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清照 | 上頁 下頁
二〇


  她呼籲最高統治者以在敵人蹂躪下的廣大淪陷區人民為念,鼓起勇氣,順應民心,著手收復失地,而不要寄希望于與侵略者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向侵略者搖尾乞憐:「但說帝心憐赤子,須知天意念蒼生。

  聖君大信明如日,長亂何須在屢盟。」她蘸著血淚,喊出了自己心中喊過千百遍的心聲:「不乞隋珠與和璧。只乞鄉關新信息。」她用催人淚下的詩句,表達了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抷土。」

  這兩首詩,是詩人強烈的愛國激情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心的真誠抒寫。老病交加、譏謗纏身的清照,卻這樣投入地思考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這樣熱切地參與政治大事,其赤子之心,何等熾熱!雖然後來的史實證明韓肖胄、胡松年並未能如清照所願,成為收復失地的民族棟樑,但對於一個無權過問、更不可能參與政事的老弱寡婦,在滿朝文武皆無指望的情況下,寄希望于韓、胡二公,並借此機會傾吐自己的愛國之情,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無論如何都是不該苛責的。後世有人責備李清照熱情頌揚韓肖胄、胡松年,言過其實,難逃諂媚之咎,實在沒有什麼道理。

  熱情的期待之後,又是深深的失望。山河破碎依舊,故園依然邈邈,夢境仍是淒苦

  也許就是在這樣的情感動盪中,李清照寫下了她的石破天驚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上下求索的焦灼,渴望一展抱負的雄心,理想難以實現的苦悶,這一切,都在記夢中表露無遺。這無疑來源於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源于自己雖才華蓋世卻因是一女流被排斥於社會生活之外的苦悶,源於腐敗、怯懦的南宋朝廷帶給全國人民的窩囊氣,源于作者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源于她對自由的熱望。

  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51歲(52虛歲)的清照在經受諸多磨難和煎熬後,終於有了一段短暫的安定日子,能夠坐下來,潛心整理凝聚著她和趙明誠諸多心血的《金石錄》。整理、校刊的工作,常常令她回憶起逝去的丈夫。有時,好像明誠就坐在對面,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工作的進展;有時,遇上考校的疑點,她甚至於張口要同夫君探討。四顧空寂的居室,又不由得心內長歎:明誠倒是「機捷」,早早就離開了這紛亂的世界,留下我一人,這孤苦寂冷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盡頭?「歸來堂」呵,你的遺蹤還在嗎?

  明誠墳頭的青草,綠了多少回,又枯了多少次了。什麼時候,才能去亡夫墳前灑上一些水酒,擺上一些果菜,痛痛快快地哭訴一場。心中的淚已經積存得太多太多了!

  這年八月,《金石錄》終於整理完畢,丈夫未竟的事業,清照算是完成了。對九泉之下的人,這也是一點安慰。清照舒了一口氣。在《金石錄》後面,她附了一篇後序(即跋)。這篇《金石錄後序》後來便成為她傳世極有限的散文中很有名的一篇。這篇後序實際上是一篇文學性很強的傳記散文,在介紹了該書的作者、卷數、內容及其價值之後,詳細敘寫了作者夫婦酷愛古代文物、節衣縮食收集金石古籍和戰亂中所藏古物屢遭厄運、幾乎散佚殆盡的過程。明代蕭良有讀此文後,慨然歎曰:「敘次詳曲,光景可觀。存亡之感,更淒然言外。」(《古今女史》卷三引《金石錄後序》評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