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則徐 | 上頁 下頁 |
二五 |
|
鄧廷楨的賜還放歸,觸動了林則徐的思歸之情。 不久,文沖也獲釋入關歸養。「天涯同是傷心侶,目送歸鴻淚滿巾」。林則徐望著入關的人群,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1843年11月30日,張際亮客死北京,林則徐對這位力主禁煙抗英、不斷寄書伊犁傳遞消息的知己之死,寫下《哭張亨甫》一詩,表示深切的悼念: 尺素頻從萬里貽,吟成感事不勝悲。 誰知絕塞開緘日,正是京門易簣時! 狂態次心偏縱酒,鬼才長吉悔攻詩。 修文定寫平生志,猶訴蒼蒼塞漏卮。 1844年5月28日,王鼎暴卒。林則徐回想往事,悲慟萬分,作挽聯雲: 各位顯韓城,歎鞅掌終勞,未及平泉娛幾杖。 追隨思汴水,感撫膺惜別,還從絕塞慟人琴。 國事日非,林則徐的心情更加沉重。門生戴絅孫先後來過幾封信,附贈詩作多首。「窮荒無與共賞」,林則徐每每情不自禁地拿出來獨自誦吟,又痛楚地放下。 林則徐到伊犁後,一直處在病中。但他並未氣餒,認定「雖氈廬雪窖,心安亦可為家!」他借助帶來的幾車書籍,「攤殘帙於打頭屋裡」, 研讀文史,特別是新疆的邊防史地。致力於研討新疆的歷史地理沿革。 在祖國西陲邊塞讀史,林則徐具有和往昔不同的親切感。同時,他還研究屯田備邊的歷史經驗,著重瞭解清代在新疆屯田的情況。 1843年9月,林則徐從邸抄中獲悉,前河南糧道淡春台因招募眷民100戶赴巴爾楚克屯田,道光帝於7月20日下旨賞給六品頂戴,准予釋回,覺得這是他為西陲屯田戍邊效力的可行辦法。林則徐經過深思熟慮,主動地向布彥泰提出捐辦阿齊烏蘇墾地的要求,得到布的採納。這年冬天,林則徐組織當地民眾,開始阿齊烏蘇廢地的初墾。 一年多來,林則徐的病體並未見復原,他抱病捐辦阿齊烏蘇墾地,認修龍口工程,充分體現他關切邊疆開發事業的愛國熱忱。這年冬天,原來特派履勘南疆各城墾地的伊犁參贊大臣達洪阿引疾開缺,恰好布彥泰報林則徐等捐辦阿齊烏蘇墾地完竣的奏摺到京,道光帝遂下旨命布彥泰傳諭林則徐赴南路阿克蘇、烏什、和闐周勘。能夠得到為西陲備邊防邊貢獻餘力的機會,林則徐「實為夢想不到」,使命是艱巨的,「事體既屬繁重,道路又複綿長」,但林則徐毫不猶豫,決心「短衣攜得西涼笛,吹徹龍沙萬里秋」。 途經烏魯木齊期間,林則徐接到關內及伊犁等地友人的來信,使他瞭解到許多近事。對戰敗賠款,朝廷經費拮据,深感憂憤。下面這首詩,表示他對當時的銀貴錢賤趨勢的加劇深切關注: 漫將羞澀笑羈臣,此日中原正患貧。 鴻集未聞安草澤,鵑聲疑複到天津。 紛看絹樹登華轂,恐少緇流度羽巾。 海外蚨飛長不返,問誰夜氣識金銀? 3月下旬,林則徐會同全慶首先查勘了庫車的墾地,至6月,「已將六城地畝完行勘完, 陸續呈請將軍具奏」,便沿著先前來南疆的路線回頭向庫車進發。 7月8日,林則徐到布古,與全慶會勘喀喇沙爾墾地後,便折赴吐魯番聽候諭旨。9月接旨,命續勘伊拉裡克墾地。10月1日,自吐魯番至托克遜,6日前往查勘伊拉裡克續修水渠工程。他先後親歷查勘的八城墾地,達68.97萬畝, 行程3萬餘裡。10月底,他又續奉諭旨,會同全慶前往哈密查勘塔爾納沁墾地。在勘墾過程中,林則徐目睹沿途大部分地區得不到開發,曾經十分痛惜地感歎說:南八城如一律照蘇松興修水利,廣種稻田,美利不減東南。 勘墾之外,林則徐還為邊疆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比如在產棉地區倡導使用紡車,把內地漢族人民的紡紗技術向少數民族推廣,這對邊疆一些落後地區改進棉紡生產是有積極意義的。 林則徐周勘天山南北各城墾地,雖然和削職之後在廣州「協辦夷務」、 在浙江鎮海軍營及東河祥符工地「效力贖罪」一樣,無權列銜上奏,但他仍以認真求實的態度,默默無聞地實幹著。 這個時候,清朝統治集團的對外投降活動,以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成了定局,投降派人物也一個接一個地重新起用。為了緩和與抵抗派的矛盾,1845年10月29日,道光帝同意釋放林則徐,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