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清太宗全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


  統一女真的這場戰爭,在以赫圖阿拉為中心的東西兩側進行。萬曆十三年(1585年)四月,努爾哈赤同其弟穆爾哈赤領兵五百,又西征渾河流域的哲陳部。這次遇到大水,只留八十人,披綿甲的五十,披鐵甲的三十。加哈的首領蘇庫賚呼暗自告密,於是托漠河、章佳、巴爾達、薩爾滸、界藩五城知道後,聯合起來抵抗。後哨章京能古德飛報努爾哈赤,走錯了路,沒有找到,努爾哈赤繼續深入,見敵兵八百餘人,佈陣在渾河至南山之間。努爾哈赤五祖的孫子紮親、桑古哩二人看到敵人耀武揚威,萬分恐懼,解甲給別人,自己不敢上陣。努爾哈赤斥責他們:「你們平日在家,稱王稱霸,現在遇到敵人,為什麼怕到這樣程度?」說完,舉著大旗往上沖。

  敵人按兵不動。努爾哈赤下馬,與弟穆爾哈赤,帶領兩個隨從,四個人步射前進,直入重圍,混殺敵兵二十,敵人大敗,全部渡渾河逃走。打敗敵兵,回營以後,努爾哈赤高興地說:「今天以四個人,打敗敵兵八百人,真是天助我也!」【《滿洲實錄》,卷2。】當年九月,努爾哈赤又攻破了蘇克素護河的安圖瓜爾佳城。第二年五月,攻克渾河部的貝歡寨,七月環攻哲陳部的托漠河城。萬曆十六年(1588年),攻克完顏城,殺其酋長岱度墨爾根。至此,建州部所屬的蘇克素護河部、渾河部、完顏部、棟鄂部、哲陳部,或征服,或招徠,基本上歸於統一。清代文獻記載這一重要歷史發展成就說:

  「環滿洲而居者,皆為削平,國勢日盛。」【《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1,8頁。】

  統一建州各部,是努爾哈赤完成全部統一女真大業的第一步。這一步,他幹得很出色,很成功,表現了他意志堅強,有勇有謀。他在處理諸如以下幾個關於事業成敗的問題上,措施得當,收效極好。

  第一,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在這一時期裡,多數是就近用兵,往往是打完仗以後就收兵回營,前方後方,往來頻繁,必須後方支援和配合前方。為了用兵需要和給下一步擴大戰果打下基礎,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在呼蘭哈達山下東南約三裡的二道河子建築了費阿拉(舊老城)。這裡周圍群山環抱,首裡河與夾哈河穿過群山流向蘇子河。城建在兩河之間的山坡上,山的東南西三面為斷崖絕壁,只有北面平坦。初建時「築城三層,起建樓臺」【《滿洲實錄》,卷2。】。這個橢圓形的山城後來一度發展成為努爾哈赤所在地的政治、經濟中心和軍事行動的根據地。城本身也逐步擴大,相當宏偉。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朝鮮南部主簿申忠一出使建州,親臨城下,他在自己的記錄中描述了這個城的規模。據他說,這個城分內城與外城,「外城周僅十裡,內城週二馬場許」。

  築城的方法是:外城先以石築,上數三尺許,次布椽木;又以石築,上數三尺,又布椽木,如是而終,高可十餘尺。內外皆以粘泥塗之,無雉堞、射台、隔台、壕子。外城門以木板為之,又無鎖鑰。門閉後,以木橫張,如我國(朝鮮)將軍木之制。上設敵樓,蓋之以草。內城門與外城同,而無門樓。內城之築,亦同外城,而有雉堞與隔台。自東門,過南門,至西門,城上設候望板屋,而無上蓋,設梯上下。城內城外所有居民,都按親疏貴賤加以區別:內城內,又設木柵,柵內奴酋居之。內城中,胡家百餘;外城中,胡家才三百餘;外城外四面,胡家四百餘。內城中,親近族類居之;外城中,諸將及族党居之;外城外居生者,皆軍人雲【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校注》,遼寧大學歷史系印本,14~17頁。】。努爾哈赤這時既是女真的首領,也是明朝建州左衛的都指揮使。他築費阿拉城時,據另一名朝鮮人柳濂所說,明朝還派去了畫工與瓦匠。瓦是當地燒的【《李朝實錄》,宣祖卷69,17頁。】

