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上頁 下頁 |
七〇 |
|
每年年初二,最早來拜年兼拜夀的常常是蔡薿。他是開封人,崇甯五年進士及第。當時他揣摸蔡京將複任左相,就在策論中竭力歌頌紹述熙甯新政。皇上讀後大為讚賞,擢為狀元。他一心依附蔡京,細敘家譜,尊蔡京為叔父,並登門拜謁。蔡京讓蔡攸和蔡卞的長子蔡修等相見。這位狀元馬上改口說;「此二公是父輩,而叔父該是叔祖了!」於是一一行了大禮。蔡攸見他很知趣,也以對子侄之禮相待。 眾所周知,結成朋黨,常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幾千年來社會上的士農工商、達官貴人、王侯將相,幾乎都離不開宗法血緣關係,社會的結構是宗譜式的結構。蔡薿既然認祖歸宗,是蔡家的親骨肉,受到信任和破格提拔就理所當然的了。從此之後,他稟承叔祖大人的旨意,誣陷陳瓘,排擠張商英,筆頭上頗有些功夫,對恢復三代古禮,也有非凡的熱忱,現在已晉升為翰林學士、禮部尚書了。戶部尚書劉昺,刑部尚書范致虛,工部尚書劉嗣明,都是太師的門下士,十多年來對恩師忠誠不二,關係頗為密切,他們相約同來拜夀。 畢竟年齡不饒人,太師雖然長生有術,注意保養,但身體已大不如前了。每當入冬,常嫌貂裘單薄,密室寒風侵透,且鬚髮已經全白,一般不輕易見客。而這幾位高徒兼高官登門,他每次都要親切接見,健談如舊。他們既談三省、六曹公事,也談各人的私事和社會趣聞,關係融洽如一家人。正說話間,戶部侍郎賈偉節、禦史中丞許敦仁、京西路都轉運使宋昪也聯袂而來,大家互相拜年後,都向偉節表示賀喜,祝賀他在去年帶頭奉行太師的花石直達綱法,由江淮發運副使一躍而成為戶部侍郎。 偉節謙遜地說:「在下無德無能,全靠太師栽培!」 大家又稱讚宋昪,說這幾年修復洛陽故宮魄力非凡,立下大功,也開玩笑似地祝賀他乘機發了大財。對於許敦仁,同僚們都深表關切。他在幾個月前,曾上書說天下太平,風調兩順,皇上可不必操勞,五日一朝會就夠了。皇上懷疑他是受了蔡京的指示,以便進一步控制朝廷,篡奪皇權,一怒之下,想把他趕出京城。可蔡京百般庇護,至今仍穩坐禦史台的高位。敦仁是興化人,原任校書郎,太師因同鄉關係提拔他為禦史中丞,作為心腹和喉舌。 同僚們說昪發了大財,那是千真萬確的。近年來他憑著太師的關照,撈到修洛陽故宮的美差。皇上準備在政和七年秋駕臨鞏州,祭奠宋王朝七個皇帝的陵墓,屆時要住在洛陽行宮。這是朝廷的頭等大事,事先要作好準備。宋昪認為舊宮城周圍不到十裡,規模太小,就創建廊屋,擴大為周圍十六裡。宮城內殿堂樓閣無數,修繕後全部要用真漆粉飾一新。漆飾的方法是事先用死人骨灰打好底子,這樣上漆後色澤晶瑩絢麗,可以照見人影。 由於需用大量的死人骨灰,宋昪急如星火地催促京西路下屬四十多個縣按時按數繳納。但這種徵調史無前例,屬宋氏首創。因貨源奇缺,骨灰的價格暴漲,一斤價高達幾千貫,仍然很難買到。而工程時間緊迫,刻不容緩。他得到蔡太師的默許,專門成立了掘墓隊,夜以繼日地挖掘洛陽城外二三十裡以內的古墓,就地取骨燒灰。這個辦法不僅節省時間和經費,而且還可開闢新的財源。須知洛陽是十多個朝代的故都,歷代的皇帝、貴族、大臣和富商,都以死後能長眠於此地而感到榮幸。