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屈子傳 | 上頁 下頁 |
九七 |
|
羅宣王欠身延頸,借著屈原手指的方向極目西北,西北天邊哪裡有什麼濃煙滾滾,不過是湧動著幾堆青紫色的烏雲。他看了一會,擺擺手解釋說:「三閭大夫不必驚慌,那不是濃煙,只是從天邊滾過來的一團烏雲,大約是要變天了……」 屈原似信非信,搖搖頭,自言自語地歎息道:「只怕那不是烏雲,而是濃煙,是正在燃燒著的郢都上空的濃煙啊……」 羅宣王左勸右說,才算將屈原從幻覺中拉回到現實中來,攙扶著他登上了另一個城垛。為了緩和屈原的緊張情緒,羅宣王熱情洋溢地指點解說,遊覽了一陣,觀賞了一番。漸漸的紅日西沉,殘陽如血,晚霞夕照將西邊的天空染得一片火紅。觸景生情,屈原見狀又捶胸頓足地大聲疾呼起來:「快看呀,郢都起火了!萬惡而可憎恨的秦兵呀,他們燒毀我們楚國的都城,掘開我們祖先的墳墓,我,我,我與這幫豺狼強盜不共戴天!……」 屈原激昂的情緒,悲憤的語調,把城下的百姓和周圍的將士都感動得熱淚盈眶。羅宣王的心中也在翻騰著酸楚的熱浪,他設想著長眠于地下的祖先就要橫遭暴秦的劫難,不由得兩眼汪著晶瑩的淚花。這是個意志能夠控制感情的中年漢子,為了減小對屈原的刺激,他儘量壓抑著自己的悲憤。他將身體轉向一邊,釘子入木似的佇立了許久許久,極力平靜著自己的心潮。毫無疑問,倘這時兩面相對,四目相觸,兩心相碰,必是驚雷閃電,狂風暴雨。因折磨而過早衰老的屈原,再也經不起巨大的感情風浪的衝擊了。 為尋開心,羅宣王才陪屈原登羅城而覽秋色的,效果卻適得其反,屈原的心靈上倒反又壓上了一塊重石,同行者與城上城下的民眾及將士也無不罩上了一層陰影,遙望紅日墜落的天邊,不再是絢爛的晚霞,而是塗抹著的令人淒然淚下的鮮血。 遊城歸來,屈原的情緒更抑鬱,更低沉了,時常面壁而立,不知所思;或者披髮吟於汨羅江畔,不知所往。這情形讓羅宣王憂心如焚,他在苦苦地思索和尋覓著讓屈原歡悅的新辦法。 羅子國的秋天美麗如畫,肥沃的田野裡,金色的稻浪翻滾起伏;滔滔汨羅江,晝夜奔騰不息;漫漫丘嶺,紅橘累累,果香陣陣;連綿橫亙的峰巒,或蒼翠若黛,或層林盡染。金秋九月,既是收穫與希望的季節,又是狩獵的好時刻,經過一年的美餐盛食,千禽萬獸,無不發育得膘滿肉肥,因此羅宣王想到了陪屈原進山打獵散心。 羅子國雖只有彈丸之地,且系楚之附庸,但畢竟也是個諸侯國家,為了慰藉屈原的心,羅宣王把這次秋狩當盛典對待,那隆重的程度不亞於郊天祭地。自國君以下,宮廷裡的大小官員傾巢出動,乘車的,騎馬的,步行的,弓上弦,刀出鞘,干戈耀日,劍戟映輝,旌旗獵獵,儀仗赫赫,魚貫而前,徑向深山密林進發。狩獵的君臣百官將車駕停於山下,換成坐騎,從中間進出,分三路圍獵包抄。獵犬在前邊引路,雄鷹在空中偵察,走卒在四處呐喊,寂靜的山林頓時喧鬧歡騰起來。按照宣王的旨意,文臣武將俱把溫順的兔子、山羊、花鹿往屈原這邊驅趕,屈原卻癡呆呆地望著,一箭不發,讓它們在自己面前竄來跑去。羅宣王見了甚為不解,驚奇地問道:「尊敬的三閭大夫,難道貴體欠安,心身不爽嗎?為何一箭不放呢?」 屈原右手提弓,左手拿箭,以手中的弓指著面前的山羊、兔子說:「此皆山林中之善良之輩,我不忍心傷害無辜。待來日恢復健康之後,必將驅馬深山巨穀,獵取豺狼虎豹!……」 多麼富有哲理的深刻話語啊,對其含義,羅宣王心領神會,對其鍾情,羅宣王深受感奮,對其決心,羅宣王堅信不移。 又過旬日,羅宣王陪著屈原去汨羅江邊釣魚,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這是最悠閒自在的賞玩,也是散心解悶消磨時光的好方法。垂釣的地點選在深入江中的綠汀上,這裡草青花紅,風光旖旎,視野開闊,令人心胸敞亮,寵辱皆忘。汀上搭起了涼棚,以遮風雨和秋陽。江中安裝了特殊設施,圍淵驅魚,將魚都趕到這汀外的深潭之中。潭水清冽,雖深猶淺,潭中魚來往如梭,清晰可辨,歷歷可數。然而,面對這滔滔西去、川流不息的汨羅江,屈原的心思根本沒有放在釣竿上,他望著對岸漁村升起的一縷縷炊煙,心潮象腳下的江水一樣翻滾奔騰。 他想,自己這樣四處飄零,何時是了?走到哪裡才算是盡頭?