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女人慈禧 | 上頁 下頁
二七


  懿妃蘭兒明白皇帝的心思:昨天信誓旦旦地說要率兵親征,直抵通州,今天改成一旦見仗,就坐鎮京北了。

  懿妃蘭兒就悄悄吩咐:備車300輛,將發木蘭。

  記注官寫道:宮中甚惶惶,已具車三百輛,申嚴將發木蘭。

  京師浮言四起,人們萬分惶恐。大臣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紛紛上奏,止駕勸行。

  吏部左侍郎匡源、右侍郎文祥、工部右侍郎杜翰等諸大臣的奏章,真正是一針見血:不意外間人言,更多疑慮,以為朱諭中'在京北坐鎮'一語,聖意仍屬木蘭!眾情益渙,岌岌可危!伏請皇上明降諭旨,宣示中外,使知木蘭之役,決不可行!

  咸豐皇帝感于大臣們的壓力,真的發了一個上諭,表明他決不離開北京:

  朕為天下人民主,當此時勢艱難,豈暇乘時觀省?

  且果有此舉,亦必明降諭旨,預行宣示,斷未有鑾輿所蒞,不令天下聞知者!

  爾中外臣民,當可共諒。

  所有備用車馬,著欽派王大臣等傳諭各處,即行分別發還,勿得盡行扣留守候,以息浮議而定人心。

  聖諭一發,京師安定了下來。

  僧格林沁又上一道密折,提出了最佳的出京方案,考慮得十分周到:

  將謂聖駕出都,既有關乎國之安危,京師立即震動,士卒有後顧之憂,勇氣既消,萬難策勵。

  此雖將士妄自揣度,亦系實在情形,合無仰懇天恩?既將來馬頭一帶見仗之後,再定親征之舉,庶可維繫人心,鞏固根本。

  總之,奴才等折報頻通,事尚可為。若奴才等萬一先挫,彼時即行親征,亦可不致落後。奴才等為保全大局固結人心起見,謹不揣冒昧,恭折密陳。

  僧王的意思是,一旦北撤,根本動搖,士氣挫傷,危局很難挽回。目前雖無撤退之必要,但要做好充分北狩之準備,一旦馬頭失利,就可從容北狩。

  僧王是禦敵的前線總指揮,他的話,自然很有分量。

  咸豐皇帝將密折給懿妃蘭兒看,兩人心領神會。在皇帝的暗示下,蘭兒批朱道:

  僧格林沁等所慮,正合朕意。現在巡幸之舉,決計不行。

  咸豐皇帝吩咐:發內幣20萬兩,獎勵將士,打敗夷兵!

  懿妃隨之說道:皇上將坐鎮北京,一定將洋人驅逐出去!

  懿妃悄悄吩咐安德海:備好車輛,準備北狩。

  大臣吳可讀在日記中寫道:

  (咸豐)庚申(十年)七月,自慈親(吳母)得病起,五六日間,即傳夷人已到海口,所有內外一切章奏,概不發抄,以致訛言四起,人心惶惑,然猶未移徙也。

  時皇上方病,聞警擬狩北方,懿貴妃與僧王不可,且謂洋人必不得入京!

  八裡橋一戰,清軍慘敗。英、法聯軍佔領京師門戶的八裡橋,進軍神木廠。

  內侍哭泣著跑進內殿跪奏:僧王敗了!

  咸豐皇帝聽到僧王、勝保失利的消息,傻子似地站在那裡,兩眼呆滯。

  懿妃蘭兒從容不迫地吩咐備好車輛,隨時隨地準備出發。

  咸豐十年八月七日八裡橋慘敗,八月八日上午,咸豐皇帝一行匆匆忙忙從圓明園北走,皇帝鑾輿沒有隨行,侍從護衛也不多。

  跟隨皇帝、懿貴妃和皇帝兒子載淳的王公大臣有:惠親王綿愉、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以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焦佑瀛、杜翰等百人,護衛禁軍大約2000人。

  坐上懿妃備好的馬車,咸豐皇帝仿佛覺得心安定了下來。

  入秋的天氣,不知道為什麼,還是那樣炎熱。知了在高大的樹上,還在拼命地叫個不停。

  咸豐皇帝的龍袍不知什麼時候,全都汗濕了。上車之後,咸豐皇帝的肚子開始咕咕亂叫,這時,他才知道,從昨晚直到現在,什麼也沒有吃。可是,出走時太匆忙,這車上什麼也沒有。

  一會兒後,懿妃蘭兒從懷裡掏出兩個雞蛋,遞給皇帝。

  咸豐很感激地看著懿妃,眼淚流了下來。他扭過頭去,慢慢地吃下了兩個雞蛋。

  第二天,安德海只從路邊的村子裡,討到了幾碗小米粥,送給皇帝和懿貴妃。懿貴妃讓皇帝喝了兩碗,讓兒子喝了兩碗,自己只喝了半碗,其餘的就賞給了隨行的近侍。

  這麼多大臣、將士怎麼辦?沒有飯吃,一天還可,第二天情形就不對了。

  大臣們束手無策,只知道抱頭痛哭,然後相互埋怨。

  皇帝坐在車上,只是不停地流淚。

  懿貴妃叫來戶部堂官:立即回京,籌措糧食。

  戶部堂官快馬回京,想盡千方百計,當夜就搞回幾千斤肉脯、果脯和糧食。有了糧食,隊伍才肯前行。

  皇帝哭泣不止。懿貴妃也淚流滿面。

  ◆有關史料:

  《慈禧傳信錄》稱:一日,帝禦圓明園,共後妃宴天地一家春。酒半,樞府奏,英、法軍已陷天津。帝痛哭起,罷宴。孝貞與諸妃皆泣,後獨進曰:事危急,環泣何益?恭親王素明決,乞上召籌應付。這乃召奕 、肅順共計之。 主和,順主戰,哄於御前,不能決。

  《慈禧外記》稱:慈禧此時已晉封為妃,京中人稱為懿貴妃。凡於外國之事,慈禧進言於帝,多主強硬。吾等亦不異之。蓋吾人心中,知其幼年家世,所謂尊貴龍種,不知外國虛實,其強硬何疑?

  《花隨人聖庵摭記》稱:當皇上之將行也,貴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鎮懾一切。聖駕若行,則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踐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後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故宮讀本》記載: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已經封為懿嬪的蘭兒,在儲秀宮生下了徹底改變她命運的皇子載淳,他是25歲的咸豐皇帝的第一個兒子。不久,玫貴妃徐佳氏生下了咸豐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但尚未命名他就夭折了。這樣,蘭兒生的載淳便成為咸豐皇帝的獨生子。

  光緒十年,慈禧重新住進自己年輕時居住的留下自己青春歲月的儲秀宮。然後,她在這裡隆重慶祝自己的五十歲生日。儲秀宮和其前面的翊坤宮的殿前楹柱、配殿、圍廊裡,都留下了慈禧祝壽時的幸福印記。其中,蘇州狀元陸潤庠等人恭寫、恭書的《萬壽無疆賦》,精心雕刻在圍廊磚牆之上,令她時時回味。

  慈禧50-60歲之間,經常居住在儲秀宮。在這期間,她間或住在紫禁城東部的甯壽宮,或者是中南海豐澤園,或者是夏宮禦園的頤和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