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陶淵明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死如之何 詩人最後的歲月,是在貧病交加中度過的。如《與子儼等疏》中所言:「病癒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治病要靠親友,可見其困。 從永初三年(422年)至元嘉四年(427年)間,詩人的生活內容,不外乎是泛覽經籍史書,吟詩作文。也曾收授門徒。仍然好酒,但有時到了斷炊挨餓的地步,酒更是喝不上了。他的朋友有時送錢周濟他,如著名文學家顏延之就曾送他兩萬錢,他「悉送酒家,稍就取酒」。當地長官慕其名而憐其處境,偶爾也接濟一下他。 詩人六十二歲時,檀道濟為江州刺史,前往探望陶淵明,並贈以梁肉。詩人這時已經餓了很久,連起床都困難了。檀勸他說:「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地,奈何自苦如此?」詩人不想與他爭辯世之有道無道,只是看似自貶實含譏諷地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堅持不接受檀道濟的東西。 易代之後的局勢,仍然不得安寧。422年五月武帝劉裕病死,少帝劉義符繼位,424年五月,司空徐羨之、領軍將軍謝晦等廢少帝劉義符,六月殺之,八月,迎立荊州刺史、宜都王劉義隆為帝,是為宋文帝。426年,宋文帝殺宰相徐羨之、傅亮和荊州刺史謝晦,把權力收回手中。變亂若此,難怪陶淵明對檀道濟「值此文明之世」的話不屑置辯了。 詩人拒受檀道濟饋贈那年,貧病益劇。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詩序說:「舊穀既沒,新穀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 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才通。旬日已來,始念饑乏。歲之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後生何聞哉!」青黃不接,勉強維持才未斷炊,時時為衣食匱乏操心。詩人要讓後世知道命運對他多麼不公,並表明他的心跡。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詩中可見,詩人已到靠人接濟甚至向人告貸的地步。嗟來之食也可接受,否則只是徒然挨餓,詩人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向人告貸和接受饋贈是他的自尊心無法忍受的,只是迫不得已。末四句表達了他窮不喪志的決心,而他拒受檀道濟饋贈的精美食品,也是維護了自己最後的尊嚴和心志。 在饑餓貧困中,詩人的身體愈來愈老了。元嘉四年(427年),詩人疾病加劇,大概預感到死期已近,在九月中神志還清楚的時候,他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設想自己死後人們送葬的整個過程,再次表現了他的生死觀。其一雲:「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素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詩人不信形滅神存,知道死去萬事皆空,對於死後榮辱持無所謂的態度,而遺憾在世飲酒沒有得到滿足。詩人的平靜語氣裡,飽含了辛酸。「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之句,讓人既為詩人的至死戀酒莞爾而笑,更為他連這點要求都不得滿足黯然而悲。其二雲:「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荒草無人眠,極視正蒼茫。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 以死後之悲涼之孤淒,抒生前之哀情,「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是詩人一生無奈向死後的投射,生之無奈,死之無奈,詩人欲哭無聲的樣子浮出字裡行間,讓千百年來的讀者為之淚下。其三雲:「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嶢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千年不復朝」一句重複,是詩人生前失望向死後的延伸,死後也沒有靈魂永存與再生的幻想,沒有身後名的憧憬,可見詩人一生的失望是何等的深!親戚余悲未消,他人早已唱起了歌,人死了還有什麼可說,無非是把軀體寄放于山陵。詩人看似把死亡看得平淡,其實心中有無限的悲哀、落寞、悵惘與無奈。 在詩人辭世前兩個月,他寫下了他的絕筆《自祭文》。詩人以簡樸的四言韻文平靜地想像著自己死後入墓的情景:「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然後回顧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清貧的家境,辛勤的耕耘,過著與琴書為伴,以山泉為友的平靜生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