這些墓穴中陪葬的珍寶很多,特別是挖到不少三代的青銅器,漢唐以來的奇珍寶玩,那簡直是價值連城,使皇上振奮不已。當然掘人的祖墳並非盛德,免不了家家悲歌,戶戶咀咒,但皇上不知底細。而宋昪藉口奉旨行事,為了皇上能盡孝道,臣民們理應作些犧牲。 同來拜年的同僚們不好談論此種缺德之事,只是關心自漢魏以來一些著名的君臣的墳墓是否還保留,關心青銅器的數量和價格。宋昪極其誠懇地回答道:「蔡太師天生好德,以仁厚為懷,一再申令不許挖掘歷代帝陵和名臣墓,諸如秦呂不韋、東漢明帝、魏明帝以至梁太祖的陵墓,唐代狄仁傑、顏真卿、自居易和本朝的名臣墓,我都遵命完好地保存下來了。」至於掘墓所得珍寶,他自然一筆帶過,不願細說。 太師聽後連連點頭,贊許說:「如果不保存這些陵墓,我們就會被後人唾駡;至於平民百姓的孤墳,我們就無法顧及了!」說話久了,太師需進內室休息。豐盛的、集南北美食之大成的太師家宴,就由他的兒子蔡攸、蔡翛等人代為主持了。 每當看到父親日漸衰老的面容,蔡攸總有一種難以言諭的錯綜複雜的感慨。父親愛護子女,向兒子們親自傳授詩書和處世之道,其中也包括權術的精要,並提攜他們步步高升,可謂恩重如山。老人一生機關算盡,汲汲營進,人們貶之為心狠手辣,笑裡藏刀。但官場上歷來如此,不這樣哪能飛黃騰達?再說這也是為蔡家子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他們開道鋪路!令他感到遺憾的是:老人太迷戀權勢了,既然年邁體衰,就應該激流勇退,設法把自己的長子扶上宰輔的高位。蔡攸心想:自己今年已四十歲了,不能老在宮廷秘戲班裡塗脂抹粉,老在道籙院裡膜拜神仙,應該像堂堂男子漢那樣,創立可以稱道的實際政績,以至建立功業。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可老人卻不瞭解長子的心情,也許是裝作不知道。 近年來,在宋翔風和童貫夫婦的配合下,蔡攸終於悄悄地在自立門戶了,不想再去當老父親的配角了。這次要乘父親七十大壽的良機,進一步在蔡黨內部組織自己的宗派,不行的話就拉出隊伍與老父親較量一番。老父愛惜子女,對兒子不會下毒手,當兒子的就不一定客氣了。他名義上是秘書省和道籙院的提舉,但具體事務由親信劉侗等人去做,自己主要的精力,則用在陪同皇上玩樂和御前物品的供應方面。御用物品主要來自東南沿海和兩廣,他就借職務之便,在這些地區安插自己的親信。 正月初五上午,太師府內舉行隆重的祝賀儀式。鳴鑾堂內禦書的匾額和中堂金光閃耀,案幾上陳列著歷年生辰時皇上所賜的金盆和詔書。按照歷來的傳統,每逢宰臣生日,皇帝都要賜予鎏金鏤花銀盆四隻,還有錦緞和其他賞玩,並由大內侍來宣諭詔書。這次來宣諭的內侍是興德軍留後樑師成,詔書褒揚太師:「施政有成,應載入史冊;以道經邦,使四海歡騰。」所賞的生辰壽盆已不是銀質鎏金,而是純金製作的了,至於其它賞賜也倍於往年。當開始拜夀時,鳴鑾堂外鞭炮震天響,府上的僕役打開鳥籠,放出飛鴿和鳥雀,放生積德,延年益壽。府內的歌舞樂隊也高奏祝壽樂曲。太師端坐于虎皮椅上,頭戴七梁冠,貂蟬籠巾,身穿朱衣,白羅中單,方心曲領,腰系金帶。雖然容顏顯出衰老,鬢髮蒼蒼,但神采依舊,微笑中仍含有無比威嚴。