由這嫋嫋炊煙和江上的點點白帆,屈原想到了長沙反霸抗賦的首領滕興波和那眾多以大碗喝酒、敢於跟貴族昭川江針鋒相對進行鬥爭的漁民兄弟,民眾最有力量,他們是荊楚的希望。倘說日前長沙應邀赴宴時形成這樣一個奇特的念頭,那時還隱約而模糊,現在卻變得愈加清晰而強烈了,因此他欲在江邊找個歸宿之地,每日裡和這些漁民談心解悶,向他們吟誦詩章,使他們牢記秦兵侵略的仇恨,讓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念。主意打定,他對羅宣王懇切地說:「屈平衷心感激陛下之熱情款待!今日大王又為我找到了安身之所。」 羅宣王聽了,很感莫名其妙,急忙問道:「這江邊一無樓臺亭閣,二無街市集鎮,大夫如何能夠安身呢?」 屈原坦然地回答說:「我一不需要樓臺亭閣,二不需要繁華的街市,只要能和百姓在一起,便心滿意足矣。」 羅宣王見屈原句句擲地有聲,意志堅定,不可勉強,只好說:「既然三閭大夫喜歡這方水土,朕派人給您在這裡建一處漂亮的宅第吧。」 屈原急忙搖頭擺手說:「不必!不必!在那邊的漁村,總可以找到一個棲身之地的。」 羅宣王無奈,把一根自己喜愛的象牙釣竿和一匹白馬送給屈原,就眷眷戀戀地含淚告別了。 黃昏時刻,屈原望著那古羅城的城樓,回想起登樓遠望郢都的情景,不禁又是一陣傷感。他忍住淚水,調過頭來,牽著白馬,拿著釣竿,孑然一身地朝渡口走去…… 第二八章 漵水靈鹿 木洲蜜橘 公元前293年,秦使白起伐韓于伊闕(今之河南洛陽南),大敗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俘魏將公孫喜。秦以此威脅楚,派使臣下書楚王,信中說,楚背叛了秦,秦將率諸侯伐楚。頃襄王嚇得心驚肉跳,忙聚群臣,商議如何向秦乞求和平。 在這一年裡,屈原自長沙向沅水流域繼續西行。他在滔滔江河湖泊航行,他在崇山峻嶺攀登,他在莽莽原野奔波。他的思緒象翻滾的波濤,似起伏的山巒,若漫漫無垠的平疇,他時刻都在緬懷懷王,擔心頃襄王,心系郢都,憂慮楚國,他幻想著頃襄王突然將自己召回,接受其「美政」綱領,君臣一心,上下同德,共振荊楚,楚之江山社稷還是大有希望的…… 公元前292年,秦、楚再結姻親之好,楚迎婦于秦。 屈原登舟,溯沅水而上,至枉渚暫駐。沅水南來,至辰陽繞了一個彎,向東北經枉渚注入洞庭湖。枉渚一帶,灣多灘多,漩渦多,行船異常艱難,故其速遲緩。 公元前291年,秦將白起攻韓取宛(今河南南陽),司馬錯攻魏取軹(今河南濟源東南),攻韓取鄧(今孟縣西)。宛先屬楚,後歸韓,與鄧皆為冶鐵業中心,故楚、韓均以鐵兵器鋒利著稱於世。 屈原自枉渚去辰陽,繼至漵浦,在漵浦居住了四年,其間曾北返回枉渚一次。 漵浦位於今湖南省西部,沅水中游,漵水之濱,南與雪峰山相接。四境群山重疊,海拔700多米,是個十分荒僻的地方,山上林木遮天蔽日,野獸出沒,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這裡的人雖說誰也沒有見到過屈原,但他是位憂國憂民的清官卻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因而人們對他十分敬重與崇戴,特意將他安頓在漵水河畔的一座小山上,還用山裡的竹木和芭茅,為他建起了三間茅草房。這裡雖不敢跟郢都的楚宮和屈原的橘園相比,但屈原總算暫時結束了顛沛之艱,流離之苦,有了棲身之地,遮風蔽雨之所。休看這茅草房不起眼,但卻冬暖夏涼,從這一意義上講,宮殿廳堂,遠不及也。 這裡的自然風光勝橘園十倍,純真、恬適、靜謐,山青得滴翠,樹綠得冒油,花美得象新娘,樹上的飛禽和林中的走獸精靈得似天使,溪水潺潺流淌,是幽雅歡快的琴聲;數不盡的清池深潭,遍佈山林,猶若漫天星斗,中秋明月,姑娘那多情熾烈的眼睛。山腰有一溶洞,洞口甚小,遠看似動物的巢穴,近瞧象橫截葫蘆的小頭,一個圓圓的孔洞,需匍匐,方進之,非膽壯者,則不敢入焉。既進之後,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這裡的鐘乳石除像其他溶洞一樣奇形怪狀外,還呈現著各種色澤,光怪陸離,堪稱天下奇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