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
八六 |
|
著派御前大臣隨時教習,並著醇親王一體照料。 翁同龢趴在地上,悲喜交加,一時失聲哭泣。 他和他父親一同教讀同治皇帝,父子同為皇帝之師,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恩寵。可是,他們父子在同治皇帝身上花費了多少心血,只有他們自己心裡知道。他們孜孜不倦,兢兢業業,期望造就一代英主。萬萬想不到的是,皇帝竟然受制于自己的親生母親,最後英年早逝! 如今,再獲皇太后寵愛,任命為小皇帝之帝師——兩次為皇帝之師,一人授兩帝,這可是古往今來,從來沒有過的恩寵啊。即使再有學問的大臣,恐怕平生絕對難有如此殊榮! 喜極而泣,翁同龢難免抽泣起來。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他心裡很清楚,那就是慈禧太后,一位性情十分獨特、個性絕對鮮明的女人,一位目標明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女人。 慈禧太后身邊的人曾這樣描述她:性極無恒,今日愛是人,翌日則恨之如毒;存心深,衡人輒不得其當! 翁同龢對小皇帝沒有譜,他只隱約感到,小皇帝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生活,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不要說把他培養成一代聖主,如果能夠順利地長大成人,就算萬幸了。太后的親生兒子都難逃一劫,何況是他?稍有不慎,後果一定不堪設想。 翁同龢左思右想,還是決定上書,婉言拒絕: 臣自去臘迄今,百疾交攻,心氣恍惚…… 臣衰疲之余,智力短淺,自問已難勝職。若複睹顏就列,必至有負聖恩。 唯有披瀝下忱,叩懇兩宮皇太后,俯鑒微臣無可名狀之苦衷,與不能勝任之實際,收回恩命,別簡賢能。臣不勝惶悚激切待命之至。 5 第二天,翁同龢的奏章就送達御前,兩宮皇太后閱看。 慈安太后奇怪地說:兩任帝師,這是千年難得的殊榮,他還不願意? 慈禧太后淡淡地說:這是儒生的把戲,很可愛,半推半就。 慈禧說著,拿起朱筆批道:懍遵前旨,毋許固辭。 第二天,兩宮太后在養心殿東曖閣召見醇親王、御前大臣奕訢、景壽,帝師翁同龢、夏同善。 小光緒坐在明黃燦爛的龍椅上,同樣明黃燦爛的簾子後面,坐著令人敬畏的兩宮太后。 翁同龢趨步入內,朝著兩宮太后跪伏至地:叩見皇太后,微臣日夜惶恐,難勝重任,叩請皇太后別簡賢能…… 慈安太后心腸極軟,聽先帝的老師這樣一說,想到了當年曾幾何時還活蹦亂跳的同治皇帝,如今一轉眼,人卻走了,又要為新皇帝的啟蒙操心勞力,不禁百感交集,悲傷地哭泣了起來。 慈安太后一哭,慈禧太后也受到感染,不免傷心落淚,在簾子內抽泣不止。 親王、大臣和帝師一時呆在了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 御前大臣立即跪伏進奏:微臣叩請皇太后保重貴體,微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慈禧太后慢慢地說:你們盡心竭力,共同濟此艱難。 翁同龢、夏同善泣涕跪拜:微臣一定盡心竭力! 慈禧太后是位知恩必報、知人善任的聰明女人,她選擇翁同龢為兩朝帝師,看中他為人謙遜,性情和善,寬懷大度,她相信這樣的人,一定能和小皇帝和睦相處,也不會和自己發生衝突。 在這之外,慈禧太后不能忘懷的是,在處理同治皇后和扶立小光緒帝這兩件重大事情上,翁同龢與自己保持絕對一致,也就是堅決支持自己的決定! 欽天監選擇的吉日,是光緒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這是一個春光無限、萬里無雲的好日子,天空一片蔚藍、澄徹。 涼風習習,晨曦逐著萬道光輝風馳電掣。然後,是一片鮮亮的藍色、淡粉色、淡紫色,接著就是無數五彩霞光,照徹東方廣闊的天際。 翁同龢坐著宮內的肩輿,在晨曦和霞光之中進入東華門,來到朝房,恭候皇帝的駕臨。 