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清照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守著亡夫葬地,思夫情切時,還可去墳前祭奠哀哭,如今,連亡夫的墳塋也再難見到了,怎不令人愁腸百結。逃離途中,回首遙望建康,清照寫下了《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征鴻。 「紫金峰」即南京紫金山。全詞雖無「悲」、「愁」、「哀」、「傷」、「苦」、「思」、「念」等直接繪情的詞,哀傷、緬懷之情卻充溢全篇,其「淒豔」令人「不忍卒讀」(據陳延焯《白雨齋詞話》)。 春光正好時,尚且愁眉難展,春色將殘,思鄉的愁情就更為深長: 《春殘》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裡梳頭恨發長。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故國情思始終是清照心中的一個情結,因此,她對報春的梅花、北飛的雁群感覺十分敏銳: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在京都,在青州,清照常與夫君共賞花,花月輝映,花好月圓。在建康,踏雪尋詩,探訪梅花,何其率意。而今卻「春意看花難」,怎不叫人愁腸百結? 待到梧桐葉落,寒日蕭蕭,詞人的家國之思愈加難解: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唯有一醉方可解憂,令人淒神寒骨。 懷念亡夫、思念故國的時候,李清照並沒忘記關注時局和政治。當金統治者先後扶持了偽楚、偽齊兩個傀儡政權,以此來對付淪陷區蓬勃發展的抗金武裝和這些地區的廣大人民時,清照懷著滿心鄙夷和強烈的憤怒,寫下了一首五言絕句《詠史》: 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前兩句用王莽篡漢的事來比喻張邦昌和劉豫的偽政權,「兩漢」實即「兩宋」。「贅疣」乃人體上多餘且有害令人厭惡的肉結。把「新室」比為「贅疣」,表明清照對喪盡氣節為虎作倀的偽楚、偽齊政權的厭惡與鄙視。後兩句歌頌了嵇康的氣節。嵇康,官中散大夫,所以世稱嵇中散,是魏晉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為「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齊名。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聲言自己「非湯武而薄周孔」。 當時,司馬氏集團當權,司馬昭早有篡位之心,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嵇康「非湯武」,乃因為湯武以臣弑君,是一種叛逆行為;「薄周孔」是因之贊許過湯武。司馬氏陰謀篡位,準備以「禪讓」形式奪取皇權,其理論根據就源于「湯武周孔」這些歷來為人們尊奉的聖君賢人。嵇康公開菲薄封建正統觀念尊奉已久的湯武周孔,當然會被封建統治者視為大逆不道,一般人也難以接受。司馬氏集團更是把他視為眼中釘。剛直不阿的嵇康終被司馬氏集團殺害。臨刑前,「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終未能使統治者手軟。在劊子手明顯表示「弗許」後,「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一曲悲憤異常、令人盪氣迴腸的《廣陵散》從此成為絕響。對於富於正義感和反抗性的嵇康,李清照充滿了崇敬之情,她深刻地理解了嵇康「非湯武而薄周孔」的用心。借詠史為題,賦詩歌頌一身正氣的嵇康,正表達出她至死也要反對張、劉偽政權的決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