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時珍 | 上頁 下頁


  §二、醫中之聖

  李時珍未能通過科舉考試躋身候補官員的行列,促成了他獻身醫學科學的契機。李時珍正式開業從醫後,在不斷為人民治病的同時,也不斷地進行著藥物的研究。

  蘄州位居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四省之間,「大江襟其前,諸湖帶其後」,「左控匡廬、右接洞庭」,是各省的必經之地,水陸往來極其方便。其不僅地勢異常優越,而且又以物產的豐富而聞名天下,以盛產棉麻、藥材稱著,有名的蘄蛇、蘄艾、蘄龜、蘄竹是蘄州的特產。因為交通發達,商賈旅客往來極多,長期成為藥材買賣集散的中心。

  李時珍從觀察家鄉的花鳥蟲魚開始研究藥物。他從小熱愛學習,好奇心特別強,看見什麼都想知道,不斷地向世代居住在附近的農夫、漁夫、樵民和獵戶瞭解草木蟲魚的生活習性和它們的特性。小小的李時珍,經常瞞著父母,偷偷地跟隨打漁的人到湖裡去,或者跟著砍柴的人上山去。在這些活動中,他很早就知道了開舌狀黃花的是蒲公英,開傘狀白色小花的是土茯苓,開五瓣紫花的是地西,也知道了野鴨子同鴛鴦的區別,各種魚的不同之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時珍在準備考試的同時也經常跟著父親上山採挖草藥。這樣瞭解了有關草藥的生長、收摘知識,有時還到他父親給人治病的地方幫助抄寫處方。

  父親李言聞是李時珍在醫學上的啟蒙老師。李言聞終生認醫為業,他也中過秀才,飽讀過各種詩書,在開業從醫的過程中,進行了一定的醫學研究,著有好幾本醫學、藥學的專著,如《醫學八脈注》、《四診發明》、《人參傳》、《艾葉傳》等。李言聞在蘄州城裡也是小有名氣的,由於醫術精湛,經常出入於大戶人家。

  李時珍從李言聞那裡得到了良好的醫藥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的教育,並繼承了良好的醫德和處世待人的經驗。李時珍也和蘄州城裡的幾個大戶人家結成了親密的關係。在這些大戶人家中,顧家的顧敦學識淵博,經常和李時珍相互問難,共同切磋一些問題,增長了李時珍的才智,他們家的大量藏書,成了李時珍獲取知識的寶貴源泉。

  蘄州城的郝家二兄弟,因廣泛地搜羅了大量的醫藥著作,藏書極其豐富,然而郝家兄弟愛好醫術並不是為了濟世益民,只是為了養生長壽。李時珍也常常到郝家去借閱醫藥藏書。李時珍善於虛心求教,常和郝家兄弟討論醫理和藥理。他注意吸收別人之長,擴充自己的知識。

  李時珍平生治學嚴謹,酷愛讀書。從走上醫學道路後,就胸懷大志,誓當良醫。為了實現自己的宏偉志願,不斷地勤奮學習。他除了對經典著作精深研讀外,還旁及其他各類叢書。「子、史、經、傳、聲韻、農圃、醫蔔、星相、樂府諸家」,無不廣泛閱覽,並在看書的同時,將稍微覺得有益的東西都記下來,在讀書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大膽創新和實踐是李時珍精於醫道的法寶,根據以毒攻毒的原則,李時珍讓他家裡那頭因病而拉肚子的母豬吃了一點巴豆,因為巴豆是瀉腸的藥,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根本就不會想到用巴豆,而李時珍居然用巴豆為藥治好了老母豬的腹瀉。從這一實踐中,李時珍認識到只要能把握劑量,巴豆也能治療腹瀉,並將這用於對人的治療中。

  正是在不斷地學習、勤奮地鑽研、努力實踐和大膽創新中,李時珍掌握了精湛的醫療技術。

  一天,李時珍出遊來到江西和安徽兩省交界的湖口地方時,正在街上走著,一群送葬的人走過李時珍的身邊。在一片悲哀的氣氛中,李時珍發現從棺材中有血滴出。作為醫生的李時珍,走過去用手沾上血一看,這血不是瘀血而是一滴滴的鮮血。李時珍連忙上前大喊道:「請停下,快點將棺材停下。」

  人群當即一陣騷動,其中甚至有人說:「這是一個瘋子,快滾開。」原來棺材中是一個因難產而死亡的婦女。在當時的風俗中,懷孕死亡的婦女應該馬上埋葬,開棺更是十分不吉利的事。李時珍瞭解到棺中的婦女是因難產而死後,連忙拉住死者丈夫的手說:「你家娘子是難產,處於假死狀態,她還有救。請你立即將棺材打開,我一定會讓你的妻子復活,並讓你喜添貴子。」死者的丈夫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讓抬棺材的人停了下來,就在路旁,將棺材打開。

  李時珍立即走過去,先對死者進行按摩,然後取出藥盒,對準死者的心窩處紮了一針,片刻之後,這位婦女發出了「哎喲」的一聲,睜開了雙眼。李時珍急忙令人在旁邊拉上圍布,不一會兒,那位婦女順利地生下了一個兒子。那位婦女的家屬見此,連忙跪在地上向李時珍謝恩不盡。李時珍這一根針救治兩條性命的佳話傳遍了當地,被人們尊稱為神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