  第二,設法保證物資供應。努爾哈赤剛起兵時,武器少,糧餉不足。起兵第二年的五月的一天,努爾哈赤夜宿,發現有人進屋,他穿好短甲,故作外便狀出去探視,在煙筒旁側乘電光閃過看見一個敵人已經逼近。他發一箭射去,不中,再追射一箭,傷敵兩腿,又用刀背擊其頭,把那個人打昏在地。親族兄弟們勸努爾哈赤把他殺掉,努爾哈赤不同意。其理由就是怕那個人的主子發兵來搶糧食。努爾哈赤說,沒有糧食,部屬就會叛逃。同時指出,引來敵人進攻,弓箭器械不足,防禦也很難【《滿洲實錄》,卷1。】。為了解決物資供應,努爾哈赤先是以明朝發給的三十道敕書,與明朝進行朝貢貿易。

  從萬曆十五年起,明朝因誤殺其祖、父,又每年給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隨著統一建州女真的成功,敕書猛增到五百道,即明朝發給建州女真的全部敕書都歸努爾哈赤掌握了。此外,還努力發掘境內的土特產,與明朝互市。那時在撫順、清河、靉陽、寬佃四處關口,拿出交易的土產計有:明珠、人參、黑狐、玄狐、紅狐、貂鼠、猞狸、猻、虎、豹、海獺、水獺、青鼠、黃鼠等皮。由於廣開財源,物資日益增多,努爾哈赤統治的地區「民殷國富」【《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1,8頁。】

  第三,堅持同明朝和好。努爾哈赤起兵,從根本上與明朝維持封建統治的安定與統一是矛盾的。但是,努爾哈赤巧妙地避開與明朝直接衝突。他多次率兵出征,都不和明軍宣戰,限定在明朝的「邊外」活動,使明朝一時覺察不到有害於他的存在。努爾哈赤祖、父雖死于明軍兵火,而他只追究尼堪外蘭的罪責,沒有把矛頭指向明朝。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努爾哈赤以更加忠誠的姿態出現在明朝統治者面前。萬曆十七年(1589年)九月,明朝特提升他為建州左衛都督僉事【《明神宗實錄》,卷215,3頁。】。因為他經常于撫順諸堡送還女真所掠漢族人口,他還斬了擄掠柴河堡並殺害了明指揮劉斧的木紮河部女真酋長克五十,祖、父有殉國忠,本人又率數十部落酋長約束建州、毛憐等衛女真【姚希孟:《建夷授官始末》,載《明經世文編》,卷501。】

  第四,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努爾哈赤發兵攻取鄰近的建州女真各部時,對遠處的海西女真採取了友好的態度。當時南北關正陷入一場家族和派別的混戰之中,努爾哈赤為了度過自己由弱變強的暫時困難時期,分別與南北關交好。南關自王台死後,子虎兒罕赤,虎兒罕赤子歹商(岱善),一脈相承,忠於明朝。北關清佳砮、楊吉砮最先造王台反,王台死後,他們兄弟二人不可一世,揚言「我虜中以強為霸」【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11,「逞加奴仰加奴傳」。】,不但要把王台諸子置於屬下,而且要取得明朝發給南北關的全部敕書。因為此二人勢力日益強大,又勾結蒙古諸部攻擊王台餘眾,擾亂了邊境,明總兵李成梁等於萬曆十一年(1483年)十二月,在開原附近的中固城設下伏兵,約來清佳砮、楊吉砮,令其遵守明朝法規,二人不聽,伏兵四起,斬了二人及其子等一千五百餘人。

  從此北關勢力被削弱。清佳砮子布寨(卜寨)、楊吉砮子納林布祿(那林孛羅)不得不服從南關。王台共有五子,後妻溫姐所生孟格布祿為第五子,襲爵龍虎將軍、左都督,明朝發給他敕書,令他約束布寨、納林布祿及所屬部眾。而王台另一子康古魯,與虎兒罕赤因爭奪財產有矛盾,康古魯同後母溫姐結了婚。溫姐是清、楊二砮之妹。康古魯與溫姐都親北關。他們結夥對付歹商。明朝薊遼總督張國彥、遼東巡撫顧養謙對此了如指掌,他們支持歹商,囚康古魯,興師討北關,布寨、納林布祿「倒戈乞哀」【苕上愚公:《東夷考略》,「海西」。】

  努爾哈赤先與北關結親,後又與南關通婚,目的是想與海西保持和平,集中全力統一建州各部。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哈達王台的孫女、虎兒罕赤的女兒,由其兄歹商親自送到努爾哈赤那裡,他本人迎接至洞(地名),回到家以後設宴成婚。充分反映出努爾哈赤很重視這門親事,明朝有意讓南關與努爾哈赤結親,以此壯大南關的聲勢,壓抑北關,使其不在邊境作亂【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11,「歹商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