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蓮英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曹氏聽了前半截氣得牙都快咬啐了,眼裡噴火直想撲上去咬他一口,聽到後半截又一陣心酸,小孩子想的沒什麼錯,沒錢做人就是難,可是,曹氏又感到好笑,小靈傑呀小靈傑,大人們的事你懂些什麼呀!你那個小腦瓜,整天都裝些什麼。 大哥笑出了眼淚,一邊笑一邊揉肚子,嘴裡數落: 「你這小子,你這小子,哈哈哈!你爹……」 胡胡李回來時候大哥笑出的眼淚還沒來得及擦,剛止住肚疼,一瞅見胡胡李又大笑起來,小靈傑一看勢頭不對,瞅個空就跑外面去了。邊跑還邊回頭觀察老爹的臉色。 胡胡李這次沒有責罰小靈傑,小傢伙說的話雖然讓他很慚愧,但畢竟是實話。他胡胡李不是不講理,他把小靈傑叫到屋裡和顏悅色地談了會兒心。很認真地告訴他爹是不能隨便找的,每個人一輩子就只能有一個爹。他說他希望小靈傑能靠自己的力量去賺錢,別讓以後他的兒子也像他一樣說自己的爹又窮又笨。 胡胡李說著這些話心裡不太好受,貓咬一樣,眨眼過了半輩子了,他從沒有服過誰,也沒有被人說過笨蛋,到如今自己養出的二兒子竟然當著外人的面說他是個笨蛋,不會賺錢。胡胡李不得不承認,「小孩嘴裡吐實話,」他就是不會賺錢,但這怪他嗎?有能耐和能賺錢完全是兩碼事,小孩子怎麼能懂。 小靈傑聽完老爹的話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想說什麼又沒說,也許胡胡李的話給小靈傑作了有關於賺錢的最早啟蒙,那就是,要賺錢、一定要賺錢,胡胡李沒講賺錢用什麼手段,反正他知道要賺大錢不能靠正當手段,這一點小靈傑或許想了,也或許沒想,但他肯定牢記著老爹的話:要讓人看得起,就得賺大錢。小靈傑幼小的心靈裡最早播下了一顆種子,生根發芽生長出來後到底是好苗還是雜草,誰也說不清楚。 秋去春來,寒來暑往,轉眼又是一個年頭,小靈傑已經整頭整腦四歲了。胡胡李夫婦平時難得有幾天空閒,沒有閒工夫管教他們,就是偶而呆在家一天,也都給柔進去了,哪想得到發火。老頭老太太年事漸高,動動腿也不那麼容易了,小傢伙做個壞事一看爺爺奶奶在旁邊,調頭就跑,老兩口自然是追趕不上,一日一日,再加上老兩口寵愛多於吵罵,五個小子越發不把爺爺奶奶往眼裡放了。特別是小靈傑,頑皮起來氣得老太太摸不著門,有幾次老太太那麼大歲數竟氣得攆在兄弟五個後邊罵開了街,惹得一街筒子人都圍著看老太太調教孫子,老太太氣發完了腿也軟了勁也沒了,幾個小孫子也折回頭了前呼後擁著老太太就往家走,「奶奶」「奶奶」喊得老太太渾然忘記了她剛才的咬牙切齒。其中尤其小靈傑喊得最歡,笑得最甜。老太太一激動竟掉下了淚蛋子。 要說小靈傑的長處可真不少,四、五歲的小孩娃你還能指望著幹啥?老兩口家裡忙不過來時他指揮著兄弟幾個也「吭唷吭唷」地用力,雖然大多時候都是幫了倒忙,老兩口心裡還是吃蜜般地甜,小傢伙畢竟知道心疼人了。老兩口燒鍋搬不動柴火,兄弟五個便一把一把往灶屋裡掬。老兩口一出門五個孫子一個鳴羅開道,嘴裡「哐啷哐啷」叫得唾沫星子亂飛,其他四個眾星捧月般護著二位老人家,那陣勢不亞于孫猴子回到花果山。這就夠了,老兩口心裡想想也挺知足,這麼喜歡人的一群小孫孫到哪兒找去,別人燒八輩子高香也未必修得來呀! 胡胡李不大以之為然,老兩口面前不敢明說,曹氏面前卻沒少牢騷,說小孩子全給爺爺奶奶寵壞了,照此下去,李家非出五個敗家子不行。胡胡李擔心的其實就只有小靈傑一人,國泰傻頭傻腦的,缺個心眼,不太會惹禍,長大了在家裡討房媳婦,成了一家和和樂樂一輩子就行了。其餘三個頑劣不懂事,不管好壞事都只聽二哥一句話,小靈傑一說「上」,前邊是條小河他們也會眼都不眨撲通撲通跳下去,根本不怕衣服弄濕了回家沒法交待或者受了涼生病。所以兄弟五個學好的關鍵就在老二一人,老二這個小鬼頭,胡胡李一想起來就想笑,笑完了又隱隱地擔憂,怕他走不上正道。 