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八八 |
|
慈禧太后召來翁同龢,溫和地說:翁先生辛苦了,皇帝大有長進!只是先生您不要太操勞! 翁同龢回答:叩謝太后隆恩,太后賞賜的金銀、珍寶、用品太多了,微臣誠惶誠恐。 慈禧太后話鋒一轉:皇帝近來功課如何? 翁同龢回答:回太后,昨日微臣書一財字,您猜皇上怎麼說?他說,吾不愛此,吾喜儉字。太后啊,聖明天子,此真天下之福啊! 慈禧沒有表情,沉默不語,只是高深莫測地看著他。 翁同龢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之中,高興地掏出一張灑金黃紙,有幾分得意地說:回太后,這是皇上剛剛寫的《唐玄宗理財論》,您看皇上寫的多好啊——善理財者,藏富於民。不善理財者,斂富於國。國之富,民之窮也!……以帝王之尊,而欲自營其筐篋之蓄,其為鄙陋,豈不可笑也哉! 翁同龢一個人在那裡搖頭晃腦,慈禧太后沒有任何反應。 翁同龢感到有些不對勁,不知道自己哪裡失言了?不知道什麼事情得罪了太后?他搖了搖頭,還是不明白,勉強地說:太后,真正帝德如天啊! 慈禧太后心中冷笑,好個書呆子啊!她不動聲色地說:何謂帝德? 翁同龢一時愣在了那裡,好像不大明白太后問的是什麼?好像沒有聽懂太后問了什麼?頭腦一片空白,只是喃喃自語:帝德?帝德? 慈禧太后平靜地看著他,不說話。 翁同龢有點不知所措,輕聲囁嚅道:帝德,就是聖明帝王的品德啊,太后。祭天祀祖、朝賀大典、祈雨扶耕,都要沉著穩重,有天子之威、有聖君之範,這就是帝德。好學、勤奮、仁厚、愛民,這就是帝德啊! 慈禧太后拿出一張紙,輕聲念道:敬從光緒當陽日,追溯康熙郅治時。這就是你說的帝德? 翁同龢一時傻了:是啊,太后? 他不明白,這有什麼不對:皇帝如此聰慧,如此愛民,他希望皇帝能像聖祖康熙皇帝那樣具有雄才偉略,重溫大清至治之盛世,造就一個光緒中興之朝,何錯之有? 慈禧太后平靜地說:聖祖皇帝天資聰慧,是堯舜一樣的聖明君主,不是誰都能達到的。皇上年紀尚小,不要讓他好高騖遠,養成虛浮習氣!要培養他腳踏實地、謙虛謹慎的作風。萬事孝為先,何不讓他熟讀、背誦《孝經》?何不精解《二十四孝圖》? 慈禧太后想起翁同龢墨書的兩個大字:帝德。她拿起朱筆,寫道:帝德,宜涵育德性。俾一言一動,胥出於正,以為典學之本! 翁同龢跪伏叩謝:微臣謹遵太后教誨,一定注重教授孝道,從今天起,開始熟讀、背誦《孝經》,並注解《二十四孝圖》,恭請太后裁奪。 慈禧太后笑著說:先生快起,翁先生不要太客氣。這是醇親王親筆為皇帝寫的《誡勉詩》,請先生品評。 翁同龢輕聲念道: 稟承列聖艱難業,永記東朝覆載恩。 心似權衡持正直,事如涇渭辨清渾。 行成端賴研磨久,志減常因離用尊。 見善則從過勿飾,義為人路禮為門。 慎依家法敬臨民,上下情聯一點真。 偕樂始容王在囿,有為應念舜何人。 簡編要鑒興衰跡,舟楫全資內外臣。 天命靡常修厥德,隋珠趙璧總浮塵。 翁同龢吟詠了兩遍,恍然大悟,感歎說:回太后,這詩,寫得好! 慈禧太后笑逐顏開,吩咐說:難得翁先生誇獎,那就懸掛在毓慶宮吧。 翁同龢恭敬地答應:是。 慈禧太后笑著說:翁先生不僅學問好,還能學以致用,真正難得。 翁同龢彎腰施禮:微臣叩謝太后誇獎。微臣無才無德,不過是恭逢盛世,恭遇聖主罷了! 慈禧太后搖手說:先生太謙虛了!你看,你在刑部,把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徹底平反,將多年冤案昭雪於天下,朝野震動,世人稱頌你為翁青天啊! 翁同龢搖頭:謝太后聖明!丁葆楨等京師大臣,反對尤烈,還有浙江、湖北籍的朝官,如果不是太后明鑒,哪裡有我翁同龢之今日,哪裡談什麼翁青天!太后乃真正盛朝聖主啊! 慈禧太后心裡很受用,她微笑著說:你改革刑部,朝野一片讚譽之聲。你負責工部,皇家陵寢井井有條,又是一片稱讚之聲啊。 翁同龢恭敬地說:這是太后聖明! 慈禧太后收起笑容,認真地說:有先生教皇上讀書,我很放心。