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清照 | 上頁 下頁
一四


  §夫死身零屢遭磨難

  國難當頭之時,南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卻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亂,眾官無所依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與明誠乘船上蕪湖,入姑孰(準備移居贛水上),沿江而上時經過和縣烏江(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處)。秦亡後,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最後失敗。項羽垓下兵敗後,逃至烏江畔,烏江亭長欲助項羽渡江,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言罷,拔劍自刎。面對歷史遺跡,撫昔思今,清照思緒難平,於是作詩一首,題為《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中通過歌頌項羽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向人們展示了這樣一種人生哲學:活,要活得昂揚,出類拔萃,有聲有色;死,要死得壯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氣節,是人的精神風貌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同時,詩人還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了無氣節和昏庸無能。

  五月,明誠把家屬送到池陽(安徽貴池),又接到旨意複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誠離池陽,「塗(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金石錄後序》)

  行至建康時,病勢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陽聞訊,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無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誠病逝。

  從此,清照將永遠是孤雁一隻了。再沒有「相對展玩咀嚼」金石書畫藏品的欣慰,再沒有「相向惋悵者數日」的餘韻,再沒有坐歸來堂鬥茶大笑的樂趣,更不會再有苦苦相思之後團聚的甜蜜了。相見直要待來生。前路漫漫,等待著她的,是孤苦伶仃顛沛流離,是世情險惡中傷欺侮

  遭此一擊,剛毅的清照,也難以承受了。「葬畢,餘無所之餘又大病,僅存喘息。」(《金石錄後序》)李白是「拔劍四顧心茫然」,而清照此時是「葬畢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無限悲痛,大病一場。蘸著血淚,她寫下了「祭趙湖州文」,其中有句雲:「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白日 」句典出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八:襄州居士龐蘊將入滅(佛教稱僧人死亡為入滅),令其女靈照觀日之早晚來報。其女回報說:「日已中矣,而有蝕也。」待父出門觀看時,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見其狀,誇其女「鋒捷」,龐延至七日之後乃亡。此句即謂明誠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較之後亡者之處境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堅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的話。劉向《說苑·善說篇》載:「昔華舟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阤。」

  「阤」(zhì)即潰塌之意。此句意謂己之悲傷同於杞婦,而「堅城」一詞,語涉雙關,且以暗示趙明誠為國之長城之意。這組駢文對句是此篇祭夫文中僅存下來的殘句。對於夫君于亂離中暴病身亡,清照含著無限的悲痛,這一「歎」一「憐」中,哀之痛,傷之切已溢於言表。

  此時清照還寫下了不少悼夫詞。如《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漁家傲》)那時,花月相照,花好月圓。斯情斯景,永世不再。又是梅花開時,可是「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物是人非,物在人亡,舉目四顧,形影相弔。讀至此,筆者亦不禁被這透徹心底的淒涼與孤寂催下了數行淚。

  這種「物是人非,物在人亡」之感在清照的不少作品中都不由自主地流露了出來: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燕爾新婚,兩情相融之時,「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何等適意,何等甜蜜!今日「枕簟」依舊「涼」,然而卻只能「淚痕滋」,此「涼」已非涼爽,而是寒氣逼人,情懷與往日迥異,令人不勝哀憐、悲憫和歎惋。

  丈夫病故後,處在國破家亡、夫喪身零的悲痛和種種苦難中的清照,不免常常回憶起往事,昔日的美好光景永遠難再,使她傷懷不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