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司馬懿大傳 | 上頁 下頁 |
三一 |
|
當下,華歆、王朗等眾文武,上朝奏道:「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莫過於此。 群臣會議,皆言漢柞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讓與魏王,此順天應民之舉也,則陛下可安享清閒之福。 祖宗幸甚!生靈幸甚!」 天子聞奏大驚,這不是逼宮嗎?可是環顧百官,個個面孔呆板,人人目光冷峻。不禁流淚道:「朕想昔日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代相傳,四百年了。朕雖不才,也無大錯,怎能將祖宗大業就這麼輕易棄了,請眾愛卿再計議。」 太尉賈詡出班奏道:「還議什麼?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跡象。」 太史丞許芝奏道:「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盡,陛下帝星隱匿不明。魏國乾象,極天察地,言之難盡。」 天子辨道:「什麼祥瑞圖誡都是虛妄騙人的。怎麼能以虛妄之事,逼朕捨棄祖宗之基業?」 御史大夫王朗奏道:「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哪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漢室既然氣數已盡,應該及早退避,不可再遲疑了,遲則生變!」 天子聽得話中有話,忍不住掩面大哭,只得依准草詔禪讓。 曹丕跪拜詔書,便要接詔。 司馬懿諫道:「大王不可。為避免天下人的口舌,大王應該上表謙辭,如是二、三方可。」 曹丕依言謙辭二、三,方受玉璽。 曹丕登了帝位,改延康元年為黃福元年,國號大魏。溢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封獻帝為山陽公,貶到河內定居。 三 論國策伸達主戰 討吳蜀大魏失利 〖劉備病逝,曹丕大喜,欲起兵討蜀,司馬懿獻上宏圖大計;吳蜀聯盟,魏軍失利;曹丕伐吳,慘敗而回,可歎曹丕一命歸西……〗 卻說劉備見獻帝被廢,曹丕篡漢稱帝,憂憤成疾,于蜀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宮。臨終托孤,讓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 魏帝曹丕聞訊大喜:「太好了!我早等著這一天哩。現在正好乘蜀國大喪,起兵討伐。」 太尉賈詡出班奏道:「陛下不可。劉備雖亡,但諸葛亮傾力輔佐幼主。恐我軍勞兵糜餉,徒勞無益。」 曹丕不高興地問:「照你說,孤就當這太平皇帝嗎?」 賈詡道:「陛下做了皇帝,眼下緊要的是要把國家治理好。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只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欲速則不達也。吳、蜀雖小,卻都有山水之險可資固守。諸葛亮善治國,孫權、陸遜善用兵,都不是可以輕易消滅得了的。 臣以為用兵之道,必先具備取勝的條件,然後才能發兵;估量准了敵軍的實力,瞭解了敵方的將帥,才能不犯錯誤。恕臣直言,陛下手下的群臣,有誰是孫權、孔明的對手?即使陛下親自出征,也未必有十分的取勝把握。因之,為今之計,當先文治而後武功。」 「如何個先文治後武功?」 「崇尚德行教化,使天下歸心。」 「夫子之見,夫子之見。」忽一聲高喊。眾臣看去,卻是督軍禦史中丞司馬懿。 曹丕見有人支持自己,十分高興:「仲達愛卿,有何高見,請講。」 