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司馬懿大傳 | 上頁 下頁
八二


  八月,平定遼東叛亂,斬公孫淵父子。

  景初三年(公元239隼)六十歲

  正月,司馬懿回軍至白屋。明帝病重,三日內五道聖旨詔懿還京師。於嘉福殿接受明帝托孤之任,同曹爽共同輔佐齊王曹芳。

  曹芳即位,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仍為太尉,遷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爽各領兵三千,輪流進宮宿衛,權勢相當。

  司馬師為散騎常侍,司馬昭為騎都尉。

  正始元隼(公元240年)六十一歲

  司馬懿上書諫議禁止「官室制度靡費」,提倡「節用務農」。

  正始二隼(公元241年)六十二歲

  五月,吳兵三路犯魏。六月,司馬懿請纓督軍迎敵,以精銳部隊輕騎急進,使吳軍聞訊夜遁。魏軍追到三州口,斬俘敵軍萬餘,繳舟船軍資而還。秋七月,增封食郾城、臨穎,並前四縣,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列侯。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六十三歲

  春,帝追封司馬防為舞陽成侯。

  三月,司馬懿建議修廣漕渠,引黃河水人沛水,灌溉東南各地。

  開始大規模的開墾,迅速發展淮北農田。

  曹爽為獨攬大權,使魏帝不詔,遷懿為太傅,外示尊崇,實奪其權。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六十四歲

  九月,司馬懿率軍擊吳將諸葛格,格懼,黃燒積到聚,棄城而逃。

  司馬懿大興屯墾,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再修穎川諸陂萬餘頃農田,使淮北自此食凜充實。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六十五歲

  春正月,司馬懿從淮南至京,魏帝勞軍。

  大將軍曹爽為獵取功名,在鄧颺、李勝等慫恿下請旨伐蜀。懿認為不可。爽不聽,結果勞民傷財,無功而還。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六十六歲

  秋八月,曹爽為了擴充實力,不顧司馬懿的勸阻,撤了原明帝建制的中壘中堅營,將兵馬歸於其弟中領軍曹奏營。

  冬十二月,帝詔司馬懿朝會可乘輿上殿。

  正始七年(公元246年)六十六歲

  正月,吳軍騷擾魏祖中地區,當地百姓萬余家,北渡污水逃難。

  曹爽不聽司馬懿「收留安撫逃難百姓」的意見,把百姓遣返汙南。結果,吳破祖中,損失百姓萬余。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六十歲

  四月,夫人張氏去世,享年59歲,葬洛陽高原陵,追贈廣平縣君。

  五月,曹爽專擅朝政,把太后遷往永甯宮。司馬懿稱病蜇居,靜待時機。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六十九歲

  春三月,曹爽等密謀篡政。司馬懿洞悉其好,佯裝病勢垂危,麻痹曹爽等。

  嘉乎元年(公元249年)七十歲

  春正月初九,魏帝赴高平陵渴拜祖陵。曹爽兄弟隨往。司馬懿乘機奏准太后,下令廢黜曹爽兄弟。正月末,誅殺曹爽兄弟三人及何晏等三族。

  二月,魏帝命司馬懿為丞相,增封穎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並八縣,邑二萬戶。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懿固辭不受。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七十一歲

  正月,魏帝命司馬懿在洛陽建立祖廟,並封其子司馬彤為平樂亭侯,司馬倫為安樂亭侯。司馬懿積勞成疾,不能上朝,每遇大事,魏帝親幸懿府商討。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七十二歲

  春正月,兗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淩密謀纂逆擁立楚王曹彪。四月,司馬懿率軍前往討伐平叛。帝封司馬懿為相國,安平郡公,前後食邑五萬戶,子弟封侯者達十九人。六月,司馬懿病重。八月,死于京師。終年七十二歲。九月,按其生前所矚,土葬于首陽山,不起墳頭,不立碑,不隨葬祭品,死後遺孀不得與其合葬。逝後賜諡號「文宣」。晉立,追為宣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