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乾隆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八、對外政策 下面,介紹一下乾隆的對外政策。 (一)和英國的關係 乾隆帝時期,英國等西歐國家已經發展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迫切需要在東方尋找商品市場,古老而龐大的中國成為歐洲國家輸出商品的重要目標。歐洲國家的對外貿易急劇增長,其中以英國增長最快。當時清政府允許外商在澳門居住,並在那裡設立商館,到廣州進行貿易。對於在廣州進行正常貿易的外商,乾隆根據中國體制和法律,保護他們的經商活動的合法權益;對於中國人和外商之間的爭端糾紛和刑事案件,乾隆堅決依據中國法律秉公處斷,既不包庇侵害外商利益的中國不法分子,也堅決打擊那些行兇作惡的外國歹徒,表現了堂堂大國君主維護中國法律,依據法律公正判刑的嚴正態度。 當時對外貿易數目最大的是英國。但是在中英貿易中,英國輸入中國的呢絨、棉紗、鐘錶、玻璃、銅、鉛等,在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中國,找不到很大的銷路;而中國出口的茶葉、生絲、土布、藥材、陶瓷製品等,都受到歐洲國家的熱烈歡迎。因而,當時中英貿易中,中國保持了大量出超的地位。為了扭轉中英貿易中的不平衡狀態,向中國推銷更多的英國商品,英國派出以馬嘎爾尼、斯當東率領的700人使團,帶了600箱禮物,以向乾隆「祝壽」為名,來到中國,妄圖以玩弄外交手段、侵害中國主權的辦法,把中國變為英國的商品市場。 馬嘎爾尼書面提出六項要求,其主要內容是要擴大貿易,增加通商港口,允許英國人在廣州居住,請佔用一小島貯存貨物,允許傳教士到各省傳教。乾隆帝回復了英王來書,先後頒予英使三道敕諭,斷然拒絕了英人要求。 英國除想通過外交途徑打開中國的市場外,還通過支持中國少數民族中的分裂勢力、支持中國的鄰國如廓爾喀的統治者對中國的入侵等手段,來達到侵略我國的目的。由於乾隆皇帝實行堅決平定叛亂、抵抗外國侵略的政策,英國的這些陰謀也一一失敗了。 (二)與沙俄的關係 沙俄殖民勢力在乾隆時期繼續對我國邊疆進行分裂、顛覆和侵略活動。準噶爾部噶爾丹策零、阿睦爾撒納的長期叛亂就得到了沙俄勢力的支持和慫恿。1756年,正在清軍平定阿睦爾撒納叛亂之際,沙俄政府決定派布拉吉謝夫出使中國。第二年布拉吉謝夫來到北京,帶了俄國樞密院給中國的信件,要求在「流經中國大皇帝陛下領域之內」的黑龍江上,給俄國以自由航行權,還準備談判不成就用武力解決。乾隆指出:根據中俄簽訂的《恰克圖條約》,「並無逾界遣人運送什物一項」,斷然拒絕了沙俄強要在當時屬中國內河的黑龍江上航行的無理要求。為了防止沙俄軍隊的挑釁,他指令江防官兵加強戒備,「倘不聽阻止恃強前行」,即「照私越邊境辦理」。沙俄還在我國西北邊境不斷進行侵略滲透活動。平定準噶爾叛亂後的1763年,沙俄軍隊入侵我國衛滿河源、庫克烏蘇河、布克圖爾瑪河與色畢河一帶,「造屋樹柵」;1771年,沙俄殖民者又潛入我國境內哈屯河一帶耕作。乾隆得知消息後命令官兵將俄羅斯木柵、屋宇盡行拆毀,並指出:「以上地區均系中國準噶爾地方,與俄羅斯無干,伊等豈可擅自造屋樹柵?」 以後,乾隆決定從1771年起,將每三年查邊一次改為每年查邊一次。這些措施,捍衛了我國西北邊疆領土主權的完整。 (三)和亞洲國家的關係 乾隆時期,中國和四周的鄰國朝鮮、日本、緬甸、越南和東南亞各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朝鮮當時是中國的藩屬國,和中國的關係極為友好密切。朝鮮的使節定期前來北京入貢,每次都受到乾隆的熱情接待;日本在乾隆年間和中國的商業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當時兩國是平等的友好相處的關係;中國同緬甸在乾隆年間發生過戰爭,但在大部分時間裡兩國關係是友好的,1769年中緬戰爭結束後,兩國往來更加頻繁,彼此的使節往來不斷。當時緬甸和暹羅(泰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幾乎要爆發戰爭,乾隆從中調停,使兩國的關係有所緩和;乾隆晚期,由於英國的煽動,廓爾喀(尼泊爾)入侵我國西藏,中、廓之間一度發生戰爭。 當中國軍隊迅速擊敗入侵的廓爾喀軍以後,乾隆只要求其歸還被掠奪去的中國西藏的財產,保證永遠不侵犯中國,並沒有提過分的侮辱性的要求。從此,廓爾喀國王相信中國而不相信殖民主義的英國;越南在乾隆時是中國的藩屬國之一,兩國當時的關係也是友好親睦的。乾隆晚期,越南黎朝國王黎維祁「因無能失國,棄印潛逃」。乾隆讓他定居中國桂林,給以養贍;根據奪取了黎朝統治權的阮光平的懇求,乾隆冊封阮光平為安南國王。1790年,阮光平來到承德朝見乾隆,受到乾隆和中國官員的熱情接待。中越間的經濟文化往來也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乾隆的對外政策有以下幾個特點: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抗擊任何外國對中國的侵略;維護中國的體制和法律原則;和西方國家及亞洲各國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當然,那時中國是封建社會,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也都處於階級社會,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還談不上完全平等的國家關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