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陶淵明 | 上頁 下頁


  §亂世出奇才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別號五柳先生。生於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詩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見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處一在於他的五度出仕而後堅隱不出,二在於他的詩文沖淡清雅、天然純真而又偶現豪壯之氣,三在於他的長期被埋沒而後又被奉為一代宗師。

  多年來,陶淵明作為人們心目中才華超卓,情志雅遠,曠群脫俗,率真任情的文學奇才和士林怪傑,對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發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只有從陶淵明所處時代環境入手,審視他的心路歷程和詩文道路,才能夠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評判與顯揚。

  奇才怪傑的誕生,常常有賴於兩個條件:不平凡的時代,不平凡的人生。正常的時代普通的人生,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流中,不會有多餘的意識來反觀生命本身。只有在得失、成敗、榮辱、幸運與乘蹇之中驚喜、嚮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諧,又從和諧中產生新的裂變,這才有了美到極致的情感和意緒,有了深到極致的哲理認識,這才產生了詩人、作家、哲學家。所謂憤怒出詩人,痛苦出哲學家,就是這個道理。人之所以超越於凡人,並不是因為天賦靈氣,所謂「天才」只是一種美譽,一種羨嘆,歸根結底是由於後天的不平凡的經歷,不同於一般人的主觀追求與客觀礪煉。而時代,則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人的心態和生命歷程,將其不平凡加諸於個人,並常常以文學或哲學的形式體現出來。這就是亂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淵明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東晉王朝中度過的,晚年經歷了晉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國封建社會史上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整個中國社會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戰爭頻仍、禍亂不已,陶淵明降世之時,西晉滅亡已48年,東晉偏處一隅,時時受到北方的進犯,統治集團內部卻並不勵精圖治,團結禦侮,更不思收復失地,而是沉湎於江南魚米之鄉的安樂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權在握的將領,多以擴展個人實力、相互勾心鬥角為能事,致使少數愛國志士如祖逖等發起的幾次北伐複土運動,都半途而廢。所以青少年時的陶淵明,雖然也曾經「猛志逸四海」,也曾經「撫劍獨行遊」,卻終於報國無門,建功無望,終於選擇了田園。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以東晉大敗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緩,內亂繼起,這就是公元399年爆發的歷時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孫恩、盧循大起義。義軍與官軍的長期戰爭,給勞動群眾帶來更大災難。陶淵明的故鄉江洲潯陽是京都金陵的屏障,為兵家必爭之地,遭受戰火的毀壞更為慘重。陶淵明的詩文中對這次戰亂雖無直接描寫,但觸目驚心,他的悲觀、避世的情緒,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

  外患內亂使人們連生存都成問題,更不用說展其才志了。東晉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更是令一切有識之士失望、厭倦。

  陶淵明一度在桓玄手下為吏,後又入劉裕幕府中任鎮軍參軍,親睹了一幫野心家們爭權奪利、犯上作亂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種不齒而無奈,渴盼遠離塵囂的情緒可想而知。

  陶淵明是在數番入仕過程中認識到他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無從在這個動盪不堪的時代實現的。所以他才最後下決心歸田。這既是一種消極退避,也確實是無可奈何,是無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擇。

  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孔子那時還是能夠有所為的,而陶淵明非退避不得免禍消災,非隱居不能獨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時,他實在是除了吟詩作賦,再也不能別有所為了。

  歷代文人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都要首先考慮通過仕途來實現。子曰:「學而優則仕,」當官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問題是看做什麼樣的官,是為人民鼓而呼呢,還是只知溜鬚拍馬。文人筆下厭官憎宦之聲頗切,這只是因為官場黑暗,或者是才違其時,求官不得,及為官而不得盡其心志。蘇東坡幾番為太守,做了不少好事,至今在西湖、海南、密州、黃州留下美名勝跡;韓愈官至侍郎,忠言直諫,幾番遭貶,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這樣為官,堪為宦官之人的楷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