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七二


  李蓮英一生機伶,他想出人頭地,自願請求淨身入宮。他的母親曹氏聽後渾身顫抖,但最後拗不過,只好求到了河間的沈姓太監,轉求到小刀劉門下,淨身、入宮。

  李蓮英後來回憶說:我是8歲淨身,9歲入宮,是隨小刀劉的進納名下進來的。臨離家的一天夜裡,老母抽抽噎噎地一夜哭個不停,我爸爸拉著排子車,媽媽追著車子,送我到西直門門臉,最後,給我兜裡放兩個煮雞蛋。

  李蓮英兄弟五人:李國泰、李英泰、李寶泰、李升泰、李世泰。

  老二李英泰,進宮後改名為李蓮英,並把小名機靈倒過來,諧音靈傑,作為他的字。他早年在白雲觀入了道,道號樂元。

  他過繼了老四的二子,叫李德福。他還有兩個妹妹,大的穩重,小的乖巧,因李蓮英後來深得太后的喜愛,他的小妹也得以入宮侍候太后,並嫁給了內務府郎中白來增。

  李蓮英的家人、身邊的人,無人不佩服他,稱讚他。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善解人意,心細如絲。

  慈禧太后自從李蓮英進入她的生活之後,再也離不開他了:一是他的梳頭手藝是第一流的,也是京師之中的第一人;二是他的機伶過人、體貼入微,無人能比。

  慈禧太后生於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李蓮英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年歲上相差13歲,生日則是晚7天。

  李蓮英是咸豐七年十月十一日(1857年11月26日)由鄭親王端華送進皇宮的,時年11歲(清宮檔案稱:時年13歲)。入宮之後,先在奏事處當差,于咸豐十年四月,調到東路東六宮之景仁宮。同治三年四月(1864年5月),正式調入長春宮,在慈禧太后身邊服役,並正式改名為李蓮英,字樂元,號靈傑。他的機伶、聰慧和什麼事都難不倒的過人本領,深得慈禧太后的器重,僅僅4年,就賞八品頂戴。

  安德海事件之時,他一度受到牽連,遭到處罰,減其俸份,並受到懲處。由於慈禧太后格外施恩,才讓他繼續在長春宮當差。從此之後,慈禧太后寵倖的安德海去世了,他開始地位攀升,並青雲直上。不久,慈禧太后賞賜李蓮英四品頂戴。

  同治十一年,是李蓮英一生中最關鍵的一年,他從這一年開始,正式發跡。

  慈禧太后格外信任李蓮英,這一年,加恩賞賜他六品頂戴。一年後,任命他為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地位僅次於總管太監張得喜。

  慈禧太后主政時期服役內廷的宮內太監信修明回憶說:慈禧太后寵信的太監,都知道有安德海、李蓮英,尚不知還有王俊如。安氏被殺,王氏也被殺:安氏是以驕恣取禍,王氏是以賣官殺身。惟獨李蓮英謹慎,終保其身,並得帝、後之特恩。

  慈禧太后對生活要求極高,她的宮室之中,在總管太監之下,特設掌案太監一職,官品不高,但職責很重,權力很大。凡是太后關係性命安危和日常起居的飲食、醫藥、衣服、起居用品等等,都是由掌案太監負責。

  如果太后要飲,掌案太監總是先飲。太后要食,掌案先嘗菜,再嘗湯和飯食,並且,稍有疑問,有權隨時可以中止進膳。太后要吃藥,掌案從拿藥、煎藥到嘗藥,一一做好了,沒有疑問了,太后才喝。也就是說,太后的一舉一動,都須掌案太監參與,並負完全責任。因此,宮內人都知道,其責重,權大,太后之恩寵也特加。

  安德海任掌案太監,恭敬謹慎,小心翼翼,深得太后歡心。但他恃寵而驕,竟敢招惹諸親王,特別是輕視恭親王,引起仇恨,他的生命因之走到了盡頭。

  安德海死後,李蓮英很快走紅,繼安德海之後任掌案太監。李氏善解人意,心細如絲,特別懂得前車之鑒,不敢有一絲的驕傲,也不敢對諸王、大臣有一絲的怠慢,終生小心謹慎,不敢驕矜。

  王俊如繼李蓮英任掌案太監,驕奢放浪,為所欲為。他想盡千方百計找錢,不惜為珍妃介紹賣官,最終事發。慈禧太后一直寵信王俊如,顧全面子,只將他發往盛京充軍。但是,慈禧太后痛恨珍妃,進而遷怒于王俊如,密令常將軍在瀋陽將王俊如和他的徒弟一併坑殺。

  李蓮英常常對侍候他的近侍說:

  主人是個老虎,我受恩深重,不可一刻失慎。天恩愈大,性命愈險,吾人不可不慎!

