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則徐 | 上頁 下頁


  1808年11月,林則徐第二次上京參加會試,於翌年1月抵京。但這次又未成功,他於7月返回福州,再次進入張師誠幕府。

  1809年9月,林則徐在跟隨張師誠剿辦海上義軍中,間接地參予了鎮壓蔡牽起義的活動,隨張師誠一起移駐廈門,幫助負責起草文移。

  張師誠讚賞林則徐辦事幹練明快,發現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材,便支持、鼓勵他繼續參加會試。又于同年12月推薦他父親到將樂縣主持正學書院。

  1810年11月,張師誠赴京覲見,特地為林則徐備好盤纏,帶他一同北上,足見張師誠對自己的屬下林則徐的賞識與支持。

  1811年春,林則徐到京,第三次參加會試。

  這一次林則徐終於不負眾望,金榜題名。他榜列第七十四名,複試一等,殿試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賜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

  自此,林則徐終於走上仕途,開始躋身於官場。

  第二章 京師七年得器重

  林則徐入翰林院庶常館後,即被「派習國書」,學習滿文。不久,他請假回鄉取眷,直到1813年6月4日,才帶著妻子鄭淑卿來到京師,寓莆陽館,入庶常館供職。

  林則徐回到北京的年頭,正是華北地區階級矛盾激化,天理教農民大起義蓬勃展開的時候。

  1813年上半年,華北地區繼大旱之後,又來大雨,直、豫、魯三省交界各縣,災情特別嚴重,引起了以林清、李文成、馮克善等為首的天理教農民大起義。一時殺官圍城,烽火四起。10月8日,林清率領京郊天理教農民200余人,打入皇宮,直搗清廷。在內侍教徒的引導下,攻入西華門,佔領尚衣監、文穎館,直逼隆宗門。起義軍在隆宗門一帶堅持了兩日一夜的戰鬥,後失敗。

  直、豫、魯三省天理教大起義雖然失敗,但它以席捲中原、直搗清朝統治中樞的軍命壯舉,沉重地打擊了封建清朝。嘉慶帝在下達的《罪己詔》中,不得不承認是「非常之大變」,「為漢、 唐、宋、明未有之事」,表示要「永懷安不忘危之念,勵精圖治,夙夜在公,庶幾補救前非」。這當然只是動聽的謊言,「勵精圖治」只不過是謀求加緊控制農民,鞏固封建統治,「補救前非」則是使農民起義不再發生。

  然而,農民起義的刀光劍影對封建統治的威脅,畢竟反映了清朝統治危機的深刻。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以講求變革圖強為宗旨的經世之學,才在地主階級內部露頭並發展起來。

  「以經世自勵」的林則徐,本來就是帶著施展抱負的願望來到京城的。開始,他從教習成格、陳希曾學習滿文。當時的心情,他在給張師誠的一封信中談到過:

  則徐雖遠隔絳惟,然無日不以老夫子之所厚期者三複銘心,以求無負。辰下濫廁清華,弱鳥高巢,恐非終據。茲事已起爐灶,工既什佰,費更浩繁,習此者無不畏難,而則徐尤多棘手。以鈍根人學新樣枝,其勢定難見功,將來散館一關,深堪惴惴!

  則徐滯跡都中,誠有不能奮飛之憾。

  表明了林則徐對自己抱負的憂慮。

  天理教大起義時,林則徐是翰林院吉士,雖然無與事權,但大起義的刀光劍影對他並不是毫無震動。

  當時清廷君臣圍繞這次事變探討「致變之原」,廷奏連篇累牘,說法莫衷一是,其中也道出了吏治腐敗、軍事無能的衰敗現象。林則徐沒有資格參加討論,但他關心時事,經常閱讀邸報,朝廷紛紜議論不能不引起他的深思,用什麼辦法去醫治瘡痍,振興國家,上慰宸衷,下安百姓,使老朽的封建制度從氣息奄奄之中恢復元氣呢?林則徐開始了苦心的追求和摸索。

  在京師時期,林則徐是一個政治地位不高的小京官。1813年至1814年,當翰林院庶吉士。1814年5月散館,授為編修,8月,充國史館協修。

  次年3月,承辦《一統志人物名宦》,4月, 充撰文官,10月,翻書房行走。1816年8月,出京任江西鄉試副主考官,回京後充清秘堂辦事。1817年6月,記名以禦史用。1819年4月,充會試同考官。6月,再次出京,任雲南鄉試正考官。1820年3月,補江南道監察禦史,5月,充城差擬陪,派翻譯會試闈差。「讀書東觀,視草西台」, 職掌文史,責司紀綱,都是比較清要的職務。林則徐在京期間的情況,還可從他給同鄉友人郭柏蔭的信中瞭解一些梗概:

  愚初作翰林時,即有家眷,在京一年儉用,約以五百金為度。編修俸銀、俸米及館上月費,合計將及二百,尋常筆墨中亦有所得,能覓一館地貼補,則又覺從容矣。至都中本無官事,翰林尤可終年不赴衙門,若不讀書,豈不虛度日力?然群萃州處,酬應紛如, 京官中實在好學者, 百不得一,亦風會使然也。又歷代文獻、我朝掌故,史臣所必當通曉者,不可不孜孜留意,不特通於政事,即遇大考考差命題,偶涉不為聾 瞶,不觸忌諱,亦極有關係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