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唐太宗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濟世安民

  唐太宗姓李,諱世民。因為死後廟號「太宗」,諡曰:「文皇帝」,所以史書上通常稱「唐太宗」,有時也叫作「文皇帝」。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是唐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太宗在位期間,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注意緩和階級矛盾,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使國家形成一個政治清明、刑法寬平、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英明君主和卓越人物,的文治武功,今天仍然引人矚目。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次子。母親是太穆順聖皇后竇氏。公元五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即開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出生于高祖在武功縣的別館裡。別館,類似現在的別墅。這幢別墅是李氏家族的舊宅之一,位於武功縣南十八裡,南臨渭水。武德六年,這幢別墅改稱慶善宮,所以史書上又說:「太宗生於武功慶善宮」。據說,太宗出生的時候,有兩條龍在別墅門外遊戲,三天才離開。這種事,當然不足為信。

  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由於追隨宇文泰開創關中政權,佐周代魏有功,李虎成為著名的八柱國之一,位極榮貴,死後追封唐國公。祖父李昞,襲封唐公,曾任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父親李淵,年幼時襲封唐公,而且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姨侄。在隋朝時,他歷任譙、隴、岐等州刺史,滎陽、樓煩等郡太守,以及殿內少監,衛尉少卿等職務。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即紇豆陵氏,是隋朝貴族神武公竇毅的女兒,其先世源於西北少數民族。她聰明能幹,善於書法,模仿李淵的字體,十分逼真,可以使別人不能辨別。可惜,過早地于大業九年在涿郡去世。李世民孩提時較多地受到母親的教誨,其愛好書法可能與母教有關。唐太宗對母親的早逝十分痛惜,時常懷念。武德年間,每次舉行宴會,面對諸位妃嬪,他就思念太穆皇后(竇氏),有時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

  李世民有一個哥哥,名叫建成。還有幾個弟弟,就是玄霸、元吉、智雲。兄弟之間,建成老大,世民老二,當時人們習慣地稱他們為「大郎」、「二郎」。

  玄霸早年夭折。智雲不是世民母親竇氏所生,在晉陽起兵後被隋朝官吏殺害,年僅十四。讀過歷史小說《說唐演義》的人都知道,書中有個很是了得的猛將李元霸。玄霸、智雲很可能就是李元霸的原型。

  李世民的名字是怎麼取的呢?這裡有個離奇的故事。據說,他4歲那年,也就是李淵到岐州任刺史的時候,有個自稱擅長算命的書生來對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有貴子。」見到太宗,書生又說:「龍鳳的姿貌,天庭隆起的儀錶,年邁二十時,必定能濟世安民。」李淵怕這些話洩露出去引起麻煩,準備殺掉書生,可是,剛想動手,書生就不見了。李淵知道書生非凡人,便依書生講的「濟世安民」的意思做為太宗的名字。

  李氏家族祖祖輩輩都是武將,與西北強悍的少數民族關係密切,多少年來,始終保持尚武的習俗,家庭的傳統教育也是騎射征戰。對於這一點,李世民後來有過回憶。他說:「我小的時候,喜好弓箭,運用的熟練程度,自己感覺到已完美地掌握了它的奧妙。」

  又說:「少年時期,崇尚武藝,而對學業並不精心,對於怎樣做君王的道理,更是茫然就像面對大海一樣。」

  從這些話裡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李世民不是一個彬彬有禮、安分守己的文弱書生,而是一個強悍驍勇、武藝精湛的貴族子弟。

  大約在大業九年(公元六一三年),李世民16歲時,與年僅13歲的長孫氏結婚。長孫氏是河南洛陽人,其先世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擔任過宗室長,故改姓長孫氏。她的祖父叫長孫兕,曾擔任北周的左將軍,她的父親名叫長孫晟,是隋朝的右驍衛將軍。

  看來,長孫氏家族與李氏家族一樣,都是軍事貴族高門,他們之間的婚姻關係,確實是門當戶對。

  長孫氏雖然出身軍事貴族高門,但她愛文勝過尚武,小的時候,就喜好讀書,言行舉止都要遵循禮的規則。她所以養成愛文的習慣,是出於她的經歷。原來,長孫氏小的時候,父親長孫晟就病故了,處境孤單的長孫氏和哥哥長孫無忌,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撫養。

  高氏是當時渤海的世族,從曾祖到父輩在北魏、北齊、隋朝等朝廷中做過顯赫大官。高士廉學識淵博,精通文史,很有名望。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兄妹倆「近朱者赤」,自然喜好舞文弄墨,變得博學多才了。由於長孫氏與李世民的婚姻關係,後來,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也加入了唐王朝的,成為李世民進行政治鬥爭的重要助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