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順治皇帝 | 上頁 下頁
八九


  25.無可奈何天子大婚

  【紫禁城裡少年天子被逼上合歡床的那一夜,千里之外的秦淮南曲,風流才子冒辟疆正懷著與順治截然相反的心情,與金陵八豔共度良宵……】

  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一大早紫禁城裡就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初夏的早晨氣溫十分涼爽宜人,連太陽的光線也格外的柔和,金碧輝煌的太和殿沐浴在霞光之中,被一種酒醉了似的排紅渲染著,顯得格外的華麗、雄偉。

  太和殿裡,一班子文武大臣格外的忙碌、禮部鴻腫寺官員在太和殿正中設置了一個節案,上面鋪著明黃色的軟緞子,放上了節。

  內大臣兼儀政大臣、一等伯總管內務府的索尼身著朝服滿面紅光扯著喉嚨喊道:「翰林院獻冊文,寶文!奏請皇上上殿!」

  立即,殿外鐘鼓齊鳴,少年天子降輿,步行走進太和殿,在逐一閱視了冊、寶之後,升入御座。

  福臨看著頭頂天花中部的皤龍藻井雕刻出神,那絢麗的色彩,精細的雕刻早已為他所熟悉,但是每次只要一進入太和殿,坐正之後,福臨總是情不自禁地抬頭看著這些精美的圖案和色彩。是的,這裡不是普通的地方,這是金鑾殿呵,大凡節日慶賀、朝會大典,少年天子都會在這裡升入御座,接會百官朝賀,今天又逢什麼節日大典?從今天開始,少年天子要舉行大婚典禮!

  古時,天子之正妻日「後」。秦漢以後,皇帝的正妻稱皇后。皇后曆有「國母」之尊,居中宮,主內治,統率各宮嬪妃,地位極崇。清代皇帝成婚稱為大婚,通過行大婚禮冊立皇后,正是從人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帝開始的,看來,他的一舉一動,對大清的後人將產生重大影響,順治皇帝的大婚典禮極其隆重而繁雜,除了根據已故的攝政王多爾袞之意,由皇太后作主定了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外——這叫議婚選後,還要舉行納彩、大征、冊立、奉迎、合巹、慶賀和賜宴等許多繁縟的禮儀。大婚之前,翰林院翰林要先撰寫冊文、寶文,禮部製作金冊、金寶,再備彩禮及龍亭、節案、冊案、寶案等,然後由欽天監選吉日行納彩禮。由此開始,拉開了順治皇帝大婚典禮的序幕,這一系列儀式要持續二三十天呐。

  當順治親政後的第五天,皇太后便授意理事三親王滿達海、郡王博洛、尼堪,以及眾內大臣奏請于二月內舉行大婚吉禮,並且蒙古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也已親送順治帝先前聘訂之女博爾濟吉特氏人京。在眾人看來,已經萬事俱備,只消皇上首肯便可立即舉行大婚典禮了。可是,順治卻下了一道冷冰冰的諭旨:「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准行。」

  為什麼不准行?議政王及內大臣們面面相覷,皇太后更是氣得柳眉倒豎。然而,好事多磨,就在皇上下諭不允許議辦大婚之後的四個月,即順治八年六月十八日,順治帝卻授權內務府和禮部制定了大婚諸禮儀和禮品清單。至此,紫禁城便呈現出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呈納彩禮!馬十匹,玲瓏鞍十副,甲胄十副,緞百正,布二百五,金茶筒一,銀盆一。」隨著索尼的稟報聲,內務府官員將一匹匹布帛,一件件甲胄擺放在龍亭內,由鑾儀衛校尉把龍亭抬到太和殿丹陛上,分左右停放,隨帶鞍轡的十匹文馬也被依次排在丹陛下的兩側。一時間,那明黃妝緞,大紅妝緞,綠閃緞等色彩亮麗的綢緞更令滿堂生輝,而丹陛下一溜兒的披紅戴綠的文馬更增添了勃勃生氣。

  「吉時已到!」鳴贊官一聲高喊,殿外立刻鳴鞭三響,韶樂大作。鼓樂聲中,宣制官從殿左門人內,向站在東簷下等候的鑾儀校尉以及授節大學士和王公大臣們高聲宣讀著:「皇帝欽奉皇太后懿旨,納蒙古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後,命卿等持節前往皇后府邸行禮納彩。」

  納彩,就是向皇后娘家贈送具有定婚之義的彩禮。普通人家成親,尚得向女方家送鵝送衣,何況是當朝天子的大婚?能不格外的隆重和鋪張嗎?接下來還有皇帝大婚的納彩宴,要餑餑桌一百張、酒宴桌一百席,羊九十九隻,奶酒、燒黃酒各一百瓶等等。

