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蘇軾 | 上頁 下頁
三五


  貶居儋州期間,蘇軾仍有大量詩詞文問世。元符二年(1099年)立春時節,他曾作一詞。

  減字木蘭花·立春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蘇軾為海南春色所感發,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自然真切,樸實感人。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九日,哲宗駕崩,年僅二十四歲。他父親神宗有十四個兒子,他只有一個「劉美人」所生的小孩,幼年就夭亡了。哲宗的弟弟徽宗繼位,他日後留下三十一個兒子,幾幅好畫,和一個混亂的邦國。哥哥的暴政,徽宗繼續施行,他任用同一批人,遵守同樣的政策。不過,徽宗趙佶即位的前幾個月,由新太后(神宗皇后)攝政。那年四月,韓忠彥、李清臣為相,起複元祐諸臣。七月太后還政給兒子,卻一直庇護元祐黨人,直到次年元月她去世為止。她活著的時候,流放的學者都獲赦升官。

  蘇軾又開始東飄西蕩的生活。五月,他由儋州內移廉州(今廣西合浦)安置,剛過海到雷州一個月,又奉詔授舒州(今安徽安慶)團練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四個月內他一再換路前往永州,走到半路,終於收到隨處定居的許可——如果一開始就獲准自由定居,蘇氏兄弟就可以輕易在廣州會合,一起北上。蘇轍被派到湖南洞庭湖邊的一個地區。當時蘇軾奉調到海南島對岸,離廣州很遠,蘇轍匆匆帶家人北上,他們本來住在蘇軾惠州的寓所。他走到漢口附近,官位升遷,獲准自由居住,於是他回潁昌去,那兒有一處田莊,其他的子女都住在該地。蘇軾收到移居湖南的命令,就隨兒子由廉州北上,往梧州進發,叫其他的孩子來接他。到了那兒,發現子孫還沒有來,而且賀江水淺,很難直接北上湖南,他決定繞路,先回廣州,再穿過北面的水脊,由江西到湖南去。

  十月蘇軾抵達廣州,與子孫家人團聚。次子蘇迨也由北方趕來看父親。十一月蘇軾途經英州,得旨複朝奉郎,提舉成都玉局觀,在外州軍任便居住。十二月蘇軾至韶州(今廣東韶關市西南)度歲。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蘇軾穿過大庾嶺,在山北的贛縣停留了七十天。他等船來載一大家人,但是好幾個小孩生病,有六個僕人得瘟疫死去。四月蘇軾過豫章(今江西南昌),入廬山,五月到了南京。他曾寫信給好友錢世雄,要他在常州代尋一間房舍,但他也想和弟弟同住,只是家中人口眾多,蘇轍的居處有限,他怕太過打擾。最後蘇軾決定與弟弟為鄰,他在南京渡江,叫蘇邁和蘇迨到常州清理家務,然後到儀征會合,再去潁昌(今河南省許昌市東)與弟弟同住。

  不過該年一月太后去世,此時已是五月,由一切跡象看來,政風會轉回原狀。蘇軾怕麻煩再起,不願居住在離京師太近的地方,於是蘇軾決定最終定居常州。六月十一日,蘇軾由儀征出發,過長江,經鎮江,取道運河,於六月十五日到達常州。

  在南京時,蘇軾已經患病,到常州後他的病勢轉劇,僅一個多月後,七月二十八日,蘇軾在常州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蘇軾和弟弟蘇轍,從小以父親蘇洵為師,學習寫文章,以後應該說是得之于自然了。他曾經說:「寫文章就好比行雲流水,開始的時候沒有規定的目標,常常是當自己感到有話要說的時候,就應當不停頓地寫下去,到了無話可說的時候,就應當立即停止。」

  雖然是嬉笑怒駡的文辭,他都可以寫出來、背出來。

  蘇軾文章的格局雄渾浩涵、光芒四射、雄視百代,可說是有文章以來,很少見到的!蘇洵晚年讀《易經》,作《易傳》未完成,就命令蘇軾完成他的遺願。蘇軾寫成了《易傳》,又定了《論語說》;後來住在海南,寫了《書傳》;又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詩》四卷。後來名聞一時的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當他們還沒有被社會上的人們所瞭解的時候,蘇軾對待他們卻猶如朋輩,從來沒有以師輩自居。

  蘇軾自從成了舉人到作為出入皇宮的侍從,一直把愛護君王作為臣的根本,忠言規勸,正直敢言,挺挺大節,朝中群臣沒有一個能出其上。但是被小人妒忌、中傷、排擠,使他不能安於朝廷之上。

  宋高宗即位,追贈蘇軾為資政殿學士,把他的孫子蘇符封為禮部尚書;又把他的文章置放在禦案左右,讀著這些文章就整天忘記了疲倦,讚美他是文章的宗師,親自寫了集贊,贈給他的曾孫蘇嶠;又推崇追贈蘇軾為太師,諡為「文忠」。蘇軾有三個兒子:蘇邁、蘇迨、蘇過,都善於寫文章。

  蘇邁,是駕部員外郎。蘇迨是承務郎。

  蘇過,字叔党。在蘇軾做杭州太守的時候,蘇過十九歲,那年,他從兩浙路發解參與詩賦考試,但經禮部考試卻沒被錄取。等到蘇軾做兵部尚書,蘇過擔任右承務郎。在蘇軾統兵定武,貶謫英州,又貶惠州,遷儋耳,以後又不斷徙移廉州、永州的這段長時間中,只有蘇過獨自一個侍奉蘇軾。凡是白天夜晚冬天夏天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蘇過都一身百為,從不感到為難。初到海上,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志隱》,蘇軾看了以後說:「我可以在這個海島的夷人中安定下來了。」

  因此讓蘇過寫作《孔子弟子別傳》。蘇軾在常州去世,蘇過將父親葬在汝州(今河南臨汝)郟城小峨眉山,以後在潁昌(今河南許昌)住了下來,在湖的南面種了幾畝竹子,名為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死的時候,五十二歲。

  蘇過一開始是太原府稅監,後來為潁昌府郾城縣(今屬河南)縣令,都是因為法令罷了官。晚年權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他的《思子台賦》、《颶風賦》很早就在社會上流傳。當時人們稱蘇過為「小坡」,因為時人把蘇軾稱為「大坡」。蘇過的叔父蘇轍經常稱讚蘇過能盡孝道,把他作為榜樣去教導宗族中的子弟。蘇轍說:「我哥哥遠住在海上,就培養了這個孩子是能寫文章的。」蘇過有七個兒子:蘇籥、蘇籍、蘇節、蘇篳、蘇笈、蘇笛、蘇箾。

  [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