牛郎織女傳說後,每年的七月七晚上總讓嬌嬌陪同他躲在葡萄藤下看牛郎織女相會。聽嬌嬌說,牛郎織女是天上的神仙,後來化成了星星,他們的相會地上的凡人是無法看見的。要想在這一天看到他們的相會必須躺在葡萄藤下偷看,只要不出聲還會聽到他們說的悄悄話呢?據說只要看見這對仙境中的情侶相會,人的眼睛便會立即瞎掉,耳朵也會隨之變聾。

  每年的今晚,他都和嬌嬌到張大哥屋後那顆老葡萄藤下偷看牛郎織女的相會,偷聽這對有情人的蜜語甜言。可是,他們從來也沒有看到牛郎織女的相會,更沒有聽到牛郎織女的情話。因此,他們兩人的眼睛也沒有瞎,耳朵也沒有聾。

  後來的後來,這種約會成為他和嬌嬌的默契,更成為他們倆心中的秘密。每年的七月七,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到成為他們二人的相會了。

  那時,他和嬌嬌都覺得他們比天上的牛郎和織女還要幸福,這對神仙情侶每年只能相會一次,而他們卻能在想見到對方的時候就相見。而七月七,更是他和嬌嬌的法定相會日。只要倆人鑽進葡萄架下,他們就誰也不先開口,靜靜地傾聽對方的心跳,然後不約而同的相依相偎,相擁相抱,相親相吻。最後是憧憬未來,直到夜深人靜的後半夜才依依不捨地回去。

  不知不覺中兩行清淚掛上腮邊,任它輕輕滑落,這種淚珠在面頰上的流動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張德順不去擦也不去洗,盡情地享受這七月七暗夜中淚流的感覺。

  唉,家鄉的嬌嬌成為人間真正的織女,也許此時此刻,她正躲在張大哥屋後那株古老的葡萄藤下偷偷落淚呢?像自己一樣。可是,紫禁城裡沒有葡萄藤,他無法找一株葡萄藤鑽進去,不希望看到牛郎織女的相會,只希望看到嬌嬌瘦削的身影;不希望聽見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但願能夠聽到嬌嬌低低的哭聲。

  張德順再也不能在屋裡呆下去,他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壓抑感,心裡澀澀的。

  他走出西廂,沿著濃郁的樹層默默地漫步著,想把一腔思念與眷戀排泄給茫茫暗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