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司馬遷 | 上頁 下頁
一〇


  §第三章 漫漫仕途

  一、入仕

  遠遊歸來的司馬遷,不久就步入仕途,做了一名郎中。

  郎中是漢代官吏中很小的一個官,主要職務是看守宮門,皇帝出行時就擔任皇帝車駕的侍從,保護皇帝的安全。官雖然很小,不足掛齒,但可以借職務之便經常接近皇上,算得上是皇帝的親信,這倒是令許多人嚮往。

  漢朝的時候要成為郎中,一般來說有兩種來源。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以前,只要是父親的官職俸祿在二千石以上的,就可以被選送去做郎中,因此富貴家的子弟成為郎中裡的主要部分,平民和芝麻小官的子弟都是沒有機會作郎中的。董仲舒後來就這件事在《賢良對策》裡表示異議,因為高官家的子弟未必都是德才兼備的優秀分子,相反,許多富貴人家的子弟都是玩物喪志,花天酒地的庸俗之輩,皇帝天天跟這些人在一起,接受這些人所謂的保駕,又有什麼安全可言呢?京城官俸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員並不少,哪能擔保他們的子弟個個人才出眾,個個都能勝任保護皇帝的重任呢?皇帝一聽到這涉及自己安危的問題,就有些坐不住了,後來公孫弘出了一個主意,18歲以上的優秀青年,可以補博士弟子員,朝廷每年給出50個博士弟子員的名額給民間,這些挑選出來的50個博士弟子員經過每年一度的考試,成績優秀的,就可以做郎中了。因此到司馬遷的時候,就有兩種途徑去做郎中。他父親司馬談的官職並不高,只有六百石的官俸,這離二千石的標準還差得遠呢,通過前一種途徑是沒有希望的,司馬遷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作郎中的機會。

  司馬遷童年時受到他父親嚴格的教育,10歲時就可以流利地誦讀《國語》、《尚書》之類的古文,到長安之後又向儒學大師董仲舒、古文大師孔安國求教學問,他的學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廣博,越來越受到當地人民的讚賞,20多歲就游遍了大江南北,其豐富的閱歷、遠大的志向、淵博的學識是一般人無法相比的。在這種情況下,他順利地成為了博士弟子員。

  離郎中的職位不遠了,司馬遷不敢怠慢,更加認認真真地學習。從古到今的歷史文獻,他幾乎讀了個遍,天文、地理、歷史、醫學、文學,他無一不精通。

  他並不完全是為了當一名郎中才如此刻苦鑽研的,他更看重的是自身學識的補充和能力的培養,這不能說沒有為將來整編歷史資料做準備的企圖。

  但是畢竟離郎中還有距離,親友們勸司馬父子去拜訪拜訪達官貴人,特別是要去拜訪一下主持選拔郎中事務的要員,司馬父子笑著領受了親友們的好意,但是去拜訪的事宜父子倆誰都沒有再提起,那類事情是所有光明磊落的人都不會去做的,何況司馬父子呢?

  司馬遷要憑自己的能力去開創一番事業,憑自己的學識去爭取郎中的職位。果然,他不費什麼力氣就通過了考試,成了一名郎中。從此,司馬遷走上了政治道路。

  官雖小,事情卻還不少,那些高官人家的子弟很瞧不起他們這一批通過考試選拔上來的郎中,自認為高他們一等,平時總是對他們冷嘲熱諷,指指點點,好像是這些平民子弟的介入搶了他們的飯碗,污染了這皇宮富麗堂皇的門庭,卻忘了他們自己卑劣的德性才是對皇宮門庭最大的污染。司馬遷他們忍受著這一切,他們幹的活,是最苦最累的,除了整天筆挺挺地站著守宮門不算,休息的時候還得受富家子弟使喚,給他們打掃衛生,給他們端茶送水,甚至還得捶腰捶腿,像個奴僕一般,司馬遷他們能反抗嗎?那些貴族子弟的後臺哪個不是高官厚祿,要給司馬遷他們使壞也不過是一兩句話的問題。

  但是司馬遷卻又是與一般的平民子弟不同的,想想看,那麼漫長的日日夜夜都留在了大江南北,那麼多的艱難困苦都忍受過來了,司馬遷他還會在乎目前這點苦這點累嗎?但是人格上的侮辱有時卻叫他無法忍受,那些富貴少年故意刁難他、用難聽的話侮辱他,他也針鋒相對地反唇相譏,用憤怒的表情表示對他們的不滿,這樣一來,他們反而不敢再隨便招惹他了。

  漸漸地,司馬遷的才能顯露了出來,他與眾不同的氣質、彬彬有禮的談吐,高人一等的才華,讓其他人相形見絀,望塵莫及,那些平民子弟紛紛以他為榜樣,把他當作最知心的朋友,親密地與他交談,誠懇地向他請教,富家少年也漸漸摒棄了高傲的態度,一改過去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態度,對司馬遷敬重起來。尤其當他們聽說司馬遷隻身遊歷了大江南北的事後,更加欽佩司馬遷的為人了。

  他們邀司馬遷去參加他們的聚會,空餘時間跟他們一塊去遊耍,但是司馬遷都一一謝絕了,他要用有限的空餘時間,整理他在漫遊途中收集到的資料,他還要查閱大量的歷史文獻,印證一些歷史事件,哪有功夫去遊玩呢?一次、兩次,那些富家少年見他總不肯去,不禁有些惱怒了,以為他太不識抬舉,後來也就不怎麼請他,漸漸地也就冷落他了。對於這些,司馬遷仍然不放在心上,所謂榮辱不驚,這些小插曲在司馬遷的心靈裡蕩不出什麼波瀾。

  作為皇帝的侍從,當皇帝四處巡遊的時候當然也得跟著。皇帝走到哪裡,他就得跟到哪裡。漢武帝一向喜歡到各地巡遊,跟隨皇帝跋山涉水,並不是什麼很好玩的事,稍不小心,就會掉了腦袋,但是司馬遷對此卻很感興趣,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考察更多的地方、收集更多的資料了,從心底說,他巴不得天天有這樣的好機會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