  眼看著正使持節下了丹陛,率內務府官員及校尉異龍亭下中階,衛士牽文馬隨行,禦仗前導,鼓樂齊鳴,從太和中門漸漸遠去,御座上的少年天子不由得舒了一口氣:「唉!這辰光多難熬呀!」

  內大臣索尼離得較近,聽了「撲哧」一笑,又連忙捂住了嘴:「陛下大喜!吉禮既然已經開始了,行合巹禮也就快了。」

  「不,你不明白朕的苦衷。索大人,你倒說說看,為何在這大喜之日,朕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呢?」

  「這個——」索尼怔了怔,不知該如何回答。他自然知道年初少年天子曾下過的那道冷冰冰的諭旨,但現在不早已過去了嗎?據稱這位未來的皇后儀容出眾,足稱佳麗,又極巧慧,確有母儀天下之風,難道這些還不足以令少年天子改變初衷嗎?

  「朕真後悔生在帝王家。自打進了金鑾殿坐了這御座,朕就有一種虛幻的感覺,好像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朕一直是在演戲,言不由衷,身不由己。而這齣戲的主角,此前是多爾袞,現在則是皇太后。唉,朕已經厭倦了這種虛假面乏味的生活!」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鄭親王濟爾哈朗在仔細地揣摸著少年天子此話的含義。儘管濟爾哈朗現在是可以左右諸王公大臣的關鍵人物,但濟爾哈朗的心裡並不踏實。就因為少年天子特地加封他為「叔和碩鄭親王」!

  濟爾哈朗對皇帝的加封冊文記得十分清楚,幾乎是一字不漏。冊文說:「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創業垂統,以貽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統一蒙古,平定朝鮮,疆圍式廓,勳業日隆。及龍馭上賓,宗室眾兄弟乘國有喪,肆行作亂,窺竊大寶,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翎戴朕躬,以定國難。續領大軍征明,遂取中後所,前屯衛、中前所。又率大軍征湖廣時……遂定湖廣。睿王心懷不軌,以爾同攝朝政,難以行私,不是輔治,無故罷為和碩親王。及朕親政後,知爾持心忠義,不改初志,故賜以金冊金寶,封為叔和碩鄭親王。」

  在外人看來,少年天子知恩圖報,對鄭王尊寵有加,此前特下諭宣佈因鄭王年老而「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並于一日之內加封其長子富爾敦為世子,二子濟度為多羅簡郡王,三子勒度為多羅敏郡王,這種隆恩誰人不羡慕?現在,皇上又特地下旨冊封他為「叔王」,足見皇上對他的特殊寵遇。但濟爾哈朗卻並不滿意。想當初,他在順治六年受封的是「信義輔政叔王」,而現在被封為「叔王」,取消了「信義輔政」四個字,連「複封」都談不上,又怎麼算是「加封」呢?這被減去的幾個字意義重大,濟爾哈朗和少年天子兩人都心知肚明,從此之後,皇上要親掌大權,乾綱獨斷,任何王爺功臣都只是對皇上「持以忠義之心」的臣子,包括他叔王濟爾哈朗!

  「皇上何出此言?」濟爾哈朗實在揣摸不透少年天子的心思,便試探著問道:「皇上年初剛舉行了親政大典,大赦天下,蠲免錢糧,並加思文武大臣蔭生人監,正是普天同慶之時,今又行大婚吉禮,乃喜上加喜,大吉大利呀。社稷何其幸運,萬民何其幸福呀!」

  「但是,朕早已知道國庫如洗,發缺巨額兵餉,已是入不敷出。如今又舉行這大婚吉禮,今天是納彩禮,過兩天還有大微禮,還要再給皇后娘家送去什麼金、銀、緞、帛,甚至她的父母家人兄弟僕人也要人人有份兒。大婚吉禮花費如此浩大,叫朕怎麼能高興得起來,笑得出口?」

  少年天子憂國憂民的話令百官們暗中敬佩。其實,福臨他也說不出究竟如何對這個大婚提不起精神來,或許是天意使然,他與慧敏格格沒有這個緣分?但話又不能直說,福臨一下子想到了親政以來面臨到的種種困境,諸如兵餉、官俸、王祿以及賑濟、宮費等等耗費巨大,兵窮民團,災旱頻頻,黎民饑寒交迫,田園荒蕪,百業凋敝等等,如何不令一個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望而卻步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少年天子看來再一次品味到身為帝王的甘苦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順心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煩心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