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九八 |
|
13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四月十三日,禦史楊深秀進奏:請定國是。 四月十八日,康有為代擬奏摺,楊深秀上書:請告天祖,誓群臣以變法! 四月二十日,侍讀學士徐致靖上書:外患已深,請速定國是! 光緒皇帝深感時間緊迫,吩咐翁同龢擬旨。四月二十三日,光緒皇帝正式發佈上諭:明定國是,變法自強。 光緒皇帝決定召見康有為,榮祿等守舊大臣搬出祖制,堅決反對:非四品以上官,皇上不准召見。 翁同龢出主意:賞康有為四品官! 光緒皇帝恍然大悟,吩咐:賞康有為工部主事。本月二十八日,預備召見。 出人意料的是,四月二十七日,榮祿奉太后之命,連發4道懿旨: 第一道懿旨:罷免翁同龢,開缺回籍。 翁同龢當時是政務中樞的核心人物,身兼協辦大學士、總理大臣、軍機大臣、戶部尚書,並會辦軍務多職,掌管著朝廷的軍政大權,是光緒皇帝的寵信大臣,也是變法運動的靈魂。 這一天,是翁同龢的生日。這位躊躕滿志的帝師,大宴賓朋,正想動員眾人投身變法圖強的偉大事業之中。這時,內侍突然降臨,翁師傅以為是太后的厚賞!內侍宣佈懿旨,幾天來情緒極佳、喜不自勝的翁同龢,真如五雷轟頂。 慈禧太后的懿旨,十分明確和嚴厲: 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近來辦事,多未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于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樞機之任! 本應查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在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譴。 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 帝師翁同龢突然被罷免所有職務,開缺回籍,光緒皇帝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目瞪口呆,一時之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史官記載稱:皇上奉此諭後,驚魂萬里,涕淚千行,竟日不食。左右近臣告人曰:可笑皇上,必叫老翁下了鎮物也! 光緒皇帝一夜未睡,神思恍惚,眼睛紅腫。 第二天,神情憔悴的翁同龢,前往宮門,與光緒皇帝辭別。光緒皇帝怕惹怒太后,不敢在宮中召見師傅翁同龢。兩人在宮門道旁見面,皇帝默默無言,黯然落淚,翁同龢 也是一步三回頭,老淚縱橫。 翁同龢寫道:在道右碰頭,上回顧無言,臣亦黯然如夢。 這第一道懿旨,慈禧太后傳遞明確信息:變法之事,小心謹慎,我保留意見。 第二道懿旨:收回二品以上大臣任命權。 這是慈禧向天下文武百官宣稱:王朝的控制權,依然還在太後手裡。二品大臣,就是掌握京師和地方軍政大權的朝臣,誰任命,受命大臣就向誰謝恩,就聽從誰的指揮。收回二品大臣任命權,意味著慈禧太后正式介入這場較量,要親自掌控朝政。 懿旨稱:嗣後,在廷臣工,仰蒙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賞項,及補授文武一品及滿漢侍郎,均著於具折後,恭謁皇太后前謝恩。各省將軍、督撫、提督等官,亦一體具折奏謝。 第三道懿旨:秋天到天津閱操。 閱操,就是君主閱兵。閱兵之意,表明軍隊的指揮權歸其所屬,是統治者親自檢閱自己統率的軍隊。自古以來,只有真正擁有兵權的人,才有資格檢閱軍隊。慈禧太后不僅親自檢閱,還要讓皇帝作陪襯。 懿旨稱:本年秋間,朕恭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鑾輿,由火車路巡幸天津閱操。所有海光寺、海防公所兩處屋宇,著榮祿迅即修飾潔淨,預備一切。並著胡 將火車、鐵路一併料理整齊,毋得延誤! 第四道懿旨: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 榮祿一直是慈禧太后秘密的心中戀人,也是她一生之中最為依賴、最為信任的男人。