對賈詡的一通議論,司馬懿有一半贊同一半反對。崇尚德行教化是對的。尤其是曹丕一當上魏主,便荒淫無度,還大肆建造宮殿苑林。這都是亡國之舉,勸說他改正又談何容易。倒不如趁他年輕氣盛,鼓勵他多多征戰,把錢用到戰爭上也比花在建造宮苑上強。再有,就是他更反感賈詡對孫權、孔明的懼怕。說什麼大魏沒有孫權。孔明的對手,因此,他堅定他說:「陛下,臣以為此時是攻蜀的最好時機。」 「對!」大將軍曹真也早忍不住了。這賈詡也大小瞧人了。怎敢說大魏無人能敵孫權孔明呢? 曹丕迫不及待他說:「二位愛卿,快說說如何個打法?」 司馬懿說:「臣以為既打就要打勝。可要一下取勝,光憑中原的兵馬,恐一時難以奏效。如發五路兵馬,四面夾攻,則諸葛亮有如甕中之鼈,唾手可擒。」 曹丕發愁道:「哎呀呀,孤到哪兒去弄五路兵馬呢?」 「陛下莫愁,聽臣一一道來。這第一路兵馬嘛,陛下可修書一封,差使往西番見羌王軻比能,賂以金帛,請他們派羌兵十萬,從旱路取西平關。第二路,派使者到南蠻,許蠻王盂獲以金帛官職,令起兵十萬攻打四川之南部的益州、永昌等郡。第三路;遣使人吳,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四川夾口,取涪城。第四路,令降將盂達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然後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這是第五路。五路並進,摧枯拉朽,諸葛亮縱有呂望之才,也是螳臂擋車。」 曹丕聽的心花怒放,立即修書遣使,分頭出發,又命曹真為大都督,領兵十萬,直取陽平關。 司馬懿自視此計十分周密,卻不料求人哪有那麼容易? 先說西番羌兵來到西平關,卻見是大將馬超守關。羌兵最懼馬超,視馬超為神威天將軍,哪敢交手?不戰自退。南蠻孟獲卻被魏延用疑兵計殺回山中。上庸孟達剛出兵,便染病而退。曹真兵出陽平關,被趙雲阻住,不能取勝。東吳孫權十分狡猾,聽了陸遜的話,按兵觀望,如別處兵馬取勝則出兵。現見四路兵馬皆敗,正好不出兵,這樣又搪塞了魏主,又不得罪西蜀。 孫權正為自己的巧妙安排而高興,忽報西蜀使者鄧芝求見。 原來,鄧芝受諸葛亮差遣,來東吳陳說利害,以吳有三江之固、蜀有山川之險來打動孫權,以結盟好,共抗曹魏。 孫權被鄧芝的三寸不爛之舌所打動,遂派使者回訪西蜀,願結盟好。 魏帝曹丕見四路大軍皆敗,東吳虛張聲勢並不出兵,正氣惱問,又聞報吳蜀通好,真如火上澆油,氣炸了肺。恨恨道:「好你個孫權碧眼小兒,對朕陽奉陰違。朕要討平東吳,拿你問罪。」 待中辛毗見狀奏道:「陛下息怒。我中原屯田剛見成效,如要用兵,吳蜀兩相來犯,我腹背受敵,難見其利。不如養兵屯田,待數年後兵精糧足,再討伐不遲。」 曹丕氣咻咻斥道:「迂腐,迂腐!今吳蜀聯和,早晚必來侵擾,難道我們不主動出擊,而伸出頭去被動挨打嗎?」 司馬懿也為五路兵敗而羞惱,自己還從來沒有遭到失敗過。他見曹丕將失敗歸之于孫權的壁上觀,便極力攛掇討吳問罪,道:「陛下禦意已決,可御駕親征。吳有長江之險,應造大小戰船,從蔡潁入淮河,取壽春,至廣陵,渡江口,直取南徐。臣以為這是最好的進攻路線。至於西蜀,已有南蠻孟獲送來書信,稱收買建甯太守歸依,攻打永昌。西蜀自顧不暇,我主可無後顧之憂。」 曹丕大喜:「便依卿之計,速造龍舟和戰船。」又命曹真為前部,張遼、張邵、文聘、徐晃為大將先行。劉曄、蔣濟為參謀。封司馬懿為尚書僕射加撫軍大將軍留守許昌。 大軍出征之日,曹丕握著司馬懿的手說:「漢初曹參戰功卓著,然而漢高祖卻以肖何為重,你就是朕的肖何呀!朕現在也將後方的事託付給你,讓我無後顧之憂。」 司馬懿激動萬分。「陛下這麼信任我,給我鎮守許都的榮耀,臣千秋萬代不忘此恩。不過臣以為還是讓臣隨陛下出征的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