村人都說小靈傑上輩子黃泉路上沒喝孟婆那碗迷魂湯,大事小事,難題怪謎一點就會,胡胡李算是半個藝人出身,當年的胡琴拉得紅透過大城,現下不拉了,有空沒空還老哼上兩句,也怪了,胡胡李哼過的曲子只要讓他聽上一遍,轉過頭去他就能哼得似模似樣,而且還格外中聽,老太太肚裡那幾個故事,僅僅才哄了他不到兩個月,再往後老太太眼皮一耷拉嘴一張他下邊就接上啦:「要說呀,好些事兒……」老太太鬧個窩脖還得誇獎他記性好。河間府那地兒小孩兒沒什麼玩具,大人們逼得沒法了就上樹給他們逮些雛鳥,找幾棵高粱杆纏巴纏巴弄出一個籠子,裝在裡邊扔給孩子們玩兒,李賈村幾乎每個小孩都有一兩隻叫得很好聽的鳥,其中最好聽的就是小靈傑的,他的鳥是自己上樹逮的,籠子也是自己編的,連喂鳥的吃食兒都是他自己調和的,鬧得一群光腚小孩每天跟他屁股後頭叫嚷著讓他傳授養鳥經。小孩不說,就是大人們也被他哄得另眼相看,有時他闖了禍,惹急了大人,就一吐舌頭扮個鬼臉,鬧個傻樣兒,逗得大人「噗哧」一樂,也就煙消雲散,百事皆無了。倒不是胡胡李看他不順眼,五個孩子裡邊胡胡李夫婦要真非要挑出個拔尖的,就是他,愛之深則痛之切,胡胡李把一生的希望都寄託到小靈傑身上了,所以總想著讓他好上加好,沒有半點缺點才好。 到了小靈傑四歲那年冬天的時候,胡胡李夫婦和老頭老太太一商量,決定把他送到私塾去學聖賢書。冀南那地兒雖然地皮窮,但有個好風氣,一到冬天,場也光了,地也空了,大人小孩就只剩下吃飽穿暖貓在熱氣騰騰的房屋裡過冬了,大家就要操辦給孩子上冬學。冬學不是專門的學校,說是私塾也有點不恰當,準確說就是認三個月的字,然後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誰也不認得誰。因為教冬學的老師就是附近鄉村裡的人,農忙季節也得下地幹活,閒時才教兩天書,嘗嘗當老夫子的味道,當然也順便撈點外快補帖家用。冬學的時間一般是立冬後一兩天開始,到臘月十五前後停課,每年比立冬稍提前一些,村裡人委託幾個頭面人物出去物色老師,老師不能離這兒太遠,太遠了回家吃飯、睡覺不方便。 老師找好後,才在村裡找一間閒房,誰家孩子要入學誰家就出個爛桌子破凳子的,反正一切都是湊合,農人並不要求孩子能讀好書往上考取功名,識兩個大字認得自己姓名再往高裡想點能算個小帳就行。房子、人都齊了,要入冬學的孩子便開始上課。上課也沒什麼什麼規矩,誰家的孩子愛來就來,當然,家裡和老師聯繫好要老師嚴加管教的孩子是不敢不來的,一旦缺課,在學屋吃老師戒尺是小事兒,回頭老師跟家長一反映還得一頓飽打。學生沒有一定的座位,往炕沿根底下一坐,諸事大吉。大多放冬學的老師都要報酬,他們叫做「束脩」,鄉下人不懂,但掏錢是誰都掏的,他們至少懂得學問得掏錢買這個道理。也有的老師不要報酬,但這種是極少數,不要錢不等於什麼都不要,學生家長都不是傻子,今兒張家的孩子給老師背一捆亂柴禾,明兒李家的孩子給老師捧一捧紅棗,甚至有的當時什麼都不給,到夏天青菜下來了,給老師揪一筐送去,這都是禮節。 老頭那時候老爹沒錢,又極愛面子,不願意讓兒子不掏錢跟別人去聽課,所以老頭一輩子沒踩過學屋的門。但他是明白學問對人是有用的,胡胡李會不少曲子,張口就來,但也不識字,連別人稱呼他的胡胡李三字都不會寫。胡胡李讓小靈傑上冬學和別人想得可能還不太一樣,冬學老師一般學問不太高,能念《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就可以拿把戒尺站講臺上充腐儒,這點胡胡李是不滿足的,一方面他怕小靈傑在家搗亂,無事生非,最重要的一方面他想要兒子懂些書本上的大道理,做個好人。當然,私下裡他還想過讓兒子讀好書考個大官,只是這些話說出去太嚇人,農村人忌諱誇誇其談,你到時候真考上了沒人說你好,你先吹下了到時候沒考上那就壞了,這一輩子你別想在人前抬頭。胡胡李這個念頭連老頭都不知道,他只想走一步說一步,看小靈傑開不開讀書這個竅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