儘管榮祿始終保持君臣關係,有距離地敬仰著太后,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對太后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當時,大學士王文韶接替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這次懿旨,命王文韶入京,不再擔任直隸總督,但還是軍機大臣兼職總理大臣。榮祿則是由署直隸總督正式任職直隸總督,還兼任軍機大臣,管理兵部事務,並節制北洋海軍、陸軍諸軍。這意味著,皇宮、京師、京畿及北洋海陸軍、王朝軍政大權,全部集于榮祿一身。 懿旨稱:直隸總督王文韶,迅即入覲。以大學士榮祿,暫署直隸總督。 榮祿關注兵權,鄭重上書:外交之進退,視其兵之多寡強弱以為衡。強則公法所不能拘,弱則盟約皆不可恃! 慈禧太后也關注兵權,看了榮祿之上書,立即任命他為兵部尚書,掌管全國兵權,大練新軍。 這次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榮祿前往天津總督衙署赴任。臨行前,榮祿拜謁慈禧太后,憂心忡忡地進奏:微臣無他,懇請太后再次垂簾,以救祖宗江山。 慈禧太后微笑說:你去吧,安心做好你的直隸總督,不可大意。垂簾一事,非圖安逸,恐又招致攬權之譏! 榮祿跪伏說:攬權者,是對臣下而言的,不是指太后。明白事理之人,斷不會有此言!不明事理者,無足輕重,何必在意? 慈禧太后笑逐顏開,連聲說:好!好!我記著總督大人的美意! 榮祿心情舒暢,遍邀王公大臣,聯名上書,懇請皇太后垂簾訓政。 慈禧太后居住在頤和園,特地召請光緒皇帝前來頤和園。 四月二十七日,康有為奉朝旨赴頤和園,面見光緒皇帝,他暫時住在戶部公所。 四月二十八日早晨,康有為奉旨前往仁壽殿,拜見光緒皇帝。 這天黎明,康有為早早地就趕到了朝房,恭候皇帝宣召。想不到的是,剛到了一會兒,只見榮祿也到了,兩個政見不同之人,真是不期而遇。 榮祿一身一品大員的朝服,輕蔑地看著康有為,傲慢地說:就你這般大才,會有補救時局之術? 康有為平靜地看著他,堅定地說:非變法不可! 榮祿逼視著他,冷冷地質問:法是當變,但祖宗一二百年之成法,何能遽變? 康有為怒火中燒,斬釘截鐵:只要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 榮祿心中一驚,心想,這小子一定是瘋了,不僅一點不覺得害怕,還敢口出狂言。 榮祿盯著他,心裡說:好小子,你先狂吧,早晚要先殺了你! 榮祿先進宮了,將剛剛面見康有為的一幕,告訴了慈禧太后,然後,憤憤地說:這個瘋子,口氣真是不小!皇上這麼信任他,大風雨真的快來了。 慈禧太后淡淡一笑:讓他們鬧吧,動靜越大越好。 光緒皇帝召見榮祿,問他:康有為見識如何? 榮祿跪伏著,小心地回答:辯言亂政。 問:有無可取之處? 答:一無是處。 榮祿出來之後,康有為正式拜見光緒皇帝,兩人相互仰慕已久,久未謀面,不免有些激動。 光緒皇帝說:想不到,你這麼年輕,今年年庚多少? 康有為回答:回皇上,微臣正好40。 光緒皇帝說:好!不惑之年,國家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是何出身? 康有為回答:進士。 光緒皇帝看見康有為焦急的神情,知道他想談什麼:你的書,你的文章,我都看了,很好。國家,正處於危亡之秋! 康有為急急道:皇上,四夷交迫,分割漸至,覆亡無日啊! 光緒皇帝感歎:都是守舊之臣鬧的! 康有為點點頭:皇上聖明,洞悉病源!既知病源,所治之藥在此——既知守舊之致禍敗,則非盡變舊法與之維新,不能自強! 光緒皇帝點點頭:說得好!今日,誠非變法不可! 康有為痛心地說:近歲非不言變法,只是少變而不全變,舉其一而不改其二而已!如此連類並敗,必至無功。譬如一殿,材既壞敗,勢將傾覆,若小小彌縫補漏,風雨既至,終將傾壓! 光緒皇帝眼睛閃爍著光芒,鼓勵地看著他。 康有為神情堅定,一字一頓地繼續說:必須將大殿拆而更築,乃可庇護!然而,更築新基,則地之廣袤,度之高下,磚石楹桷之多寡,窗門檻欞之闊窄,灰釘竹屑之瑣細,都須全域統籌,合一盤算,然後庇材鳩工,大殿可成!只要有一小缺,終難成功,築殿不成,風雨也將不能抵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