  僅僅幾年,李蓮英就做到總領內侍的總管太監。

  慈禧太后寵愛李蓮英,竟然破例賞他二品頂戴。

  這是超過清宮制度規定的,李蓮英誠惶誠恐,就跑到恭王府,求王爺請求太后收回成命,並求王爺指一條生路。

  李蓮英對恭親王磕頭說:太后賞二品頂戴,過制了,奴才萬死不敢受命,求王爺指一條生路。

  恭親王何等明白,立即說:總管尚好,主上天恩,有什麼不敢承受的?好在太監之位,有職無權,討太后之喜歡而已,總管不要推辭。

  就這樣,李蓮英順利地戴上了二品頂戴。

  這就是聰明過人的李蓮英之過人聰明之處:太后加恩賞賜,他請舉足輕重的恭親王出面,請求太后收回成命,如果收回,他的名聲鵲起;如果不收回,親王沒有什麼可說的,其他官員更無話可說。

  李蓮英得寵,最重要最關鍵的原因,是太后視頭髮為生命,講究發飾,李蓮英心細手巧,有一手梳頭的絕活,令慈禧太后驚喜不已,眾內侍們也都歎為觀止。

  史官這樣記述:

  李蓮英貌雖不甚鄙,而軟媚有姿,能得人憐,風機便捷,舉動必中太后意。

  太后之頭,須每日一變,形式名目,務極新巧,以故梳頭者,最難稱旨。

  惟李蓮英,能翻新出奇,或如天上雲霞,或如水中波影,或百卉異態,或蟲鳥殊名,隨手拈來,都成妙諦,信口編出,即成佳名。

  太后名知其無所依據,變幻取笑,而其心竅之玲瓏大可激賞。

  複善言語,每太后憂慮之際,彼出一語,輒為解頤,有如黍穀春回,赤地雨降,無不立沛生機。於是,不獨太后憐愛,即宮中上下人等,非彼不歡矣!

  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欽命七王爺視察北洋海軍,李蓮英為副使——太監任欽差大臣,這恐怕是大清歷史上的第一次,更何況是視察軍隊。但一生謹慎的李蓮英,將太后賞賜的二品頂戴換成了清制規定的四品,不住特地為他預備的副使船舍,不和任何官員接觸,白天只站在七王爺身邊侍候,恭敬地侍候七王爺和大臣李鴻章,晚上還要侍候七王爺洗腳。他是副使身份,這樣恭敬,感動得七王爺連連擺手。

  一趟差事回來,七王爺、李鴻章爭相向慈禧太后誇獎李蓮英。

  慈禧太后樂不可支,喜滋滋地說:沒白心疼他!

  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是53歲,李蓮英40歲。這年秋天李蓮英欽差回京,完滿地完成了任務,太后十分高興。太后過完了生日之後,就記著給心疼的李蓮英過40歲生日。她特地賞賜禦膳,叫來李蓮英對他說:讓壽膳房預備,多少桌子都行。但李蓮英只請了一桌,是老太監、同輩好友和幾個徒弟,悄悄地過了這個重要的生日。

  李蓮英的乖巧和太后的寵愛,從一次賞鳥活動中可見一斑。

  這是一個漫長的夏天,李蓮英帶著一個小太監,擔兩籠子鳥,來供太后賞玩。

  這鳥名叫藍靛 ,是鳥類之中最靈巧、也是最愛叫的一種。擔鳥的時候,鳥籠子上要用布罩好,以免鳥亂動亂飛,保持鳥的精神。到達以後,把罩布拿開,鳥就開始叫了:學說學唱,學蟈蟈叫,學紡織娘叫,學油葫蘆叫,學什麼像什麼。這種鳥還有一種本事,就是別的鳥在太陽下山以後兩眼迷糊,沒有精神,唯獨這種鳥,黃昏和夜晚也都精神十足,又稱為叫燈花鳥。

  旗下達官貴族愛養這種鳥,特別是腰纏萬貫的內務府高官們喜愛這種鳥,不僅因為這種鳥好玩,還因為它也是身份、身價的標誌之一:只說一項,這種鳥在大叫的時候,要喝飽比黃金還貴的燕窩湯,誰人能夠供得起?

  慈禧太后得寵的女官何榮兒描述當時的情景時說:

  竹子骨頭,帶節對縫的一對京籠,淡黃色,透著雅氣。大白刷的底布,三道架,架底下雪白透青的糞兜肚。籠子邊,帶一枝極精緻的四寸長鏟糞的象牙鏟子,看著就幹淨利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