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一一一


  煙對於生活優裕的上層人士來說,具有相當的誘惑力,都想親口嘗試。

  康熙時期,人們生活相對富足,大臣們開始風行吸煙,並津津樂道煙的美味。

  有一位大臣享受了煙的美味,覺得應該推薦給尊敬的皇帝,於是,鄭重其事地向康熙皇帝推薦。博學而好奇的康熙皇帝,微笑著試吸了吸,感覺是冰涼涼的,覺得有些怪怪的,最後還是不大喜歡。

  年輕的乾隆皇帝什麼都想嘗試,對於煙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吸不打緊,就從此離不了它,一吸就是幾十年!到晚年的時候,乾隆皇帝覺得煙對於身體無益,而且可能潛藏著危險,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戒斷了煙。

  對於慈禧太后來說,吸煙是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幾乎每天都離不開侍候吸煙的侍女,每天都要吸煙。

  侍候太后吸煙的侍女,是她身邊最得寵的宮女之一。

  長年侍從在太后身邊的侍女何榮兒,就是專門負責侍候太后吸煙的,每次看見太后悠悠然吸她侍候的煙,看著嫋嫋上升的煙霧,她就覺得自然很了不起,就感到一種莫大的成就和幸福。

  侍女何榮兒回憶說:

  當宮女的,都要拜見姑姑。

  掌事兒的坐在八仙桌的正中間,姑姑坐在東上首,讓我筆管條直地站在下房的當中。這是一次重要的訓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姑姑站起來,大聲說:侍候老太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敬煙,比什麼差事都難當!敬煙,是跟火神爺打交道的事,你掉老太后身上一點火星兒,砍你的腦袋!你灑在老太后屋裡一點火星兒,你們祖宗三代都玩完!

  慈禧太后不喜歡吸旱煙,也就是關東煙,她喜歡吸水煙,通常是在飯後吸。宮女們不直接叫水煙,而是稱為青條,是南方進貢來的,也叫潮煙。

  給太后上煙,先要準備好六樣東西:一是火石,二是蒲絨翁同龢,三是火鐮,四是火紙,五是煙絲,六是煙袋。

  手上一個比錢包還小的東西,分為兩層,一層是裝蒲絨,一層是裝火石。包的外沿,呈月牙兒形,向外突出,用鋼片鑲嵌一層厚邊,有頓韌,用它向火石上使勁一劃,鋼和火石之間就爆發出火花。

  火石拿在左手拇指與食指之間,同時,在拇指和火石的間隙裡安好一小撮蒲絨,這片蒲絨借著火星就燃著了。把蒲絨貼在紙眉子上,用嘴一吹,紙眉子突然就燃燒起來,用這個火去點煙。

  火石是門頭溝的最好,像蛤蠣那樣薄。

  煙絲是南方的最好,放到侍女手上的,就如肥皂那麼大小,是長方形的小包,一律用青色紙包著,因此,侍女們戲稱為青條。

  太后吸的水煙袋,特別的長,叫做鶴腳煙袋。侍女跪著,手托著水煙袋,太後坐在炕上,把煙管送到太后的嘴裡,吸一鍋再換一鍋。

  每次吸時,慈禧太后總要笑眯眯地說:這回,該勞您的駕了!

  ◆有關史料:

  《東華錄》:

  (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慈躬偶爾違和,當進湯藥調治,以為即可就安。

  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湧氣塞,遂至大漸,遽于戌時仙馭升遐。

  呼搶哀號,曷其有極!

  惲毓鼎《崇陵傳信錄》:

  慈安閒立庭中,倚缸玩金魚。西宮太監捧盒至,跪陳曰:外舍頃進克食(滿語牛奶餅),西佛爺食之甚美,不肯獨用,特分呈東佛爺。慈安甚喜,啟盒,拈一餅對使者嘗之,以示感意。旋即傳太醫,謂東聖驟痰。厥醫未入宮,而鳳馭上升矣!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西後與榮祿等既布此天羅地網,視皇上已同釜底游魂,任其跳躍,料其不能逃脫,於是不復防閑,一聽皇上之所為。……蓋彼之計劃早已定,故不動聲色也。

  費行簡《慈禧傳信錄》:

  後嘗告德宗(光緒),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若師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則是得罪祖宗,斷不可行!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外人不諳朝事,或疑因維新之急激,遂以至敗。由未知廢立之局早定,西後、榮祿,預布網羅,聽其跳躍,專待天津閱兵以行大事耳。

  信修明《老太監的回憶》:

  (慈禧太后)每中午睡覺時,傳值班太醫……其中,以姚寶升學問較優,醫道也高。每稱《東都賦》、《西都賦》為兩篇大文章。太后聞言,傳購《斯文精萃》數部,凡讀者各賞一部,並令司房太監謄寫成折,以便讀念。

  太后很快將此兩賦讀熟,因此,責備別人不肯用心。姚寶升為此事招眾人忌恨。適庚子義和團起,人心動盪。太后每退朝,總說:內廷有奸人,宮中有事,外邊就知道!但,總想不出是誰。想你們太監,絕不敢幹這事!有人說,姚寶升就是漢奸,常到榮祿家去,太后因此將姚寶升交刑部問罪,從此,不再讀《兩都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