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唐太宗 | 上頁 下頁
二九


  §第十四章 重視民心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臣說:「凡事都必須致力於根本。國家以人民為根本,人民以穿衣吃飯為根本,凡經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根本。要不失時,只有皇帝不苛煩百姓才能達到。如果戰爭不斷,營建不停,而想不佔用農事的時間怎麼可以做得到呢?」

  這一年,京城天旱,蝗蟲大量滋生。太宗到禁苑中去視察莊稼,雙手捧起幾個蝗蟲祝告說:「糧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糧食,是坑害百姓。百姓有過錯,責任在我一人,你如果有靈性,只該吃我的心,不要傷害百姓。」祝告完畢,就要吞下蝗蟲,左右的人急忙勸說:「吃下去怕要生病,不能吃。」太宗說:「我希望災難轉移到我身上,還避免什麼病呢?」說完,就把蝗蟲吞了。從此蝗蟲不再為害。

  有一次,唐太宗對黃門侍郎王珪說:「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很多百姓饑餓困乏。當時國家的糧倉堆得滿滿的,但是不允許開倉救濟,卻命令百姓逃荒到有糧食的地方去。隋文帝不愛惜百姓卻愛惜倉庫到這種地步。等到隋文帝晚年,總括國家儲積的糧食,可以供給全國食用五六十年。隋煬帝仗持這樣的富裕,所以豪華奢侈,荒淫無道,結果導致滅亡。煬帝喪失國家,也同他父親一樣有責。凡是治理國家的,務必積蓄於民,不在於裝滿朝廷的倉庫。古人說: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那麼國君的用度怎麼會夠?只要倉庫的儲糧能夠防備荒年,此外何必勞煩儲蓄。」

  唐太宗做事情重視順應民心。貞觀元年,他對侍臣說:「自古以來帝王凡是要興建工程,必須重視順應民心。大禹開鑿九山,疏通九江,耗費人力非常巨大,卻沒有人痛恨埋怨,就是因為民心希望這樣做,他集中了百姓的心願。秦始皇營造宮室,人們常常指責批評,就因為他是為了滿足私欲,不跟民心一致的緣故。我最近想造一座宮殿,材料已經準備齊全,但是遠想秦始皇的事情,就不興建了。」

  貞觀四年,太宗對侍臣說:「擴建修飾宮殿屋宇,遊玩觀賞池台,這是帝王所希望的,而不為百姓所希望。帝王所希望的是驕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勞累疲敝。孔子說:有一句可以終身實行的話,恐怕就是仁恕之道吧!自己所不情願做的事,不要施加給別人。勞累疲敝的事,確實不能施加給百姓。我居於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處理事情都設身處地,真誠地節制自己的欲望,不做百姓不希望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夠順應民情。」

  在另一次與侍臣的談話中,太宗用生動的比喻論述了對天下百姓實行仁義的重要。他說:「樹林茂密鳥就棲息,水面寬闊魚就遊動,仁義積聚百姓自然歸順。人們都知道畏懼躲避災害,不知道實行仁義災害就不會產生。仁義之道,應當記在心裡,經常使它繼續發展下去,如有片刻的鬆懈怠慢,離仁義就已經遠了。猶如飲食供養身體,常使肚子吃飽,才能夠保存生命。」王珪叩頭說:「陛下能知道這些話,天下百姓真是太幸運了!」

  貞觀二年,隋朝通事舍人鄭仁基的女兒才十六七歲,容貌美麗,堪稱絕代佳人,當時沒有誰比得上她。

  文德皇后訪尋到後,請求留在後宮,作為妃嬪,太宗聘此女,封為充華,詔書已發,但冊封的使者尚未出發。魏征聽說這個女子已經許配給陸爽,就急忙進宮見太宗,說:「陛下作為百姓的父母,撫愛百姓,應以百姓的憂慮為憂,以百姓的歡樂為樂。自古以來,有道德的君主,把百姓的心願作為自己的心願,所以君主住樓臺亭榭,就想到百姓應有房屋安身;君主吃著美味佳餚,就想到百姓應該沒有饑寒交迫的擔憂;眷顧妃嬪之時,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歡樂。

  這是國之君主應當經常想到的道義。現在鄭氏的女兒,很久以前就許配給了別人,陛下聘娶她沒有懷疑,也沒有詢問,此事傳播到全國各地,難道是作為百姓父母的國君應有的道義嗎?我聽說的雖然還不十分準確,但深恐它會損害聖上的美德,不敢隱瞞事情。君王的一舉一動,都要記錄下來,我希望陛下特別留神思考。」

  太宗聽了魏征這話,非常吃驚,親自寫詔書答覆他,深深地自我責備,就停止派遣冊封的使者,下令將鄭氏女送還給她的舊夫。左僕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尚書王珪、御史大夫韋挺等說:「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隆重的禮儀既然舉行,不可中途停止。」此外,陸爽本人也上表說:「我的父親陸康在世時,與鄭家來往,有時互相饋贈資財,當初沒有婚姻交涉為親戚。」並說:「外人不知道實際情況,妄自有這樣的說法。」大臣們又勸太宗娶鄭女。太宗很狐疑,就問魏征:「群臣或許是順從旨意,陸爽為什麼這樣分辯?」魏征說:「依我考慮,陸爽的本意可以知道,他把陛下等同于太上皇。」太宗說:「為什麼呢?」魏征說:「太上皇剛平定京城的時候,得到辛處儉的妻子,稍蒙寵愛。辛處儉當時任太子舍人。太上皇聽到此事很不高興,就下令將辛處儉調出東宮任萬年縣令。辛處儉常懷恐懼之心,經常擔心不能保全頭顱。陸爽認為陛下今天雖然寬容了他,但擔心以後暗加譴責貶官,所以再三自我表白,本意就在這裡,不值得奇怪。」太宗笑著說:「外邊人的想法或許這樣。然而我所說的話,不能使人一定相信」。

  於是發出詔書說:「現在聽說鄭氏之女,過去已經接受別人禮聘,先前發出詔書的時候,對此事沒有詳細審查,這是我的不是,也是有關官署的過失。授充華的詔書應停止執行。」當時的人無不稱讚感歎這件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