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戚繼光 | 上頁 下頁
三〇


  在訓練中,他發現更多的困難,這都是靠他自己很難克服的。他想起了好友戚繼光,他才華出眾,善長練兵,把他調來,會幫自己的大忙。他立刻上書朝廷,請求調戚繼光到北方,幫助練兵。朝廷答應他的請求,立刻下了調令。

  戚繼光要去北方的消息傳開後,戚家軍將士和當地百姓都十分難過,人們都捨不得這麼好的將領。鎮守廣東的好友余大猷聽說後,因不能親自送行,派專人星夜趕路給戚繼光送來賀信。信中鼓勵他說:「大丈夫在世,要與一代豪傑競風流,在東南就可以了;要與千古豪傑競風流,應到北方!」

  戚繼光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多少年來,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千古風流的大將,指揮兵車幾千,鐵騎上萬,甲兵幾十萬,在西北大漠上縱橫馳騁,一聲號令萬眾應,一次長擊直驅幾千里,那該是多麼雄渾的氣概,多麼壯觀的場面!歷史上許多名將,如衛青、霍去病、成吉思汗等,哪個不是率部幾十萬,縱橫西北大漠,留下千古美句。戚繼光從小就立下志向,以這些名將為楷模,成為千古風流的大將。十幾年來,他馳聘在東南抗倭戰場上,大小數百戰,打出很大的威風。但他心中老覺得缺些什麼,作為一個大將,卻從未統兵十萬,長驅千里,打幾場真正的大仗。這次調往北方,可以實現多年的宏願了,他心裡十分激動。

  戚繼光要與朝夕相處的將士們和鄉親們告別,啟程北上。他的好友汪道昆,送了一程又一程。戚繼光含淚回首,說:「汪兄,留步吧。」汪道昆拉住他的手,勉勵他說:「大丈夫當名垂青史,希望你能幹出番大事業。」望著這位寬厚的長者,戚繼光使勁點了點頭。

  在他面前,是一個嶄新的天地;他人生的篇章,翻到了鎮守北方這一頁。

  §二十三、上書言志

  早在浙江、福建抗倭時,戚繼光對北方形勢就很關注,常和好友汪道昆一塊談論。戚繼光深謀遠慮,汪道昆也很有遠見,他們很容易找到共同話題,一談就是半天。「北虜」、「南倭」一直是明朝的兩大問題,他們在抗倭同時,對「北虜」問題也表示出很大的興趣。

  「北方不同於南方,北方黃沙蓋地,大漠雄關,可以打大仗。不像這裡,河湖遍佈,道路狹窄,只能打小仗。要是有一天,能到北方打場大仗,指揮雄兵十萬,縱橫馳聘擊敗蒙古鐵騎,那才叫千古風流!」

  汪道昆說。

  「可是,蒙古鐵騎是很厲害的。這麼多年了,『北虜』還是一個問題,北方邊境還是不安全。如果有一天能到北方征戰,也不能小瞧了蒙古騎兵。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中亞,威名千古。雖然今天氣勢不如以前,但也不能小瞧,蒙古騎兵的戰鬥力是很強的。」

  戚繼光說。

  汪道昆說:「我並不小瞧他們,但我相信,如果我們有支十萬人的軍隊,定能大敗蒙古軍。」

  「和蒙古騎兵作戰,很難啊。你想一想,北方那麼多軍隊,那麼多軍營,邊境還不是常被搶劫。即使碰上,我們軍隊也常常打敗仗。為什麼呢?首先是他們靠遊牧為生,生活住地不定,摸不清他們行蹤。北方防線很長,有好幾千里,防這裡,防不了那裡。而他們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專攻一路,長驅而進。第二是蒙古騎兵善騎馬,騎馬作戰,來去迅速,不易抵擋。

  三是他們善長射箭,箭法高,而我們打仗,常靠火器取勝,塞外風大,塵土蔽天,不利於火器應用。四是騎兵飄忽不定,何時進攻,難以預料。這些都是蒙古騎兵猖獗的原因。」

  汪道昆連連稱是,問道:「如果你去北方防守,你怎麼防禦蒙古鐵騎呢?」

  戚繼光笑笑,說:「那我首先要修長城,修營房。

  其次要自己訓練一支軍隊,像訓練戚家軍一樣,但這支軍隊起碼要有十萬,少了不管事。認真訓練三年,而後編成一支車兵、步兵、騎兵聯合作戰的精銳部隊。

  對付蒙古鐵騎要主動出擊,以戰車防守,以步兵應戰,敵人後退時,用騎兵追趕。我不相信這樣打不敗敵軍。

  只要朝廷支持我,給我兵,給我用兵的便利條件,我相信我能打敗蒙古騎兵。」

  汪道昆贊許地點點頭。

  1567年,戚繼光來到北京,等候朝廷任命。

  他有著偉大抱負,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視,使他有施展才華的機會。不久以後,他向朝廷上書,提出對北方軍事的看法。

  他首先希望政府能給他一定權力,讓他訓練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他保證把十萬軍隊訓練好,打幾個大仗,使蒙古騎兵不敢輕易南下騷擾。然後把十萬兵分到北方各軍事重鎮,再讓他們帶動別的士兵訓練,使北方守軍全部成為虎狼之師。如果不給十萬,給五萬也行;五萬不給,三萬也行;如果仍像過去似的,給他不到一萬兵,說什麼也是難有作為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