來賓中都是朝官和來自各地的頭面人物,大家一齊拜夀,祝老太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太師也笑逐顏開,謙恭答禮。華堂上陳列著仙鶴、孔雀等工藝品,金爐中龍涎香輕嫋。這真是:除卻萬年天子貴,唯有當朝太師尊! 每年慶壽期間,是蔡太師大豐收的日子。東南、兩廣、西南地區黨羽們進獻的生辰綱,大部分由江淮和海運入汴河,由汴河運送到太師府的後門。從河北、西北地區進獻的生辰綱,也可從黃河、洛河轉入汴河,只有少部分由陸路啟運。那真是金銀如潮,綾羅如潮,上自奇珍異寶、商彝周鼎,下至太師愛吃的鵝掌、雍酥、荔枝酒,一如黃河決堤,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來,從太師府第的後門湧進倉庫。外人至今仍不知道太師究竟有多少錢財,平時客人所送的禮單和每年的生辰綱目,只有他本人和徐氏夫人以及一個老管家能細閱,其他人包括蔡攸在內都不許插手。人們只聽說他在汴京、杭州的倉庫,幾乎年年都在擴建。 盛大的壽筵開始了,美酒佳餚自不必細說。主客頻頻舉杯祝壽,太府內的家伎和教坊樂隊演出喜慶節目。其中最使壽翁感興趣的是演唱賀客所作的祝壽詩詞,特別是著作佐郎程俱的二首七律和史院編修官汪藻的一首長律,為蔡太師所激賞: 南有壺山壓七閩,慶門高對此山青。 時臨元旦過五日,天與中階第一星。 華袞名歸資大政,彩毫分得續群經。 寒儒有幸稱觴列,聊借此詞祝壽齡! 君王正殿壓金氅,一品師臣待赭袍。 萬世規模神鼎重,十年勳業泰山高。 崇甯樞管聯領翼,政和蓬山擢鳳毛。 公壽幾何詞漫費,為公仙客問蟠桃。 慶節同堯曆,新陽應禹功。 儀韶來彩鳳,占夢得真熊。 器敏無限量,才豪妙吐虹。 書法二王品,文章兩漢風。 早登青瑣閣,頻入紫微宮。 炳炳丹青筆,堂堂社稷忠。 文武俱為憲,詩書孰比隆? 聲光連日月,所概俯華戎。 規模三代遠,詩略萬夫雄。 伊、湯威有德,房、杜不言功。 禦書刻堂額,相府列門生。 論氣菁莪盛,論才駿馬空。 靈芝盈田紫,蟠桃照海紅。 程俱,衢州開化縣人,是蔡府的常客。太師早就知道他能出口成章,富有文才,律詩的篇幅有限,但他卻能完美地表現出太師功業鼎盛,位望隆貴。他知道太師懷念自己的故鄉,雖然宦游四海,卻常常夢繞壺山。壺山即壺公山,在興化州治之南,山高千餘丈,盤踞幾十裡。主峰頂部有泉池,據說泉脈與大海相通,故池泉隨著海潮而漲落。太師常說,自己能成為「一品師臣」和最高執政,是與壺公神山這塊風水寶地分不開的。但太師感到詩人自稱「寒儒」,似有言外之意,嫌官職不高,應該提醒兒子給他晉級。就憑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以及這次寫詩祝壽,就應該籠絡他。蔡府目前所缺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缺少好名聲,必須羅致文人雅士,讓他們唱頌歌。還有這個寫長律的汪藻,饒州人,在太學時就很有詩名。此首長達十餘韻,每聯都用典故,切合太師的身份,對仗工整,渾然天成。人才難得,應該設法去爭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