不過,先生的才具,不能埋沒,我想請先生任首輔軍機大臣。 翁同龢趕緊跪伏:叩謝太后知遇之恩!不過,微臣確實無才無德,不敢有此非分之想。更何況,沒有漢人出任首輔之先例! 慈禧笑著說:先例總得有先,那就從我開始吧!你只管好好當差。 翁同龢心悅誠服,恭敬地說:是。 慈禧太后沉吟片刻:至於丁葆楨,我會讓他知道,天有多高! 7 慈禧太後坐在窗前,用朱筆寫著:東、東、東…… 李蓮英知道,老佛爺是在考慮收拾東太后,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懷的,有兩件事:一是同治皇后,皇帝是自己的兒子,選皇后竟然讓東太后稱了心!二是親信內侍安德海,竟然慘死在濟南,還暴露無遺,甚至連宮內的親信內侍們也受到株連,有品級的內侍差點一網打盡……所有這些,都是東太后幹的好事! 前不久,東陵拜祭之辱,令慈禧太后咬牙切齒。 東陵的地勢真是很好,風光秀麗,山環水繞,藏風蓄氣,真正是風水寶地啊。 兩宮太后一起,興致勃勃地祭祀皇陵,滿眼青山綠水,慈禧太后的心情極好。她剛剛看完風景,想也沒想地和東太后走在一起,上前祭拜祖宗。 沒想到的是,東太后竟然冷著臉,嚴肅地說:先帝在日,都是帝后同祭,妃嬪不能並列!請你退後拜祭! 慈禧太后的好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感覺渾身上下,像是潑了一桶冰水!她的臉,火燒火燎的,紅一陣,白一陣,沒有一絲血色。 慈安太后無畏地直視著她,她只要認為自己有理,就無私無畏。這女人,什麼人啊! 慈禧太后無地自容,瞪著她:你!你……! 面對慈禧太后第一次結巴,慈安太后知道,這個任性的妹妹真的動氣了。可是,她不怕,她勇敢地瞪著她:禮制就是禮制,不能變! 慈禧太后怒不可遏:同是太后,分什麼先後! 慈安太后嚴肅地說:這是祖制,請你退後拜祭! 陵園氣氛莊嚴肅穆,眾隨從跪伏一片,鴉雀無聲。慈禧太后只好強忍著怒氣,退後一步。可是,從這一刻起,慈禧太后就感覺自己的肝臟出奇地痛。她一直強忍著,保持自己太后的威嚴,怕侍臣們看出自己亂了方寸。 然而,事實上,這一次的祭祀之辱,真的差點要了她的命:多少年來,她一直操心政務,已是不惑之年了,身體本來就虛弱,加之近期身體違和,寢食難安,加之鬧什麼痔瘡,便中帶血!這一次惱羞成怒、氣恨交加,一下子就真的病倒了,竟然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終日困倦勞乏,酸軟無力,還伴隨著日甚一日的腹瀉! 回到北京之後,慈禧太后就病了,臥床不起,腹瀉加劇。 從光緒六年二月初二日開始,處理政務,只有東太后一人坐在簾後了。 侍臣在《起居注》中寫道:西太后夜不能寐,不勝勞乏。 翁同龢在《日記》中記述:召見辦事,皆慈安太后禦簾內,十餘年來此為創見也! 御醫們千方百計,忙得焦頭爛額,慈禧太后的病還是毫無起色,還有加劇之勢。沒有辦法,清廷只好頒下禦詔,遍招天下名醫,為46歲的太后治療疑難之病。 江蘇名醫馬文植、浙江名醫薛寶田等選入內廷,負責為太后治病。 薛寶田、馬文植、汪守正會同太醫院右院判李德立、右院判莊守和、太醫李德昌等,一起為太后會診,發現太后勞傷于心,肝腎氣虧,血海空虛,經脈不暢。 馬文植是江蘇巡撫吳元炳舉薦的,馬氏是孟河人,精通內科、外科和婦科。早年懸壺于孟河、蘇州、杭州一帶,聞名遐邇,人稱馬醫科。他應詔入宮,以高超的醫術,成為慈禧太后的第一貼身御醫。醫治光緒六年慈禧太后的怪病,他是主要御醫之一,全年留侍宮中。 他認為慈禧太後患有二陽之病。二陽病發於心脾,主要症狀是月經不行、肌肉消瘦、肺氣上逆、咳嗽喘息、心虛腹瀉。 他說,慈禧太后的二陽病,緣于積鬱積勞,心脾受虧,心為君主之官,脾為後天之本,神思過慮,心脾受病,則五內俱虛。腎虛不能生木,木失暢榮;脾乏生化之源,榮血內虧,以致經脈不調,腰酸肢體倦怠,虛熱時作,穀食不香。二陽之病,發於心脾,擬培養心脾,養血養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