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時珍 | 上頁 下頁 |
六 |
|
三炷香一支接一支點在世子臥室旁的小廳中,李時珍和陸長史等人靜等著。不久,擁在保姆懷裡的小世子睜開了雙眼,對一旁的王妃怯弱地低聲喊了聲「媽」,王妃激動得情不自禁地撲在世子的身上,李時珍等人也露出了笑容。 李時珍又給世子開了一付常山、牡蠣、木香、附事一類的藥,給世子煎服,一個多月之後,世子的健康狀況就完全恢復正常了。 世子的病好之後,李時珍向錢差官提出辭行,說:「煩請您轉告王爺,世子的病已經康復了,我準備在一兩天之內回蘄州去。」 楚王朱英火僉和其他貴族老爺一樣,對待一切都貪婪成性。他既想得到天下所有的黃金珠寶,也要佔有天下的能工巧匠和各種技術人材。而且世子的病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會復發,臨到那時又到哪裡去找李時珍這樣高明的醫生呢?所以,他聽說李時珍要走,馬上讓錢差官將李時珍找來。 李時珍肅然地走進了楚王的客廳。 楚王清了清喉嚨,故作威嚴地說:「管家說你要走,是真的嗎?我知道你很有能耐,娘娘要賞你珠寶,我也要賞你一個官。現在我的奉祠所還缺一個奉祠正,你就來幹吧。」 李時珍說:「我要辭行,一是因為世子的病如果不受到別的刺激,我敢擔保不會再犯了,我在這裡沒有多少用處;二是家中有些小事我放心不下,急著回去處理,為此,我希望王爺放我回蘄州。」 楚王說:「怎麼啦?是不是嫌八品官小了,你為王府立了大功,一定要接受我的賞賜,不要再提什麼行的話了,有什麼困難讓管家幫助解決。」說完,不管李時珍願意不願意,起身就走了。 當時的封建王爺權勢很大,無論辦什麼事一向都是專橫跋扈的。李時珍對這些非常清楚,因此,也就不敢再推辭了。 這樣,李時珍就在楚王府裡住了下來。奉祠正是王府主管典禮方面事務的八品小官,良醫所是負責王府成員醫療的診所。官位不大,事情也不多,卻把李時珍緊緊束縛在王府裡不得脫身。 不久,中秋佳節來臨,王妃為感謝李時珍治好了世子的病,在王府花園寬敞的水閣中,擺一桌豐盛的宴席酬謝李時珍。在宴席終了時,王妃命使女捧出了一盤金光閃閃的珠寶。王妃對李時珍說:「感謝先生為世子治好了多年的痼疾,這點珠寶算是我們的酬勞,請先生收下,不要推辭。」 李時珍一再推辭不受,他說:「為世子治病是我們當醫生的本分,娘娘的賞賜萬萬不敢接受。如果您允許的話,我衷心地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讓我閱讀王府藏的有關醫藥方面的圖書典籍;二是請允許我能自由地在武昌附近的山川中採集一些有用的藥材,以備急用。」 王妃笑道:「這是先生職分內的事,有什麼不允許呢?先生如此認真負責,更應該得到獎賞!我吩咐管理典籍的人和宮中侍衛,一切遵從先生的意願好了。這點珠寶也請先生一定收下。」 李時珍十分感激地說:「娘娘允許了我的兩項要求,對我來說,這比珠寶貴重十倍。我是個行醫的,珠寶對我用處不大,因此,珠寶我是堅決辭謝的,請娘娘收回成命。」 這以後,王府紛紛傳頌著李時珍拒收賞賜而請求讀書的事,因而他在王府裡的中下等人中贏得了相當高的威信。對李時珍來說,雖然辭謝了珠寶,卻得到了學習和行動的自由,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幹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武昌城外,有一座蜿蜒數裡,橫貫南北的山,叫做蛇山。在山的北頭,巍巍聳立著黃鶴樓,黃鶴樓前有座觀音閣。李時珍經常到觀音閣去,同一個頗懂醫術的老和尚談得十分投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時珍在楚王府供職的消息傳出後,許多患有疑難病症的家屬都知道他是湖廣地區的名醫,千方百計地打聽辦法向他求醫。但是,只有少數的同王府裡中下層人有一定關係的病人,才能請到李時珍去看病。 其實李時珍沒有任何架子,在蘄州家鄉什麼人都可以請他看病,可是在這裡,他人生地不熟,又在官府裡擔負有一定的職位,不能主動地去找病人看病。一般的平民百姓也無法闖進侍衛森嚴的王府去,自然就不能找到李時珍去看病了。 但是,時間長了後,李時珍經常去找觀音閣和尚的習慣傳出去了,慢慢普通百姓也都認識了李時珍,許多病人的家屬就到王府大街的街口等候著請他,還有一些武昌地區附近慕名而來的病人就直接到觀音閣找他看病。久而久之,觀音閣幾乎成了李時珍的義務診所了。 觀音閣的老和尚看到李時珍每天熱心地為平民百姓看病,非常勞累,就勸他注意休息。李時珍說:「我辛辛苦苦十幾年學來的一點醫術,總不能只為幾個貴人看病吧?有了技術,不問平民百姓的疾苦,卻讓自己閑閒散散地過日子,這對生命來說豈不是極大的浪費嗎?到這裡來多診好一些病人,雖然勞累一點,但心裡高興,也就不覺得累了。」 李時珍在王府除了經常給百姓看病外,就是閱讀大量的醫藥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 公元1556年,明王朝下令全國各地官吏推薦醫術高明的人,送到北京,到太醫院供職。由於李時珍的名聲響遍湖廣,當然就在被推薦的醫生之中,楚王想留也留不住,就順水推舟地把他送到了北京。 於是,李時珍在他38歲時,離開了生活將近兩年的武昌城,來到了明朝的國都北京。 在太醫院裡,由於有從全國各地彙集來的一批高談闊論的當代「醫學權威」和趨炎附勢的輕浮之徒,醫師眾多,李時珍這個從湖廣去的「鄉巴佬」根本算不上什麼。因此,他整天浸泡在太醫院那灰塵滿架,很少有人問津的藏書樓中,翻閱著淡黃色的書卷,埋頭摘錄他所需要的資料。在太醫院擔任太醫不久,李時珍就離開了太醫院,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蘄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