箭亭很幽靜,亭南的一片松林,散發著醉人的松香。亭前廣場很空闊,這是皇子練習射箭的地方。箭亭對面,就是皇帝讀書之地的毓慶宮。 毓慶宮是康熙皇帝特地為皇太子建造的寢宮。這裡寄託了康熙皇帝的無窮期待和厚望,也記載了這位仁愛之君的無盡辛酸和絕望。聰慧過人的皇太子,最後顛狂無道,如同魔鬼附體,令康熙皇帝痛不欲生,仰天長歎:我勤勞一生,怎麼會有如此兒子?我所創立的太平天下,絕不能交給此人! 雍正皇帝創立秘密立儲制度,廢除了傳統的冊立皇太子制,從此,毓慶宮就成為清帝指定的皇子居住、學習之地。 乾隆皇帝弘曆兄弟,曾經居住在毓慶宮。 嘉慶皇帝從5歲到15歲的青少年時光,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毓慶宮的前殿是傅本殿,乾隆皇帝曾親書禦匾:篤祜繁禧。 禦匾兩邊的對聯是:祖德敬而承,仰思堂構;天恩引以翼,遠逮雲祁。 這是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公佈皇十五子為皇儲之時,特地為他書寫的寄語,寄託了父親對他的期待。 嘉慶皇帝即位親政之後,感于父皇的慈愛,特地將乾隆四十四年父親賞賜給自己的匾和對聯懸掛在 本殿北部、自己一直生活了十餘年的毓慶宮,大匾是:履道安敦。 禦匾兩邊的對聯是:篤學在躬行,宜循實踐;淑心唯理順,克務懋修。 毓慶宮後殿為繼德堂,堂之東次室是嘉慶皇帝少年書齋的味餘書屋,書屋旁邊是知不足齋,西次室是宛委別藏。 皇子讀書,以前一直都是走路前往上書房。 少年皇帝前往毓慶宮讀書,則是坐著專門的轎子,前面有太監提著牛角燈開道。 皇帝師傅們先行到達毓慶宮,在宮室西側的休息室喝茶,等候著小皇帝。 小皇帝乘坐著金頂黃轎子,在太監們的呵護下,來到毓慶宮。 按照宮中的慣例,小皇帝來時,師傅們不必出屋迎接,而是要從座位上站起來,直到皇帝進入書房之後才能坐下。 太監傳令,師傅們這才進入書房,向皇帝行禮。師傅先向皇帝鞠躬行禮,皇帝要從座位上站起來,然後,雙方同時坐下,皇帝面南坐,師傅面西坐。 同治皇帝幼年即位,他的讀書之所是康熙皇帝曾經讀書的弘德殿。 慈禧太后仔細考慮之後,決定讓小光緒在毓慶宮讀書。 讓翁同龢想不到的是,侍從在皇帝身邊的太監們,竟然如此散漫,如此目無君上! 毓慶宮如同一座構造奇特的迷宮,窗戶明淨的正室,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的畫像。連接正室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門,門連門、室接室、宮連宮,一個套著一個。每一間房,每一個室,每一個宮,都擺放著不同的文房四寶、書畫文玩、古書版畫,供奉著古今名君、十哲聖賢、忠君愛國之士。 在和煦的春光中走來的小皇帝,身穿龍袍,顯得十分英氣,那乾淨的眼神之中,透著難得的稚氣和天真無邪。 翁同龢松了一口氣,覺得這樣的孩子,可以調教,有望再次造就一代明君! 小光緒看見師傅翁同龢,就走了過去,很親切地看著他,覺得他是那樣和善,那樣令人親切,仿佛他們曾經見過。光緒皇帝伸出白淨的小手,摸著翁同龢的山羊鬍子,咯咯地笑了起來。翁同龢也打量著小皇帝,兩人對視著,皇帝笑,他也和靄地笑。 紅漆戧金的木桌子上,放著御用的文房四寶。 翁同龢很高興,走近桌子,拿起筆,慢慢濡墨,鋪好宮內的灑金宣紙,恭敬端正地寫上了四個大字:天下太平。 小光緒睜著一雙有神的大眼睛,拍著小手,笑逐顏開。 翁同龢再次濡墨,再次用力寫下遒勁的四個大字:正大光明。 小光緒興致勃勃,翁同龢立即研好朱墨,讓小光緒在內府精製的薄薄紅格仿紙上臨摹。寫了一遍,又寫一遍,小光緒很興奮。 這時,兩宮太后來了,隨從在側的還有恭親王等幾位至信親王、大臣。 小光緒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下來,臉上滿是膽怯的神色,恐懼之感也不知道從何處泛起,使得一張本來很生動的臉,一時變得灰灰暗暗的,仿佛籠罩了一層綠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