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謀聖張良 | 上頁 下頁 |
五三 |
|
「我去見漢王,你先去吃飯吧,別跟我來!」 張良說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他的住處離劉邦不遠,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和漢王的關係,進進出出根本不用通稟,也沒有誰敢加以阻擋。 他進宮看見漢王正在吃飯。劉邦見他急匆匆走來,便停下筷子問道:「子房有什麼急事嗎?我看你走得那麼急。」 張良沒有一點客套,單刀直入地問道:「漢王請工匠刻金印幹什麼?」 劉邦以為是什麼緊急情況,原來才是說的這件事情。本來正想要告訴他的,沒想到他正好來了,便請他坐下,說道: 「近來我日夜焦急難安,總想不出一個徹底打敗項羽的好辦法。正好這時有人向我獻一策,我認為倒是個好主意。」 「是何良策?」張良明知故問。 「要怎樣才能削弱項羽的勢力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分封六國的後裔為王!」 「誰給漢王出的這個主意?」 劉邦正感到得意,沒有想到張良的問話,充滿氣憤的語氣,再掉過頭來見他滿臉怒容,漢王還真有些疑惑不解,所問非所答地問道: 「你怎麼了?子房!」 正在這時,侍衛稟報酈食其求見。漢王見張良如此態度,解鈴還須系鈴人,就讓酈食其來和他談吧,便忙傳他進來。 這位身長八尺鬍鬚花白的高陽狂生走了進來。平時他自以為讀了不少書,自恃有才,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只有自己最聰明。 他興沖沖地走到漢王的飯桌前,打開一張絲巾,取出了一枚金印送到漢王面前: 「漢王請看,這就是滎陽城裡一位治印高手刻的金印。如果漢王以為可以,就命他繼續儘快地把那五枚刻好。」 劉邦年少時是個不讀書的無業遊民,哪裡懂得什麼治印,隨便看了看便遞給張良說: 「子房看看,你說行就行!」 酈食其沒有想到漢王把終審權交給了張良,雖然他並不一定把這個敢刺殺秦始皇的人放在眼裡,然而有一點他心裡是明白的,這就是張良在漢王心中的地位,比自己高得多。這是他平日最為不滿的地方,因為他自視才高八斗,在劉邦周圍的謀士中,他根本瞧不起張良、陳平等輩,他以為這些人只不過會玩點小聰明而已。只有自己才是個堂堂正正的儒生,才真正通讀過聖賢經典,但是劉邦卻更多地聽信張良、陳平。不過在此刻,他還是怕張良故意挑剔,攪了他精心策劃的大事。 自打沛公路過陳留時投靠到他帳下以來,他還未曾建立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功,當然也沒有封王的資格。平時,也未立過什麼戰功,只是被劉邦派往各諸侯間,充當說客而已。在下邑時,他風聞劉邦坐在馬鞍上問過張良,他想把關東之地封給別人以破項羽。 前幾日他有事來見漢王,想自薦去充當遊說齊王歸順漢王的使命。劉邦對這老頭,開始不怎麼感興趣,後來他有的獻策還是深受劉邦賞識的,像取滎陽、據敖倉就是他的建議。劉邦還記得當時酈食其對他說過這麼一段難忘的話: 「臣聽說,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的人,那麼他就可以取得天下,否則就不可能。要奪取天下的人,必須以民為天,而民又以食為天。敖倉是天下有名的糧倉,我聽說那裡還儲存許多小米。可笑的是,項羽攻下了滎陽,卻不知道堅守敖倉,只派了一些謫卒去分守成皋,自己卻引兵東去了,這不是老天爺要把這座糧倉送給漢王嗎?滎陽和敖倉這般唾手可得,如果不思進取,就是過錯。如今楚漢難以並立,互相爭奪一時難分勝負,海內動盪不安,百姓流離失所,農民不能耕種,女工走下織機,天下人心不定。希望漢王立刻進軍滎陽、奪取敖倉,依靠成皋的險要,控制太行的要道,扼住壺關的出口,據守白馬的要津,這樣漢王就可憑藉險要的地理位置而制服諸侯,何愁天下不能歸順於你!」 這無疑給當時困居下邑的劉邦指引了一條陽關大道,所以他欣然接受而且立刻付諸于實施,一度軍威大振,其中確有這位高陽狂生的功勞。 前日酈食其一來,劉邦就主動垂詢擺脫目前困境的良策。這位滿腹經綸的儒生早已摸透漢王的心思,他又正準備獻策劉邦,讓他去遊說齊王,如果漢王同意分封六國後裔,兩者不就是一回事了嗎?再加上近日來心事重重,因為攻滎陽、占敖倉是他的主意,生怕劉邦如今被圍困滎陽糧食將盡,怪罪於他,因此也急於想提出一個解圍的良策。 如果漢王真的接受了他這一建議,恢復六國不是他的頭功嗎?不但漢王將視他為股肱之臣,而且六國君王也都會感恩於他,那時他就真如當年佩六國相印的蘇秦了,張良與陳平又何足道哉! 於是他便信心十足地對漢王說:「昔日商湯討伐夏桀,卻依然分封他的後人在杞國。周武王誅殺了商紂王,也分封了他的後人去宋國。而秦始皇殘暴無道,消滅六國之後,弄得那些國王的後裔無立錐之地。如果陛下能夠真心恢復六國之後,他們都會感恩戴德擁戴陛下,心甘情願地俯首稱臣。漢王的德行已傳播天下,就可以南面稱霸了,到時候項羽也會恭恭敬敬地來朝拜陛下了!」 這一番美好的描繪,真使得劉邦暈暈糊糊,像飲下了一盞美酒一般,頓時心花怒放。再也沒有想到要不要詢問一下張良和陳平,究竟可行不可行,就當機立斷定奪下來。 他立刻說道:「很好!你趕快去找工匠把金印刻好,然後就請先生身佩六國使帶,去完成這一重大使命!」 他未曾料到如此千秋偉業,竟憑他三寸不爛之舌把漢王說動,瞬息間變為現實。被授予六國使帶,這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他出來的時候,已經有一種飄飄然的大人物的感覺。但畢竟年近七十的老叟了,出門跨門坎時沒有留神,差點兒絆倒。 誰能料到我酈食其還有今天! 所以,當張良以一種不滿的眼光審視金印時,他先發制人地說:「這位工匠是一位名匠之徒,還是先生手下何肩舉薦的。」 他心想,你張子房好意思自己打自己的耳光麼?沒想到張良沉吟半晌,說了句: 「金印倒是刻得很好,但恐怕這幾顆金印反而要壞漢王的大事!」 劉邦正挾起一塊牛肉要往嘴裡放,突然把舉起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吃驚地問道: 「為什麼?」 酈食其大為不滿,冷冷地反問道:「難道漢王施聖德於天下還有錯嗎?難道說……」 劉邦用手勢制止住了他,他心裡明白,張子房一言九鼎,不會平白無故地贊同一件事,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反對一件事。這麼大的事,還是應該聽聽他的看法,於是便放下筷子說: 「子房,你不妨說得明白點!」 酈食其想打斷談話:「既然漢王都已經贊同……」 劉邦的回答又是一個堅決回絕的手勢。 「好吧!」張良說:「請借一下漢王的筷子來用一下。」 他拿過漢王的筷子,蘸了一點酒來,在桌子上畫了一個圈,抬起頭來逼視著酈食其說: 「廣野君為飽學儒生,想必熟悉分封之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